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咏

作品数:15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阜宁县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疗效
  • 3篇标志物
  • 2篇血清
  • 2篇用药
  • 2篇尿液
  • 2篇外泌体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外
  • 2篇疗效分析
  • 2篇囊泡
  • 2篇抗体
  • 2篇肝炎
  • 2篇HCV-RN...
  • 2篇丙型
  • 2篇丙型肝炎
  • 2篇病毒
  • 1篇地平
  • 1篇毒性肝炎
  • 1篇多西他赛
  • 1篇血压

机构

  • 6篇阜宁县人民医...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苏州市木渎人...

作者

  • 13篇徐咏
  • 4篇王荣荣
  • 3篇郑磊
  • 2篇吴晓蔓
  • 2篇邓小燕
  • 2篇高鑫
  • 2篇唐月汀
  • 2篇吴红
  • 1篇朱锦宏
  • 1篇颜晓慧
  • 1篇施晓平
  • 1篇陈花花
  • 1篇施健
  • 1篇张涵

传媒

  • 2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检验医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2篇200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全血中环孢素A浓度
2011年
目的建立人全血中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孢素A(CsA)浓度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Shim-pack CLC-ODS C18柱(6.0mm×150mm,5μm),乙腈-水(70∶30)为流动相,流速1.4mL/min,柱温70℃,检测波长为214nm。结果 CsA血药浓度在50~2000n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比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最低检测浓度为20ng/mL,方法回收率96.89%~103.60%,日内RSD3.63%~6.13%,日间RSD3.89%~7.60%。结论本方法结果准确,操作简便,易于质量控制,适合于临床CsA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王荣荣徐咏陈花花
关键词:环孢素A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血药浓度
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老年高血压3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徐咏王荣荣
关键词:高血压老年非洛地平缓释片
丙型病毒性肝炎检测方法的选择和评价
目的 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丙型肝炎病毒RNA三种检测方法在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HCV抗原采用双抗体夹心法;HCV抗体采用酶联免疫技术(间接法);HCV-RNA采用实时荧光...
吴红徐咏邓小燕吴晓蔓
关键词:丙型肝炎HCV抗原HCV抗体HCV-RNA
血清外泌体miR-21在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诊断效能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索外泌体miR-21在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效能。方法收集南方医院肺癌患者94例,肺结核患者29例,健康对照26例。纯化鉴定血清外泌体,提取miRNA,进行RT-PCR,比较各组间miR-21表达水平。利用ROC曲线评价外泌体miR-21诊断效能。结果纯化样品具备已有报道的外泌体的典型特征。外泌体miR-21表达水平在肺癌、肺结核、健康对照3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外泌体miR-21在肺癌组中显著升高,肺结核组显著降低。肺癌组中,早、晚期肺癌患者外泌体miR-21与健康对照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外泌体miR-21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02,且具有较好的特异性。结论血清外泌体miR-21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有望作为诊断标志物,辅助肺癌临床诊断。
颜晓慧安泰学覃思华徐咏黄依瑶张涵
关键词:外泌体血清肺癌诊断标志物MIR-21
ICU患者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2013年
ICU是采用现代化生命体征检测仪器和设备,集中专业医护人员,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手段,使危重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平稳度过危险期[1]。其感染几乎涉及所有临床学科,故ICU抗菌药使用很广泛,常需联合用药。为了解我院ICU患者抗菌药应用情况,在2010年我院ICU住院患者,随机抽取200例,对抗菌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抗感染用药是否合理,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
徐咏王荣荣
关键词:ICU抗感染药联合用药药物利用指数
