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夏业玲

作品数:5 被引量:10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针刺
  • 2篇针灸
  • 2篇针灸疗法
  • 2篇人脑
  • 2篇灸疗
  • 2篇灸疗法
  • 2篇成像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腰腿痛
  • 1篇运动皮质
  • 1篇针刺治疗
  • 1篇针刺足三里
  • 1篇治疗坐骨神经...
  • 1篇神经痛
  • 1篇腿痛
  • 1篇皮质
  • 1篇足三里
  • 1篇坐骨
  • 1篇坐骨神经

机构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夏业玲
  • 2篇漆剑频
  • 2篇王承缘
  • 2篇王苇
  • 1篇李春芳
  • 1篇夏黎明
  • 1篇李文迅
  • 1篇黄晓琳
  • 1篇朱芳
  • 1篇姜向阳
  • 1篇刘培玲

传媒

  • 2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2
  • 2篇1995
  • 1篇198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郄穴治疗急腹症43例临床观察
<正>观察急腹症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年龄16-68岁。泌尿系结石24例,胆系疾病3 例,胃脘痛16例。依照经络脏腑学说采用循经取郄穴治疗,胃脘痛取胃经梁丘配脾经地机穴,泌尿系结石取肾经水泉配膀胱经金门穴,胆系...
黄改娣吴诗珩刘培玲姜向阳夏业玲
文献传递
循根结与标本理论针刺小海穴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初步探讨被引量:5
1995年
根据根结与标本理论,辩证地应用“下病上取”方法,针刺小海穴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88例,有效率87.5%;对照组76例用传统的循经取穴方法治疗,有效率7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说明在针炙临床中应用根结与标本理论有重要意义.
李春芳夏业玲
关键词:坐骨神经痛针灸疗法
针刺治疗急性颈肩腰腿痛165例疗效分析
1995年
165例颈肩腰腿痛患者,病程在2周之内,随机分为针刺加运动组和单纯针刺组进行临床治疗,以比较2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对病程长短与疗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资料与方法165例均系门诊患者,男71例、女94例;年龄最小13岁、最大73岁;急性腰扭伤47例,腰肌劳损、腰椎肥大和腰椎间盘突出症致急性疼痛者46例,落枕23例,颈椎综合症和肩关节周围炎49例.临床随机分为针刺加运动组83例,单纯针刺组82例.治疗时间定为2周之内(1~12次).操作方法:根据病症及发病部位循经取穴.颈椎病、落枕及肩周炎者取中诸、合谷、养老穴为主.颈椎病伴有头晕、头痛者配印堂、百会、风池.手臂发麻或疼痛加曲池。
黄改娣夏业玲
关键词:颈椎病腰腿痛针灸疗法
人脑对针刺与对指反应的实时动态功能MRI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7
2002年
目的 利用血氧水平依赖 (bloodoxygenleveldepended ,BOLD)实时动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针刺人体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对脑运动功能区的影响 ,并对针刺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17例健康志愿者 ,行实时动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每人分别接受以下 2项任务 :(1)右手对指运动 ;(2 )被针刺右侧足三里和阳陵泉。检测感兴趣区的相关系数 ,感兴趣区包括两侧的躯体感觉运动区(SMC)、运动前区 (PMC)和副运动区 (SMA)。对被激活的感兴趣区进行计数。采用SAS软件包作精确概率法检验对两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对指任务除去 1例合作不好 ,其余 16例激活右侧 (SMCR)8例 ,PMCR8例 ,SMA 9例 ,左侧 (SMCL) 16例 ,PMCL9例。针刺任务 3例运动伪影明显没有获得满意图像 ,另有 2例脑功能区无明显激活 ,其余 12例次激活SMCR6例 ,PMCR10例 ,SMA 8例 ,SMCL11例 ,PMCL10例。精确概率法检验Fisher′sexacttest (2 Tail)P >0 .0 5 ,说明 2种刺激兴奋感兴趣区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脑功能磁共振成像在针刺机制和应用价值研究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但其实用价值尚需结合临床针刺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和进一步探讨。
王苇朱芳漆剑频夏业玲夏黎明王承缘
关键词:针刺磁共振成像
人脑运动皮质对针刺足三里和阳陵泉反应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被引量:52
2004年
目的 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fMRI)技术观察人脑运动皮质对针刺足三里和阳陵泉穴的反应 ,对针刺神经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 对 2 0名健康志愿者 (正常对照组 )和 17例左侧中央沟区病变导致运动障碍的患者 (运动障碍组 )行实时动态fMRI检查。每名志愿者分别接受以下两项任务 :①右手对指运动 ,②被针刺右侧足三里和阳陵泉。对激活的运动皮质功能区进行计数。采用SAS软件包作精确概率法比较两项任务激活各运动功能区的概率。运动障碍组均接受针刺任务 ,观察病变周围fMRI信号变化情况。结果 在正常对照组对指任务时 ,除去 1例合作不好外 ,其余 19例激活右侧第一运动皮质区 (RMI) 8例 ,右侧运动前区 (RPMC) 8例 ,副运动区 (SMA) 9例 ,左侧第一运动皮质区 (LMI) 19例 ,左侧运动前区 (LPMC) 9例 :针刺任务时 ,除去 4例运动图像伪影明显外 ,其余 16例激活RMI 7例 ,RPMC 11例 ,SMA 9例 ,LMI 11例 ,LPMC 13例。对指运动激活LMI概率 (10 0 % )较针刺 (68.75 % )高 (P <0 .0 5 ) ;其余各运动功能区激活概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运动障碍组接受针刺任务时 ,在fMRI脑功能图的整个上额叶均可见明显的功能激活区。结论 fMRI证实运动皮质对针刺足三里和阳陵泉穴存在广泛的反应 ,人脑的这种反应可能为针刺效?
王苇漆剑频夏业玲黄晓琳李文迅王承缘
关键词:人脑运动皮质足三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脑功能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