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霞
- 作品数:15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实性低分化肺癌167例的病理分型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检测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实性低分化肺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进一步病理分型,及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检测情况。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医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非小细胞肺癌827例,对于其中的167例实性低分化肺癌,通过黏液特殊染色(淀粉酶处理的过碘酸雪夫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10种抗体[细胞角蛋白(CK)7、波形蛋白、Ki-67、CK5/6、p40、甲状腺转录因子1、Napsin A、CD56、嗜铬粒素A、突触素]进一步病理分型;采用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RMS)法对EGFR基因第18、19、20、21号外显子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用免疫组织化学Ventana ALK(D5F3)检测ALK的突变并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验证。结果167例患者中女性79例,男性88例;年龄35~77岁,中位年龄62岁。镜下〉10%的癌组织排列呈巢片状,缺乏腺癌、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和神经内分泌癌典型的形态学排列的病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分型为腺癌64例(38.32%)、鳞癌34例(20.35%)、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21例(12.57%)、复合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5例(2.99%)、腺鳞癌2例(1.20%)、大细胞癌41例(24.55%);Ki-67阳性指数5%~65%。5例(2.99%,5/167)腺癌成分中可见EGFR突变(19del 3例、L858R 2例),2例(1.20%,2/167)腺癌免疫组织化学Ventana ALK(D5F3)阳性,经FISH验证有基因重排。结论缺乏形态分化特征的实性低分化肺癌可以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进一步分型和进行分子病理学检测,从而寻找分子靶点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改善预后。
- 方芳方芳王玉霞胡松涛杨丽邸婧刘东戈
- 关键词:DNA突变分析
- 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例临床病例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手段、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并随诊分析预后。结果4例原发性肺MALT淋巴瘤患者均为老年女性,为原发性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最常见类型。其中3例为查体发现,1例因咳嗽、咳痰和痰中带血就诊。发病时间为7个月至5年。肺部体征无特异性。血炎症指标和肿瘤相关指标多为正常。影像学以肿块影和结节为主要表现。患者肺通气和弥散功能正常。经胸腔镜、CT引导下肺穿刺、开胸手术获取病变组织而确诊。病理表现为弥漫浸润生长的小淋巴细胞,可见淋巴上皮增生。治疗主要是化疗和手术。随访1~8.8年,1例随访4.5年时可疑复发,其余3例均病情稳定。结论肺原发性MALT淋巴瘤为少见病,好发于老年女性,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须靠有经验的病理专家作出。治疗尚无指南,无症状者可采取“观察等待”策略,待肿瘤进展或出现症状时,首选苯丁酸氮芥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与否均可。预后良好,但复发率高。
- 王玉霞方芳张旻柯会星范芸郭岩斐李燕明孙铁英
- 关键词:原发性肺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 韦格纳肉芽肿病的下呼吸道损害
- 2009年
- 韦格纳肉芽肿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坏死性肉芽肿性小血管炎,也可有中动脉受累。典型者表现为三联征:上呼吸道炎症、肺部炎症和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分为只有呼吸系统受累而无其他系统受损的局限型和包括肾脏在内的多系统受累的系统型。发病初期大部分为局限型,此后发展为系统型。
- 王玉霞柯会星
- 关键词:韦格纳肉芽肿病呼吸道损害多系统受累上呼吸道炎症系统型小血管炎
- 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胸部定量CT测量指标与呼吸道症状的关联研究
- 2023年
- 目的评估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患者胸部定量CT测量指标与呼吸道症状之间的关联。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就诊于北京医院门诊的稳定期慢阻肺患者186例,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呼吸道症状及肺功能,使用FACT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处理高分辨CT(HRCT)原始DICOM数据,并自动测量肺气肿指标像素指数-950(PI-950)与代表段及亚段支气管的4~6代支气管管壁厚度(4~6 T)、管壁面积百分比(4~6WA%)。根据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0~1分为低分组,2~4分为高分组)、慢阻肺评估测试评分(CAT)(分数<10分为低分组,≥10分为高分组)、咳嗽、咳痰与喘鸣(无症状组与症状组)分别进行二分组作为因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估影像学参数与以上症状的关系。结果186例患者中,男162例,女24例;年龄(68.9±9.3)岁;mMRC高分组83例,CAT高分组120例,咳嗽组146例,咳痰组154例,喘鸣组65例。mMRC高分组年龄及肺气肿参数PI-950均高于低分组,而用药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_(1)%预计值)、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预计值)及用药后最大中期呼气流速(MMEF)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预计值)低于低分组(均P<0.05)。CAT高分组年龄高于低分组,而用药后FEV_(1)%预计值及用药后MMEF%预计值低于低分组(均P<0.05)。咳嗽组男性比例、有吸烟史比例及吸烟指数均高于无咳嗽组,而4WA%低于无咳嗽组(均P<0.05)。咳痰组男性比例、有吸烟史比例、吸烟指数及PI-950高于无咳痰组,而用药后FEV_(1)%预计值、4WA%低于无咳痰组(均P<0.05)。喘鸣组5WA%及6WA%高于无喘鸣组,而用药后MMEF%预计值低于无喘鸣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调整了人口学特征、吸烟、合并疾病及肺功能混杂因素后,PI-950每增加10%,mMRC高分组风险增加67.3%(OR=1.673,95%CI:1.052~2.658);6 WA%每增加10%,
- 王玉霞孙铁英李燕明张旻王国选陈起航郭岩斐
- 关键词:咳痰喘鸣
- 经病理确诊的37例脂质性肺炎病例分析
- 目的 脂质性肺炎为少见病,分析北京医院历时63年经病理确诊的37例脂质性肺炎,总结其病因分布、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方法 及预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37例经病理确诊脂质性肺炎的临床资料并随诊分析预后。
- 王玉霞
- 关键词:内源性外源性确诊病理
- 老年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例临床病例分析
- 目的 肺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为少见病,分析北京医院近20年经病理确诊的4例老年患者,总结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手段、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4例经病理确诊肺原发性MALT...
