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广平

作品数:131 被引量:797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4篇毒性
  • 19篇配伍
  • 18篇细胞
  • 16篇中药
  • 13篇减毒
  • 11篇药理
  • 11篇药效
  • 11篇吸入
  • 11篇纤维化
  • 11篇肺纤维
  • 11篇肺纤维化
  • 11篇附子
  • 11篇甘草
  • 9篇蛋白
  • 8篇药理学
  • 8篇配伍减毒
  • 8篇博来霉素
  • 7篇药效学
  • 7篇注射液
  • 6篇多糖

机构

  • 116篇中国中医科学...
  • 16篇辽宁师范大学
  • 13篇国家工程研究...
  • 9篇北京中研同仁...
  • 6篇北京同仁堂科...
  • 5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贵阳中医学院
  • 3篇江西中医药大...
  • 3篇河北御芝林生...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烟台大学
  • 2篇北京北大维信...
  • 2篇厦门中药厂有...
  • 2篇广西梧州制药...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宁波大学

作者

  • 128篇张广平
  • 90篇叶祖光
  • 57篇侯红平
  • 29篇彭博
  • 16篇张思玉
  • 16篇朱晓光
  • 16篇杨依霏
  • 13篇苏萍
  • 12篇杨海润
  • 11篇李建荣
  • 11篇翟建英
  • 10篇马丽娜
  • 9篇蒋威
  • 9篇陈会丛
  • 7篇李晋生
  • 5篇霍旺
  • 5篇高双荣
  • 5篇陈颖
  • 4篇代宝强
  • 4篇王彩霞

传媒

  • 26篇中国实验方剂...
  • 1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1篇药物评价研究
  • 10篇世界中医药
  • 9篇中国中医药信...
  • 5篇中药药理与临...
  • 5篇毒理学杂志
  • 5篇中国现代中药
  • 3篇中国药理学与...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2篇中草药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环球中医药
  • 2篇临床合理用药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年份

