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彬峻
- 作品数:24 被引量:6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电子电信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一种成孔取土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成孔取土装置,包括钻杆、取土钻头、旋转动力机构和集土箱,所述集土箱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取土钻头活动穿设于通孔中,所述取土钻头设于钻杆的一端,所述钻杆的另一端与旋转动力机构连接,所述集土箱的底部上设有供...
- 鲁志刚杨宾川王建辉胡沥赵男申景辉王玉明杨振财常彦博赵刚曾彬峻张朝阳
- 混凝土泵送施工用截止阀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泵送施工用截止阀,包括夹紧设置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上均设有连接孔,两个连接孔同轴设置,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绕连接孔一周夹设有方形密封垫,方形密封垫的一侧开设有插口,插口的两...
- 曾彬峻杨婷张朝阳赵刚孔祥莉
- 文献传递
- 一种悬索桥加劲梁的吊装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加劲梁的吊装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索鞍按预设要求安装在主塔顶部,索鞍向边跨一侧偏移,架设边跨主缆和中跨主缆;在主塔塔顶安装起吊系统的反力架,将起吊系统的承重索锚固在反力架上;安装起重设备;吊具吊...
- 高庚元赵超郭照辉王磊胡沥韩泓泳曾彬峻胡晓军
- 文献传递
- 循环荷载下黄土孔隙水压力与能量耗散演化
- 2023年
- 采用动力三轴仪器测试了压实黄土的动力强度和累积塑性应变发展规律,并分析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循环应力比和固结应力比)孔隙水压力与累积能量耗散关系的演化特征。深入了解频率、土体含水率以及压实度对其动力性能的影响机理,旨在揭示不同应力加载条件下,压实黄土能量耗散的差异,特别关注高含水率状态下黄土试样的能量耗散率,以提供对路基性能劣化的有效预测和控制方法。结果表明:频率和土体含水率的增大均引起动力性能劣化,提高压实度对动力性能的优化效果显著。黏滞累积能量耗散以及塑性能量耗散均会影响黄土孔隙水压黄土的增长型式,其中循环应力比(CSR)较小时,黏滞累积能量耗散的影响更显著,而CSR达到0.28时,总累积塑性能量耗散更为凸显;固结应力比(K_(c))下则表现孔隙水压力始终依赖总累积塑性能量耗散的变化;通过参数引入和归一化分析,构建了不同CSR和K_(c)影响下的压实黄土孔隙水压力增长的能量预测模型。不同固结应力比引起压实黄土的能量耗散差异显著,且高含水率状态的黄土试样表现出更大的能量耗散率。因此,有必要对压实黄土的含水率进行控制,避免行车动载作用下超静孔隙水压力过大导致的路基性能劣化,所建立的能量预测模型能够有效地描述压实黄土的变形破坏特征。
- 张健谢渭平常彦博田丰黄超祝仰明曾彬峻
- 关键词:黄土动三轴孔隙水压力能量耗散
- 一种临近深埋大直径管道上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深埋大直径管道上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挖影响区域外基坑土方,影响区域内基坑土方分层分段分块开挖,底板施工。本发明能够在没有对管道进行主动保护措施时安全施工的优点。
- 曾晓武伍浩朱杰刘邦翦文斌曾绍军曾彬峻
- 文献传递
- 轨道交通高架桥梁绿色高效建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 李金宝胡晓军刘又仁曾彬峻周艳春钟高洁王宏
- 该项目属于轨道交通建设领域,涉及高架桥梁工程专业。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高架桥工程施工项目的数量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跨过河流、道路或其他低处障碍物均采用高架桥形式,其存在施工周边环境复杂、桥梁施工技术难度大...
- 关键词:
- 关键词:高架桥梁施工方法轨道交通建设
- 一种悬索桥加劲梁的吊装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悬索桥加劲梁的吊装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索鞍按预设要求安装在主塔顶部,索鞍向边跨一侧偏移,架设边跨主缆和中跨主缆;在主塔塔顶安装起吊系统的反力架,将起吊系统的承重索锚固在反力架上;安装起重设备;吊具吊...
- 高庚元赵超郭照辉王磊胡沥韩泓泳曾彬峻胡晓军
- 一种连续梁悬臂保温施工装置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梁悬臂保温施工装置,包括固定架、用于悬臂外表面成型的外表面成型模板机构和用于悬臂内腔成型的内腔成型模板机构,固定架固定在已浇筑梁段上,外表面成型模板机构挂接固定在固定架上并与已浇筑梁段的外端对接,内腔...
- 曾彬峻赵刚杨婷张朝阳
- 文献传递
- 一种临近深埋大直径管道上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临近深埋大直径管道上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开挖影响区域外基坑土方,影响区域内基坑土方分层分段分块开挖,底板施工。本发明能够在没有对管道进行主动保护措施时安全施工的优点。
- 曾晓武伍浩朱杰刘邦翦文斌曾绍军曾彬峻
- 文献传递
- 气动注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动注浆装置,包括浆液桶、压力表、液位指示器、加压管和加压泵,浆液桶的顶部设有注浆口、一端的底部设有出浆口、另一端的顶部设有加压口,加压管的一端与加压口连接、另一端与加压泵连接,压力表设于浆液桶上,液...
- 何玉先胡晓军高晨杨永志曾彬峻曹亮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