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宇

作品数:5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多层螺旋CT
  • 2篇血管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虚拟平扫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损伤
  • 1篇易感基因
  • 1篇致病
  • 1篇容积重建
  • 1篇三维重建
  • 1篇肾疾病
  • 1篇肾静脉
  • 1篇室间隔
  • 1篇室间隔缺损
  • 1篇鼠模型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头颈
  • 1篇头颈部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冯宇
  • 4篇卢道延
  • 4篇徐益明
  • 4篇葛高华
  • 3篇邵瑾
  • 2篇黄伟
  • 2篇金刚
  • 1篇井桂银
  • 1篇朱应礼
  • 1篇张建东
  • 1篇刘瀚

传媒

  • 2篇河北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跟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分析30例跟骨骨折的螺旋CT三维重建的表现、CT分型,根据分型指导临床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结果:多层螺旋CT能清楚显示各型跟骨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骨折片的数目,可发现X线平片不能看到的关节腔内骨折片,关节囊和软组织显示清晰。结论:跟骨骨折的多层螺旋CT检查能准确的对跟骨骨折进行分型,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
冯宇金刚卢道延徐益明葛高华邵瑾
关键词:跟骨骨折三维重建多层螺旋CT
16层螺旋CT减影法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减影法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36例患者先后进行平扫及增强扫描,原始数据传入工作站,以平扫图像为蒙片进行减影,最后进行三维血管成像处理,评价常规CTA与减影法CTA图像质量及病变的影像表现。其中18例同时进行了DSA检查,8例同时进行了MRA、DSA检查。结果:血管重建后总体可评价率为95.1%。检查结果与DSA基本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减影法血管成像可以提供高质量的三维重建图像,影像显示明显优于常规法CTA,方法准确可靠。
冯宇徐益明卢道延葛高华邵瑾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容积重建
双源CT虚拟平扫在头部检查的初步应用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头部虚拟平扫(VNC)的图像质量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临床怀疑脑血管病变的患者,使用双源CT进行头部常规平扫(CNC)和双能量CTA检查,利用双能量软件得到VNC图像。比较CNC和VNC图像灰质、白质、脑脊液、高密度出血性和低密度缺血性病变的CT值,使用4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比较两组图像的噪声、辐射剂量和病变检出率,使用配对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X2检验(McNemar检验和Kappa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NC与VNC图像灰质、白质、脑脊液、高密度病变及低密度病变的CT值分别为[(43.3±1.5)和(33.2±1.3)HU,t=46.98]、[(32.9±1.3)和(28.8±1.6)HU,t=16.28I、(9.0±1.4)和(5.3±1.9)HU,t=12.41]、[(62.8±10.0)和(51.3±11.5)HU,z=-4.37]、[(20.7±4.7)和(18.0±6.9)HU,t=3.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VNC图像噪声[(1.63±0.34)HU]大于CNC图像[(0.99±0.18)HU](Z=-6.41,P〈0.01)。VNC图像有效剂量[(0.53±0.08)rosy]低于CNC[(1.37±0.23)rosy](Z=-6.45,P〈0.01)。CNC和VNC图像噪声、颅底伪影、灰白质对比、高密度和低密度病变显示的主观评分分别为(3.9±0.3)和(2.7±0.5)分、(3.7±0.5)和(2.4±0.9)分、(3.3±0.6)和(1.3±0.5)分、(4.0±0.0)和(3.0±0.4)分、(3.9±0.3)和(3.2±0.8)分,VNC图像噪声与颅底伪影的评分较CNC图像低(Z值分别为-6.84、-6.15,P值均〈0.01),灰白质对比、高密度和低密度病变显示低于CNC图像(Z值分别为-7.01、-4.52和-3.12,P值均〈0.01)。在个体水平,VNC图像显示高密度出血性病变29例,无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100.0%(29/29、33/33、29/29、3
黄伟徐益明邵瑾金刚朱应礼葛高华卢道延冯宇井桂银郑纪永张建东刘瀚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脑血管损伤
NPPA和Corin在先天性室间隔缺损中的致病机制研究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efect,CHD)是先天性畸形中最常见的一类,约占各种先天畸形的28%,是目前1岁以下婴儿非感染性死亡的首要原因,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冯宇
关键词:下一代测序易感基因小鼠模型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胡桃夹综合征的判别分析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胡桃夹综合征(NCS),探讨MSCTA诊断NCS的指标。方法:利用16排MSCTA测量24例NCS患者卧位状态下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之间的角度和左肾静脉(LRV)内径,并和对照组作比较。结果:24例NCS患者SMA与AO夹角A’的平均值为16.46°±3.41°。LRV穿过夹角处的前后径为(0.31±0.12)cm。对照分析NCS组和正常组的LRV穿过SMA夹角处狭窄段及其左侧扩张段的前后径、前后径比、截面积比以及SMA夹角A、A’、左右肾的体积差、体质量指数等8项指标,除了LRV扩张段的前后径外,其余7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对上述8项指标作判别分析得出判别方程为:D=-2.543-0.743x1+0.046x6+0.142x8。结论:MSCTA能清楚的显示LRV周围的解剖结构,对NCS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卢道延黄伟冯宇葛高华徐益明
关键词:肾疾病肾静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