  • 4篇2025
  • 18篇2024
  • 11篇2023
  • 14篇2022
  • 9篇2021
  • 14篇2020
  • 16篇2019
  • 7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6
  • 1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1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万寿菊叶黄素的长期毒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万寿菊叶黄素的长期毒性,为其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溶媒对照组,叶黄素高剂量组[57.0 mg·(kg·d)-1]、中剂量组[23.5 mg·(kg·d)-1]、低剂量组[5.7 mg·(kg·d)-1],连续给药26周,停药4周,观察大鼠的一般行为、体质量增长、食量消耗、血液学及血液生化学指征、尿常规检查、系统尸解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长期毒性实验中,与同期溶媒对照组比较,叶黄素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动物行为活动、进食量等检查均未见异常;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和尿液指标未发现与供试品有关的异常改变,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与叶黄素相关的异常改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观察到万寿菊叶黄素明显毒性反应,应用较安全。
翟建英陈会丛张广平杨海润张思玉朱晓光蒋威解素花
关键词:长期毒性
中药保健食品原料肝毒性预测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开发一种更优的评估中药肝毒性的方法,为中药保健食品原料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国际公开构建肝毒性定量构效关系(QSAR)模型训练集数据,形成训练集。使用Discovery Studio 4.5对训练集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针对每一类使用朴素贝叶斯(NB)、逻辑回归(LR)、邻近算法(KNN)等9种机器学习的方法构建QSAR模型,并利用交叉验证方法对模型构建方法进行评估。最后使用最优类模型对113种中药保健食品原料包含的783个成分进行了预测,根据多模型加权平均概率筛选出肝毒性成分占比较大的中药。结果:根据对训练集化合物的分析,可以看出第3类模型的准确率为85%~91%,高于现有报道的中药成分肝毒性预测模型。对中药保健食品原料成分的分析发现肝毒性化合物48个、不具有肝毒性的化合物735个,肝毒性预测概率为0.15~0.30,说明中药保健食品原料肝毒性普遍较低。预测肝毒性成分所占比例较高的中药有茜草、番泻叶、当归、大黄、丹参、厚朴、川芎、桑枝、桑白皮、五味子等。结论:对训练集预先聚类,提高QSAR模型准确率,为中药安全性评价的方法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中药保健食品原料成分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雷蕾张广平杨乐李晗李小阳叶祖光王晰
关键词:定量构效关系肝毒性中药保健食品化学成分
毒理学技术在中药保健食品评价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我国中医药宝库含有丰富的可以药食两用的中药,以该类中药作为原料是指导中药保健食品研制的基础。在养生和降低疾病发生风险方面,中药保健食品具有诸多优势。同时伴随国家"健康中国2030"的实施,急需开发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复方保健食品,满足国家及社会需求。随着现代化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但是中药保健食品原料的安全性科学评价方面研究缺乏,造成目前保健食品风险评估理论与技术严重不足。因此对此这类原料中重要成分的毒性预警与评价已成为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当务之急。毒理学在人类健康风险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毒理学的分支学科也不断涌现。计算毒理学技术,单层培养细胞模型的体外预警与评价技术,体外诱导活性筛选工程细胞株的体外预警与评价技术,微流控芯片技术的体外预警与评价技术与体内毒理学技术等已成为该领域毒性预测与评价的重要研究工具。毒理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食品安全和人类生命健康得到有力的保障,并将有效促进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安全生产,保障终端产品的品质和安全,不仅具有巨大社会意义,也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有积极的引领作用,并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本文就近段时间以来可用于预测与评价中药保健食品原料中的重要成分的毒理学新方法与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作一综述。
李晗张广平雷蕾陈腾飞叶祖光
关键词:中药保健食品毒理学体外模型动物模型
中药抗腹泻的药效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31
2019年
腹泻是一种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是引起儿童患病和死亡的第2大病因。目前,在治疗腹泻过程中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类药物、抗生素类药物等会加速肠道病原菌耐药性的产生,并且现代药物制剂和治疗成本较高,因此会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而中药作为含有多种有效活性成分的纯天然药物,具有低残留、低毒性、不易产生耐药性等优势,并且研究表明中药制剂、单味中药和中药有效成分对腹泻治疗有着独特的疗效,使抗腹泻中药成为抗腹泻药物研究领域的热点。因此,本研究通过查阅近几年相关中外文献资料,整理出抗腹泻相关中药,并从中药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抗炎、干预胃肠激素分泌、保护肠黏膜、促进肠道修复等方面对中药治疗腹泻展开系统的阐述。其中肠上皮细胞对液体和电解质的过度分泌与吸收障碍是腹泻发病机制的两个重要因素,因此减少肠液分泌和促进肠液吸收成为治疗腹泻的有效手段。本文对中药抗腹泻的药效作用及机制进行整理,以期为中药抗腹泻作用机制研究和抗腹泻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陈影李硕苏萍张海静张广平叶祖光
关键词:腹泻中药离子通道
当药提取物对鼠试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研究当药提取物对试验性肝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0.1%CCl4油溶液(0.01 mL.g-1体重)连续给药7d,D-氨基半乳糖(D-Gal,800 mg.kg-1)连续给药6 d,分别ip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大鼠ipα-萘异硫氰酸酯(ANIT,100 mg.kg-1),连续给药8 d,造成大鼠急性黄疸模型。各组分别ig当药提取物低剂量(46.3 mg.kg-1)、中剂量(92.6 mg.kg-1)、高剂量(185.2 mg.kg-1)。小鼠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测定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含量;大鼠测量胆汁流量,股动脉取血,分离血清,测定AST,ALT,总胆红素TBIL,DBIL水平。各组分别取肝脏,做病理切片,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同模型组比较,当药提取物92.6,185.2 mg.kg-1能够显著抑制CCl4,D-Gal导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和ANIT导致大鼠黄疸模型AST,ALT,TBIL,DBIL的升高,能够减轻模型动物肝脏变性、坏死数量和程度,能够增加黄疸模型大鼠的胆汁流量。结论:当药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保肝作用。
周大成朴惠善张思玉张广平
关键词:当药四氯化碳D-氨基半乳糖Α-萘异硫氰酸酯肝损伤
