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岳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地形
  • 4篇面波
  • 3篇起伏地
  • 3篇起伏地形
  • 3篇滑坡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勘察
  • 2篇勘探
  • 2篇滑坡勘察
  • 2篇储层
  • 2篇值模拟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球物理勘探
  • 1篇地形条件
  • 1篇地形影响
  • 1篇点位
  • 1篇叠加法
  • 1篇端点效应
  • 1篇一体化
  • 1篇预测法

机构

  • 5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7篇梁岳
  • 3篇杨婷
  • 3篇单娜林
  • 2篇顾汉明
  • 1篇姚知铭
  • 1篇宋桂桥
  • 1篇单娜琳
  • 1篇姜华

传媒

  • 1篇石油仪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石油物探
  • 1篇第四届华南青...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起伏地形面波叠加方法在龟石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正>1.研究意义瑞雷面波是沿地表传播的一种弹性波,这种面波的速度小于同一介质中的纵波和横波的速度,质点运动轨迹为一逆向椭圆。面波的传播方向与地表平行,地表起伏对面波的波形、频率特征以及传播能量等都产生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梁岳单娜林杨婷
起伏地形条件下面波传播特性的变化研究
瑞雷面波在层状介质中具有频散特性,因此在地震勘察和工程检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数值模拟也日益受到学界重视。面波沿地表传播,传播特性会受到地形起伏的影响。目前对于瑞雷面波的正演研究主要是基于水平层状介质模型,而在实际工程...
梁岳
关键词:瑞雷面波起伏地形数值模拟频散曲线
文献传递
面波少量记录道叠加方法在龟石水库滑坡勘查中的应用
在对广西龟石水库蜈蚣岭滑坡进行面波勘探时,地形起伏对面波记录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用6个记录道数据叠加取代12道叠加能够更好地消除地形的影响,更准确地反映地下实际情况。本文通过对6道叠加后成果的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
梁岳单娜林杨婷
关键词:面波勘探地形影响
起伏地形面波叠加方法在龟石滑坡勘察中的应用
本文通过将常规处理结果与起伏地形面波叠加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后者的分辨率有了较大的提高,由地形起伏而产生的畸变得到很好的压制,并且反映出更为丰富的细节,因此这种处理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后者也出现了一小部分的异常...
Liang Yue梁岳Shan Nalin单娜林Yang Ting杨婷
关键词:滑坡地球物理勘探
一体化储层预测法在D气田的应用
2012年
文章给出了一种依托于计算机开发的储层预测方法。针对D气田石盒子组盒2+3段储层预测的技术难点,在分析储层地球物理参数特征的基础上,摸索一套具有较高精度的储层预测应用技术方法。论述了逐级控制下的一体化储层预测技术,给出了这种方法的思路、原理、实现过程及应用实例,分析了方法的应用精度。对复杂区储层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梁岳单娜琳
关键词:储层一体化
改进的希尔伯特-黄变换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4
2016年
希尔伯特-黄(Hilbert-Huang transform,HHT)变换是一种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处理技术,在复杂地震信号处理方面比传统的时频分析方法更为有效,但该方法存在模态混叠和端点效应等问题,导致信号处理的精度下降。为此,提出了基于自回归(AR)模型预测的完备总体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CEEMD)方法对希尔伯特-黄变换加以改进:在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EMD)过程中加入成对的辅助白噪声,降低了由信号中随机噪声引起模态混叠问题;并利用AR模型在信号端点预测出极值点并对其进行包络线拟合,较好地抑制了端点效应。应用改进后的方法提取实际地震记录的瞬时振幅和瞬时频率并进行储层预测,预测结果与测井资料所反映的储层信息吻合度很高,证明该方法能够更为准确有效地反映储层特征。
梁岳顾汉明姚知铭
关键词:时频分析希尔伯特-黄变换端点效应AR模型储层预测
黄土塬斜坡带三维地震数据采集难点及对策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黄土塬斜坡带地震采集的技术难点,分析了斜坡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地震波激发"能量窗"及"波场矢量叠加"的理论,采用"优选点位法"微测井技术,准确建立了地震地质模型,应用谱元法对激发-接收参数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开展点-线结合的野外试验,量化分析试验的效果,确定了以超多井、小药量、线性组合、聚能层激发为特点的激发参数,以多检波器、矩形面积、中等基距组合、高叠加次数为特点的接收参数,获得了高分辨率的三维地震资料。
梁岳顾汉明姜华宋桂桥
关键词: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