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虹

作品数:14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用药
  • 3篇肿瘤
  • 2篇抑制剂
  • 2篇制剂
  • 2篇羟考酮
  • 2篇晚期
  • 2篇抗肿瘤
  • 2篇癌痛
  • 1篇单抗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酪氨酸
  • 1篇蛋白酪氨酸激...
  • 1篇蛋白酪氨酸激...
  • 1篇毒性
  • 1篇队列研究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学
  • 1篇血液学毒性
  • 1篇盐酸

机构

  • 14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山东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莆田学院
  • 1篇福建省妇幼保...

作者

  • 14篇周虹
  • 9篇林志强
  • 9篇林燕芳
  • 5篇蔡文杰
  • 2篇张文
  • 2篇付国斌
  • 1篇傅新阳
  • 1篇苏松森
  • 1篇苏健斌
  • 1篇林志航
  • 1篇蔡艺峰
  • 1篇洪珊珊
  • 1篇王燕霞
  • 1篇何晓梦

传媒

  • 2篇中国新药与临...
  • 2篇肿瘤药学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药物流行病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抗感染药学
  • 1篇中国药物警戒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YP2D6基因分型与羟考酮给药间期末疼痛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分析CYP2D6基因分型与羟考酮给药间期末疼痛(EDF)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个体化镇痛提供依据。方法采集患者静脉血,提取血液基因组DNA,PCR检测CYP2D6基因分型,数字分级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比较不同基因分型患者的羟考酮镇痛效果和EDF的差异。结果共纳入服用羟考酮的癌痛患者64例,EDF发生率为4.69%,其中CYP2D6正常代谢型(NM)42例、慢代谢型(PM)22例,未检测到超快代谢型(UM)和中间代谢型(IM)。NM与PM组患者的羟考酮镇痛效果和EDF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CYP2D6正常代谢型和慢代谢型与羟考酮EDF无明显相关性,但超快代谢型和中间代谢型对患者EDF的影响及最终结论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周虹蔡文杰林燕芳蔡莉莉洪磊
关键词:CYP2D6羟考酮癌痛
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研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中重度癌痛的效果。方法研究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1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组55例采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治疗。将两组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疼痛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应用在中重度癌痛患者中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用药安全性高。
苏健斌周虹
关键词:中重度癌痛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硫酸吗啡缓释片VAS评分镇痛
ROS1重排阳性晚期肺癌患者使用克唑替尼靶向治疗用药分析1例被引量:5
2016年
随着分子医学进展和靶向药物的不断涌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已进入到个体化时代。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东亚裔腺癌的主要驱动基因,发生率高达60.5%。ROS1是另一种酪氨酸激酶受体基因的融合形式,是新近发现的NSCLC驱动基因。在NSCLC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1%。克唑替尼(cfizotinib)是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于2011年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的治疗,于2013年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在中国上市,现已被国内外推荐用于ROS1重排阳性晚期NSCLC患者.
周虹张文付国斌
关键词:分子靶向治疗
我院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分析与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探讨
目的:分析我院超说明书用药情况,探讨分级分类管理模式,为超说明书用药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上半年门诊处方与住院医嘱,参照药品说明书,将处方分为按说明书用药和未按说明书用药两种情况,后者根据有无...
吴娜梅林志强傅新阳周虹蔡艺峰黄坚侯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高效、低毒因而使用广泛,药物相互作用风险也随之增加。本文总结了截止至2015年12月31日,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和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TKIs与其他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研究进展,并给出用药建议,为临床使用提供参考。
周虹付国斌张文林燕芳何晓梦
关键词:蛋白酪氨酸激酶类药物相互作用
国产与进口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经济学评价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比较国产与进口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将74例采用FOLFOX4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分为国产奥沙利铂A组(艾恒,n=23)和B组(齐沙,n=26)、进口奥沙利铂C组(乐沙定,n=25),观察国产与进口奥沙利铂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并用最小成本分析法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结果 A组、B组和C组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1个周期的成本分别为2704.74元、2604.04元、12 573.11元。结论国产与进口奥沙利铂对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相似,国产奥沙利铂药物经济学优于进口奥沙利铂。