HCV-IgG、HCV-cAg与HCV-RNA对丙型肝炎诊断的评价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IgG)及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3种检测方法在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4例丙型肝炎疑似患者和8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HCV-cAg和HCV-Ig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HCV-RNA。结果 84例丙型肝炎疑似患者中HCVIgG阳性率为84.5%,HCV-cAg阳性率为13.1%,HCV-RNA阳性率为52.4%;71例HCV-IgG阳性患者中HCV-RNA阴性35例,假阳性率为49.3%,11例HCV-cAg阳性患者中HCV-RNA阴性5例,假阳性率为45.5%;44例HCV-RNA阳性的丙型肝炎确诊患者中HCV-IgG假阴性率为18.2%,HCV-cAg假阴性率为86.4%;HCV-cAg和HCV-IgG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为13.6%,真阳性率为100.0%。结论 HCV-cAg和HCV-IgG在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中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将二者联合检测或在必要时与HCV-RNA三者联合检测可降低漏诊率。
吴红徐咏朱锦宏吴晓蔓邓小燕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RNA丙型肝炎
血清中外泌体及外泌体RNA提取方法的比较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评价超高速离心法、ExoQuick与TEI试剂盒提取血清中外泌体的价值。方法方法学比较。收集2015年8至1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科健康者3名,采集静脉血至采血管,4℃静置12h使其自然凝固后离心取上清液为血清,采用超高速离心法、ExoQuick与TEI试剂盒提取血清中外泌体,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蛋白印迹技术和NTA颗粒粒度分析仪检测外泌体形态结构、蛋白表达量和浓度与粒径分布,评估外泌体提取效率;采用超高速离心法+Trizol LS法、ExoQuick+SeraMir、TEI+TER与ExoRNeasy试剂盒提取法分离3例血清中外泌体总RNA(exo—RNA),利用Agilent生物分析仪分析RNA片段分布,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miRNA表达水平。组间蛋白浓度与miRNA表达量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结果外泌体提取方法中,比较外泌体浓度和其蛋白浓度,ExoQuick与TEI试剂盒提取浓度高于超高速离心法;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同时表达CD9、CD63和TSG101蛋白,而ExoQuick与TEI试剂盒提取外泌体仅表达TSG101。外泌体RNA提取方法中,不同方法影响RNA片段分布和miRNA表达,未影响miRNA相对表达趋势;ExoRNeasy提取RNA条带浓度较高,各miRNA表达水平较高;TEI+TER法未见明显RNA条带,样本中各miRNA表达水平稳定;超高速离心法+TrizolLS法与ExoQuick+SeraMir法提取RNA可见范围较广的低浓度条带,此两法提取RNA中各miRNA表达无明显规律。结论外泌体提取方法中传统超高速离心法适用于蛋白组学方面研究,而ExoQuick与TEI试剂盒提取方法适用于血清等稀缺样本外泌体制备。
黄依瑶唐月汀覃思华徐咏安泰学郑磊
关键词:外泌体微RNAS超速离心法
尿液细胞外囊泡检测及其临床应用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细胞外囊泡(EV)是机体内细胞在向外出芽和细胞膜裂变过程中释放出的微小囊泡,内含特异性生物活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和脂质,因此有望成为临床疾病新型标志物。EV广泛存在于人类的各种体液中,其中尿液是研究EV的良好对象,具有标本量充足、标本易得且无创等特点。尿液EV内容物是潜在的疾病标志物。文章对尿液EV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作了综述。
徐咏郑磊
关键词:尿液
螺旋CT在儿童副鼻窦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价值
2009年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儿童副鼻窦支气管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冠状位及横断位对42例反复发作儿童副鼻窦气管炎患儿行螺旋CT扫描。结果42例支气管炎同时合并副鼻窦炎患儿的反复支气管炎发病率达100%。X线胸片以肺纹模糊显示率相对较高为93%;4岁以下年龄组肺炎样阴影显示率为80%,5~10岁年龄组肺炎样阴影显示率则相对较低,仅为35%;但肺门增浓阴影增加,从24%上升至76%。故年龄越小越易显示肺血管周围浸润阴影和肺炎样阴影;年龄越大越易显示肺门增浓影。螺旋CT扫描均有副鼻窦炎表现,以上颌窦炎为主,占94%;其中还有部分患儿腺样体肥大,占65%;年龄越小,病变越严重。结论螺旋CT是反复发作儿童副鼻窦支气管炎患儿的有效检查方法,对诊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施晓平施健徐咏茅伟
关键词:副鼻窦支气管炎螺旋CT
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联合用于乳腺癌化疗的用药顺序对疗效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多西他赛和表柔比星联用时的用药顺序对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4年我院先使用表柔比星再使用多西他赛(对照组,34例)及先使用多西他赛后使用表柔比星(观察组,58例)的乳腺癌病历,评价行3个疗程后的近期疗效。结果对照组近期有效率61.76%,生存获益85.29%;观察组近期有效率74.13%,生存获益91.37%。结论临床在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过程中,宜采用先使用紫杉烷类药物后使用蒽环类药物的给药次序。
徐咏高鑫
关键词:多西他赛表柔比星乳腺癌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