- 王玉霞方芳张旻范芸郭岩斐李燕明孙铁英
- 关键词:老年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情况及知晓率调查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COPD疾病知晓情况等基线数据,为老年COP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5月29日至2016年6月23日,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个地区常住居民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资料、呼吸道症状、既往呼吸系统疾病史、肺功能检查等共调查701例,35例存在基本资料缺失和肺功能。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新疆地区老年COPD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666例COPD患病率为36.5% COPD 36.5%(243例),男性44.9%(160/356),女性26.8%(83/310)。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牧民、吸烟、慢性呼吸道症状等是COPD重要影响因素。总体人群COPD疾病知晓率为0.8%(2/243)。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2.466,95%CI:1.663~3.656,P<0.01)、70~79岁(OR=1.652,95%CI:1.147~2.377,P<0.01)、牧民(OR=2.798,95%CI:1.868~4.189,P<0.01)和慢性呼吸道症状(OR=2.321,95%CI:1.482~3.634,P<0.01)为COP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新疆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COPD患病率高,疾病知晓率低,不同民族COPD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男性、年龄、牧民和慢性呼吸道症状是COPD的独立危险因素。了解老年COPD患病状况和相关危险因素,可有效地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 曹阳柴迪刘伟明周玲邢珍珍张洪胜王玉霞仝亚琪谭晓明崔佳郭岩斐
- 关键词:患病率
- 原发性肺淋巴瘤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肺淋巴瘤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手段、治疗方法及预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例经病理确诊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诊分析预后。结果 5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4~79岁。查体发现3例,因咳嗽、咳痰和痰中带血就诊2例。发病时间8周至5年。肺部体征无特异性。炎症指标稍升高1例,肿瘤相关指标均正常5例。影像学以肿块影(2/5)、结节(2/5)和实变影(1/5)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肺弥散功能减退(1/5)。经胸腔镜(2/5)、CT引导下肺穿刺(2/5)、开胸手术(1/5)获取病变组织而确诊。原发性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4例,原发性肺霍奇金淋巴瘤1例。化疗和手术治疗后随访1.0~8.8年,5例均存活,1例随访至4.5年时可疑复发,其余4例均病情稳定。结论原发性肺淋巴瘤为少见病,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病变局限者可考虑手术或放疗,弥漫者首选化疗。预后较好,但复发率高。
- 王玉霞方芳张旻柯会星范芸郭岩斐李燕明孙铁英
- 关键词:原发性肺淋巴瘤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霍奇金淋巴瘤
- 原发性侵袭性声带曲霉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 王玉霞李毅郭岩斐孙铁英方保民
- 真实世界老年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疗效与不良反应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真实世界中老年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北京医院经穿刺/气管镜活检或手术病理明确诊断SCLC并接受一线内科治疗的广泛期老年患者(≥65岁)148例,其中化疗组103例、免疫联合化疗组(联合组)45例。按年龄分为≥75岁组和<75岁组,比较不同年龄组、一线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情况。评价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和肿瘤突变负荷(TMB)表达情况及与生存的关系。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评价近期疗效,常见不良反应分级评价标准(CTCAE4.03)评价免疫相关不良反应。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曲线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Cox风险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老年SCLC患者一线联合组总有效率(ORR)79.1%(34/43),高于化疗组63.2%(60/95),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χ^(2)=3.451,P=0.063)。≥75岁组患者联合组ORR显著高于化疗组,分别为87.5%(7/8)比48.6%(17/35)(χ^(2)=4.001,P=0.045)。总体患者联合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mPFS)与化疗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43个月比6.07个月,P=0.660)。与化疗组相比,联合组延长患者中位总生存时间(mOS),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13.63个月比11.97个月,P=0.205)。≥75岁患者中联合组mPFS低于化疗组(2.97个月比6.47个月).但mOS较化疗组延长(13.50个月比11.40个月),差异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均P>0.05)。<75岁患者中联合组与化疗组mPFS和m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存在严重合并症的老年患者中,联合组mPFS和mOS均低于化疗组(5.40个月比7.30个月、10.70个月比12.27个月,均P>0.05)。不伴有严重合并症患者中,联合组与化疗组mP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联合组mOS明显延长(20.57个月比11.57个月,P=0.054)。老年SCLC患者PD-L1肿瘤细胞阳性比例分数(TPS)阳性率(≥1%)23.5%(4/17),高TMB(≥
- 别志欣王玉霞艾斌陈小燕刘娟娟马俊玲于江泳
- 关键词:免疫疗法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