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文慧

作品数:18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7篇护理
  • 5篇术后
  • 4篇手术
  • 3篇康复
  • 2篇饮食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术后恢复
  • 2篇临床护理
  • 2篇螺杆菌
  • 1篇丹红
  • 1篇丹红注射液
  • 1篇丹红注射液治...
  • 1篇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心病
  • 1篇心功能
  • 1篇心绞痛

机构

  • 17篇郑州市第七人...

作者

  • 17篇李文慧
  • 2篇高云
  • 2篇张银鸽
  • 1篇朱国瑞
  • 1篇宋艳
  • 1篇王莹
  • 1篇郭兵兵
  • 1篇吴艳
  • 1篇王亚楠
  • 1篇席雅茹
  • 1篇梁金萍

传媒

  • 2篇辽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黑龙江医药科...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新中医
  • 1篇实用医技杂志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工程
  • 1篇中国临床护理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9年
为观察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效果,将86例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腹胀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时间、患者满意度及依从性。结果显示,观察组腹胀腹痛消失时间、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和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 <0.05)。结果表明,对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庸长丽李文慧席雅茹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胃肠道手术护理
比较CT立体定位引导穿刺清除术和常规穿刺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内皮素表达水平、GOS评分、SF-36评分及颅内感染发生率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比较CT立体定位引导穿刺清除术和常规穿刺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内皮素表达水平、GOS评分、SF-36评分及颅内感染发生率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5月~2021年5月脑病科收治的178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清除术,观察组采用CT立体定位引导穿刺清除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内皮功能情况、GOS评分、NIHSS评分及SF-36评分。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NO、ET-1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NO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术后观察组ET-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限制、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身体疼痛、总体健康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社会功能、角色限制、活力、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身体疼痛、总体健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穿刺时间、穿刺成功所用次数、引流管脑室走行长度及引流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6%略低于对照组5.60%,但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23,P=0.469)。结论CT立体定位引导穿刺清除术较常规穿刺清除术操作简便,能有效降低患者内皮素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损伤。
祁贝贝姜田利李文慧
关键词:内皮素SF-36GOS
口肌生物反馈干预联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20年
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正常进食和发音,还可导致食物中营养物质无法正常被机体吸收,肺部吸入有害物质概率增加,极大降低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多种临床护理方法护理效果都不够理想,口肌生物反馈能通过动态训练,快速协助咽肌重建吞咽功能,联合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通过对80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口肌生物反馈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探究此种护理方式在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郑诗林李文慧师有娣
关键词:康复护理生物反馈吞咽功能临床护理方法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饮食护理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 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饮食护理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消化内科2020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饮食指导,观察组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饮食护理。比较2组饮食依从性、营养状况、术后创面愈合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χ^(2)=4.021,P=0.045),营养状况好于对照组(Z=3.408,P<0.001);术后创面愈合情况好于对照组(Z=2.556,P=0.011),并发症少于对照组(χ^(2)=4.943,P=0.026)。结论 基于跨理论模型的饮食护理能够提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患者的饮食依从性,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李文慧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饮食护理营养状况
循环质控在消化内科医院感染防控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和研究消化内科医务人员在手卫生管理中使用PDCA循环法的效果。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实施针对手卫生管理的PDCA循环,包括计划阶段、执行阶段、检查阶段和处理阶段四个部分,参照《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和《医院消毒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制定细则,对实施PDCA管理前后的手卫生依从性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洗手执行率、手指细菌培养监测合格率等。结果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前消化内科医务人员的洗手执行率、手指细菌培养监测合格率分别为57.2%和66.7%;实施后消化内科医务人员的洗手执行率、手指细菌培养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1.9%和93.3%,实施后均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法应用于消化内科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全面改善了住院安全问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郭兵兵李文慧
关键词:消化内科手卫生管理PDCA循环法
CCND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分析细胞周期蛋白D1(CCND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选择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胃癌患者为胃癌组和70例慢性胃炎患者为慢性胃炎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和产物直接测序技术检测CCND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多态性。结果胃癌组Hp感染阳性率(67.07%)和慢性胃炎组(60.0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CCND1基因rs9344位点AA、AG、GG基因型及A、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p感染阳性患者中,两组CCND1基因rs9344位点AA、AG、GG基因型及A、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阴性患者中,两组CCND1基因rs9344位点AA、AG、GG基因型及A、G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Hp感染阳性患者中,在隐性遗传模式下,两组CCND1基因rs9344位点AA和AG+GG基因型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阳性AA基因型和Hp感染阳性AG+GG基因型胃癌患者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及CCND1基因rs9344位点AA基因型与胃癌易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Hp感染阳性AA基因型携带者胃癌易感性增加,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缩短。
李文慧王小娜司亚娟张银鸽王艳高云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胃癌细胞周期蛋白D1基因多态性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FMA评分、患者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显著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李文慧司亚娟张银鸽
关键词:护理路径脑出血
糖类抗原125及胸苷激酶1与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究糖类抗原125(CA125)及胸苷激酶1(TK1)与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与本院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于术前和术后一周检测血清CA125、TK1、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对照组患者于体检当日检测血清CA125、TK1水平,探究CA125、TK1水平与乳腺癌术后复发的关系,比较复发者与未复发患者术前和术后一周CA125、TK1。结果研究组术前和术后一周TK1、CA125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一周TK1、CA125水平显著低于术前(P<0.05);Ⅰ期乳腺癌患者TK1、CA125水平均低于Ⅱ期乳腺癌患者(P<0.05);在8个月的术后随访中,2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24.42%(21/86),复发患者TK1、CA125、CA153、CEA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术前,复发者与未复发患者TK1、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周,复发者与未复发患者TK1、CA125水平均降低(P<0.05),且复发患者TK1、CA125水平高于未复发患者(P<0.05)。结论血清TK1、CA125可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乳腺癌病情进展,术后复发患者TK1、CA125水平较高,TK1联合CA125在预测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方面有一定价值。
刘莹莹李文慧郑诗林
关键词:糖类抗原125胸苷激酶1乳腺癌术后复发
卧式八段锦联合体感音乐在Ⅲ级左心衰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卧式八段锦联合体感音乐在Ⅲ级左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9-05~2020-05收治的100例Ⅲ级左心衰康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心内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则同时接受卧式八段锦联合体感音乐干预,比较两组心功能康复情况、患者睡眠质量、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等进行观察。结果:干预前,研究组、对照组心率(HR)、左心射血分数(LVFE)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HR、PSQI评分、SAS评分显著下降,LVFE水平、6MWT,研究组各指标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卧式八段锦联合体感音乐在Ⅲ级左心衰患者康复期中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焦虑、失眠等。
师有娣郑诗林李文慧
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认知障碍情况与术后恢复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心脏瓣膜手术后患者认知障碍情况与术后恢复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15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于术前1d和术后7d采用神经心理测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并根据评估结果将其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A组,48例)和非认知功能障碍组(B组,102例)。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及术后心功能。结果A组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明显长于B组(t=3.515、3.304,P<0.05),术后7天活动评分明显低于B组(t=-2.561,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24 h Glu、GAB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A组明显高于B组(t=6.857、4.596,P<0.05);两组术后72 h Glu、GABA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t=0.345、0.218,P>0.05);两组术后每搏输出量(SV)、心肌肌钙蛋白I(cTn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t=1.296、0.346、0.496、0.944,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出现POCD会延迟术后康复时间,降低术后活动能力,但对患者术后心功能无明显影响,且Glu、GABA水平与POCD发病密切相关。
李文慧郑诗林师有娣霍仙娜
关键词: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认知功能障碍术后恢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