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瑾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天津医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清型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医院内
  • 1篇医院内感染
  • 1篇沙星
  • 1篇生物利用度
  • 1篇体内抗菌
  • 1篇体内抗菌作用
  • 1篇临床药
  • 1篇临床药代动力...
  • 1篇绿脓杆菌
  • 1篇洛美沙星
  • 1篇抗菌
  • 1篇抗菌作用
  • 1篇分型法
  • 1篇杆菌

机构

  • 3篇天津医学院

作者

  • 3篇胡文芝
  • 3篇魏殿军
  • 3篇李立津
  • 3篇吴瑾
  • 1篇王培福
  • 1篇官兰
  • 1篇娄建石
  • 1篇张京玲
  • 1篇宋诗铎
  • 1篇张才丽
  • 1篇赵为诚
  • 1篇王哲
  • 1篇刘德孟

传媒

  • 2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天津医药

年份

  • 1篇1994
  • 2篇199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国产洛美沙星胶囊临床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被引量:5
1994年
健康成年男性志望者12名,随机分为2组,分别一次空腹口服进口或国产洛美沙星胶囊300mg。2周后进行交叉试验。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尿标本,记录尿量。采用微生物法测定血、尿药物浓度。测试菌为大肠杆菌ATCC25922。结果表明,进口和国产洛美沙星均符合口服一级吸收动力学的二房室开放模型。主要药代参数有:Tlag0.17±0.12和0.26±0.09h,Tmaxl,12±0.28和0.77±0.37h,Cmax1.52±0.53和1.81±0.91μg/ml,V/F136.74±86.65和131.58±55.00L,Tβ1/29.92±2.40和98±2.51h,AUC12.97±2.89和11.78±3.30μg/ml.h,Cls/F24.33±6.05和27·60±8·53L/h。尿药浓度采用平均排泄速率法计算后各药基本符合一级消除动力学的二房室开放模型。Rtnax为26.31±11,36和21.62±16.10mg/h,Clr为269.0±83.4和380.2±232.4ml/min。48h内尿中排泄药物总量分别为199.3±58.7和210.2±85.0mg,各占投药量的67·95±19?
娄建石张京玲张才丽刘德孟魏殿军李立津吴瑾胡文芝
关键词:洛美沙星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
替马沙星的体内抗菌作用研究
1993年
本文报道,口服替马沙星对8株临床常见致病菌经腹腔感染小鼠的体内保护实验。结果显示:替马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和绿脓杆菌各两株感染小鼠均具良好体内保护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杆染的保护作用明显优于对照药环丙沙星,两株菌感染的ED_(50)分别是3.10mg/kg和4.33mg/kg,比环丙沙星强三倍;对大肠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比环丙沙星差2~3倍;对各一株肺炎杆菌和绿脓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和环丙沙星相似,而对另外一株肺炎杆菌和一株绿脓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比环丙沙星差。 实经结果表明;替马沙星具有良好体内抗菌作用。
官兰李立津魏殿军吴瑾赵为诚胡文芝
关键词:体内抗菌作用
血清型、绿脓素分型法对天津市院内感染绿脓杆菌的分型研究
1993年
应用IATS血清及plyl~18绿脓标准株,对天津市分离的医院内感染株进行血清型、绿脓素的分型研究。82株中血清型2、6、11型分别为17、22、11株占61%。50株中绿脓素888878、112418、686713分别为12、10和5株,三型共占54%。而两所医院的两个医疗中心分离株型别呈高度集中趋势,预示其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
魏殿军王培福李立津宋诗铎王哲吴瑾胡文芝
关键词:绿脓杆菌血清型医院内感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