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润峰

作品数:8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共上海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城市社区治理
  • 2篇政府
  • 1篇信任
  • 1篇信任研究
  • 1篇学术界
  • 1篇议题
  • 1篇舆论
  • 1篇政府公信
  • 1篇政府公信力
  • 1篇政府回应
  • 1篇政府信任
  • 1篇中国共产党
  • 1篇人类命运
  • 1篇社会革命
  • 1篇社会矛盾
  • 1篇视域
  • 1篇自我革命
  • 1篇网络舆论
  • 1篇历史使命
  • 1篇命运共同体

机构

  • 7篇中共上海市委...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7篇张润峰
  • 2篇胡伟
  • 1篇胡伟
  • 1篇李宗建
  • 1篇张艳

传媒

  • 1篇党政论坛
  • 1篇中共天津市委...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哈尔滨市委党...
  • 1篇中国浦东干部...
  • 1篇贵州省党校学...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无缝隙治理:城市社区治理的创新发展方向——以上海曲阳“全岗通”模式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随着科技与信息化的高度发展,社会原子化程度加深,社区居民的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高级化的趋势。面对社区治理的诸多问题与挑战,以无缝隙政府理论与公共治理理论为基础,一种新的治理范式与方法——"无缝隙治理"应运而生。本文尝试结合曲阳社区"全岗通"工作模式的运行背景与实践经验,运用无缝隙治理的内涵,以党建引领、凝聚多元合力,"技术+服务","单兵+团队","双向督导考评+绩效惩罚"等维度为视角,分别建构并探究治理主体参与、多元主体治理能力提升、治理达人培养、绩效考评监督的无缝隙治理对社区治理现代化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张润峰胡伟
实现党的历史使命必须协同推进两种革命被引量:2
2019年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必须永葆革命精神。中国共产党在永葆革命精神的过程中承担着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两种革命形式,前者的直接目的是解决政党领导力的问题,后者的直接目的是解决政党执政能力的问题,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旨在对原有生产关系进行变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新时代,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四个伟大”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辩证关系;必须不断地勇于自我革命和推动社会革命,共同构筑实现历史使命的双重路径;必须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站稳人民立场,坚持问题导向,协同推进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
李宗建张润峰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使命自我革命社会革命
政府信任研究综述被引量:1
2017年
近年来,政府信任成为学术界高度关注的议题。学术界针对政府信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上。第一,政府信任的概念问题。政府信任的概念目前仍存在混淆,政府信任、政府公信力以及政府公信度等术语之间的关系仍模糊不清。第二,
张润峰
关键词:政府信任信任研究政府公信力学术界议题
无缝隙治理视域下的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研究 ——以上海曲阳“全岗通”模式为例
城市社区治理是基层社会治理建设实现优良服务与管理的基础性平台,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转型目标的前沿阵地,是推进实现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关键性与基础性环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科技发展水平等取得了...
张润峰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
文献传递
网络舆论与政府回应路径转型——以魏则西事件为例
2017年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社会矛盾频频发生,同时随着网络技术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微博、微信时代的到来,传统舆论转向网络舆论,这深度影响民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严重考验政府的执政能力。以魏则西事件为例,探讨政府在处理该事件过程中有效的具体措施,譬如:引导传统主流媒体、赢得舆论话语权;联合办公、回应及时有效;信息公开、准确发布;转变治理理念、坦承责任缺失等等,为今后类似事件提供借鉴。同时,对新时期政府回应路径转型提供了如下经验:政府部门应该在建立网络舆论预警及掌控机制、建立信息流动对称发布机制、树立官员良好形象、完善监管机制等方面适应网络时代发展,提高政府回应效率。
张润峰
关键词:社会矛盾网络舆论政府回应
无缝隙治理: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一种新模式被引量:8
2018年
无缝隙治理既是一种治理机制的创新,亦是我国城市社区治理发展的必然方向。无缝隙治理包括治理主体参与的无缝隙、治理能力提升的无缝隙、治理绩效机制与价值取向的无缝隙以及治理服务客体的无缝隙四个核心维度。无缝隙治理概念的生成逻辑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科学统一。可以从多元主体参与的无缝隙格局、组织结构设置的无缝隙优化、能力培养机制的无缝隙链接、公共价值追求的无缝隙服务、服务客体对象的无缝隙导向、办理一次到位的无缝隙体验等维度理解社区无缝隙治理的典型特征。
胡伟胡伟
关键词:城市社区治理
康德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世界持久和平是人类追求的梦想,康德文化对世界持久和平的建构与信念是对世界混乱、发动战争的批判。这种构建世界持久和平、合作共赢的和谐世界理念思维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谋而合。从共同愿景、实现路径、价值取向及理论威胁等角度分析两者的共性,同时从内涵丰富性上、理论渊源上、意识形态上、政策路径现实性上的差异性进行理论对话,可知康德文化对世界持久和平夙愿的思维只有内化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外交战略中,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张润峰张艳
关键词:合作共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