周虹王燕霞蔡文杰林志强
关键词:奥沙利铂晚期结直肠癌药物经济学
卡瑞利珠单抗临床应用评价和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 对卡瑞利珠单抗临床应用情况和安全性进行评价,为临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合理使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调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使用卡瑞利珠单抗的病例,根据药品说明书、权威诊疗规范、临床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进行用药评价和安全性分析。结果 共150例患者使用卡瑞利珠单抗,一线治疗占54.0%。临床应用覆盖18个瘤种,符合药品说明书和特殊情况下的药物合理使用86例(57.3%)。存在用量(19.3%)、输液体积(9.3%)、给药顺序(6%)和预处理(14.7%)不适宜等用法用量问题;卡瑞利珠单抗所有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6.7%,3级以上为20.6%,主要表现为血液毒性(28%)、内分泌毒性(18%)和肝脏毒性(14%)等;观察到新的不良反应1例为双眼视盘病变,治疗中并发肺结核1例。基线监测只有血常规和生化指标占16%。结论 卡瑞利珠单抗临床应用存在治疗前移、毒性监测缺乏等情况。基于现有证据,在无循证医学证据的情况下,笔者不推荐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前移和互换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亟待规范化管理,特别是超说明书使用和免疫相关性毒性的管理。
周虹林燕芳林燕芳洪磊
采用ESPEN营养不良诊断标准评价两种营养筛查工具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的有效性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采用欧洲临床营养和代谢学会(ESPEN)制定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评定患者自评主观全面评定(PG-SGA)和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用于肿瘤住院患者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7~11月肿瘤住院患者,分别采用NRS2002和PG-SGA进行营养筛查或评定,然后将结果与ESPEN营养不良诊断标准进行比较。结果:共4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ESPEN营养不良诊断标准,25.3%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PG-SGA筛查结果为35.6%的患者营养不良,NRS2002筛查结果为43.1%的患者有营养风险。PG-SGA和NRS2002的灵敏度分别为94.9%和93.2%,特异度分别为84.5%和73.9%;与ESPEN营养不良诊断标准的相关性,kappa值分别为0.700和0.544,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1和0.864。结论:PG-SGA和NRS2002两种筛查工具与ESPEN营养不良标准相关性均较好,灵敏度高,NRS2002更便捷省时,更方便肿瘤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筛查。
周虹黄艳红林燕芳林志航林志强
关键词:营养风险筛查2002营养风险营养不良
现患率调查在评估泌尿外科抗菌药物处方模式及合理性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通过现患率调查(point prevalence survey,PPS)评估泌尿外科抗菌药物使用的处方模式及合理性,为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处方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21年5月6日所有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处方诊断类型和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抗菌药物处方的指南依从性。结果:调查当日,泌尿外科住院患者99例中60例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0.61%),患者年龄以>65~80岁最多(占35.00%),且以男性居多(占70.00%);共开具96张抗菌药物处方,以治疗性使用为主(占98.33%),其中经验性治疗占89.83%;抗菌药物处方主要适应证为复杂性尿路感染(占45.83%),处方数量居首位的抗菌药物为第3代头孢菌素类(占50.00%),抗菌药物处方中38.54%记录了抗菌药物使用原因,9.37%(9/96)记录评估/停用时间记录,其总体指南依从性为61.46%(59/96);使用头孢米诺、异帕米星处方的指南依从率均较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菌药物的种类与指南依从性有关,头霉素类(头孢米诺)的指南依从率低于第3代头孢菌素类。结论:通过抗菌药物PPS有助于评估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和处方模式,确定抗菌药物管理改进重点领域,持续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蔡莉莉周虹林燕芳洪磊林志强
关键词:现患率调查抗菌药物管理依从性
我院2011-2013年抗肿瘤药使用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了解我院抗肿瘤药的使用情况及趋势。方法:结合我院肿瘤分类构成情况,采用用药频度(DDDs)和金额排序法对2011-2013年我院抗肿瘤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各年度肺癌、乳腺癌、食管癌构成排序均居前3位。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及其衍生物、抗代谢药和其他抗肿瘤药各年度销售金额均居前3位,约占总销售金额的80%;多西他赛、紫杉醇销售金额连续3年均居前3位;各年度DDDs排序前3位均为卡培他滨、替吉奥、氟尿嘧啶。结论:我院抗肿瘤用药倾向于抗代谢药,而紫杉烷类、铂类应用也较多,但分子靶向药品种少、市场份额小。
周虹蔡文杰林志强
关键词:抗肿瘤药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