痰热清注射液干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的蛋白组学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同时采用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4 mg/kg)组和痰热清注射液高、中、低剂量(4、2、1 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制备COPD模型,各给药组ip相应药物。连续给药90 d后,检测肺功能和肺泡灌洗液中细胞因子水平;采用苏木素-伊红和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通过TMT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对照组、模型组、痰热清注射液中剂量组大鼠肺组织差异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自主活动和精神状态均有所降低,肺功能的顺应性降低(P<0.001),阻力增大(P<0.001),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肺泡腔扩大,气道壁胶原纤维沉积,表明COPD模型制备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痰热清注射液组大鼠肺功能明显得到改善(P<0.01、0.001),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0.001)。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中剂量组和模型组共有61个差异蛋白,差异蛋白与细胞的坏死、凋亡、自噬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结论痰热清注射液能够明显改善COPD模型大鼠的肺功能等症状,其机制与细胞的坏死、凋亡、自噬等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罗倩彭博魏晓露王彩霞陈腾飞宋玲高云航叶祖光张广平侯红平
关键词:痰热清注射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蛋白组学自噬
制首乌提取液安全药理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何首乌始载于《开宝本草》,为蓼科植物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为历代医家广为推崇的补益药之一,在临床处方、中成药及保健食品中广泛应用。何首乌分为生首乌和制首乌,随着何首乌及其制剂的广泛应用,国内外陆续出现临床上因服用生首乌、制首乌或含首乌的制剂引起黄疸、肝功能异常、急性肝炎等的病例报告[1-2]。
张思玉朱晓光蒋威张广平李晋生杨海润陈会丛翟建英解素花
关键词:制首乌一般药理学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香砂平胃颗粒对小鼠胃肠运动及胃肠激素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研究香砂平胃颗粒对正常小鼠及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胃排空、肠推进和血清中胃动素(MOT)、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P物质(SP)和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含量的影响。[方法]灌胃给予正常小鼠及阿托品所致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香砂平胃颗粒高、中、低剂量(2.6g/kg、1.3g/kg、0.65g/kg),采用称重法计算小鼠胃残留率和小肠炭末推进法计算小鼠肠推进率,进一步应用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MOT、GAS、SS、SP及Ghrelin的含量,并利用RT-PCR技术检测下丘脑中GhrelinmRNA与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HSR)mRNA转录水平。[结果]在胃肠运动方面,香砂平胃颗粒高剂量组能显著促进正常小鼠的胃排空(P<0.05),并能拮抗阿托品所致小鼠的胃排空抑制作用(P<0.05),香砂平胃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能显著拮抗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的小肠推进抑制作用(P<0.05或P<0.01);在胃肠激素方面,香砂平胃颗粒高剂量组能提高正常小鼠及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血清中MOT和GAS水平(P<0.05或P<0.01),且能上调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血清中Ghrelin含量与下丘脑中GhrelinmRNA转录水平(P<0.01)。[结论]香砂平胃颗粒能提高正常小鼠与胃肠动力障碍模型小鼠的胃肠动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血清中MOT、GAS与Ghrelin含量有关。
李晗高云航宋玲陈腾飞侯红平张广平叶祖光
关键词:小鼠胃排空肠推进胃肠激素生长激素释放肽
汉防己甲素对脂多糖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汉防己甲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ICR小鼠根据体质量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汉防己甲素(19.5、39.0、78.0 mg/kg)组。给药干预3 d后除对照组小鼠鼻腔滴注无菌生理盐水外,其余各组均鼻腔滴注脂多糖生理盐水溶液构建急性肺损伤模型,24 h后进行对小鼠进行肺部影像学检查;并测定小鼠肺湿质量(W)与干质量(D)比值;利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接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选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检测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Western blotting验证小鼠肺组织TNF-α受体1(TNFR1)与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1(RIPK1)蛋白表达水平;最后选择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肺组织TNFR1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汉防己甲素组小鼠肺部影像与组织病理改变减轻;汉防己甲素39.0、78.0 mg/kg组均可显著降低W/D值(P<0.01、0.001);并显著降低IL-1β、IL-6、TNF-α含量(P<0.05、0.01、0.001);且汉防己甲素78.0 mg/kg组可显著下调MPO的活性(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汉防己甲素39.0 mg/kg组可显著下调RIPK1蛋白相对表达量,汉防己甲素78.0 mg/kg组可显著下调TNFR、TNF-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P<0.05);免疫荧光结果也进一步验证汉防己甲素组可下调TNFR的荧光表达。结论汉防己甲素能够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TNF信号通路有关。
王逸飞宋玲高云航陈腾飞张腾之穆素贞贾玲李晗张广平
关键词:汉防己甲素急性肺损伤脂多糖白细胞介素-1Β髓过氧化物酶
雾化吸入脂多糖导致的大鼠急性肺炎模型不同标本中炎性因子比较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究通过雾化吸入脂多糖(LPS)所诱发的大鼠急性肺炎模型中,肺泡灌洗液、肺组织以及血清中炎性因子的变化情况。方法通过连续3 d、每天雾化吸入15 min 4 mg/mL的LPS来诱导大鼠急性肺炎模型,并同步监测LPS的粒径分布及气溶胶浓度,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肺病理学形态变化,显微镜观察肺泡灌洗液涂片白细胞及计数;超敏多因子电化学发光法测肺组织、血清及肺泡灌洗液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1β、IL-4、IL-5、IL-6、IL-10、IL-1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角质形成细胞衍生趋化因子(keratinocyte-derived chemokine/growth-regulated oncogene,KC/GRO)炎性因子。结果LPS诱导的肺炎模型组织病理学,肺可见局灶或弥漫、肺泡上皮坏死伴脱落、炎性细胞浸润。测定雾化LPS累积粒度分布达到10%、50%及90%对应的粒径(diameter of 10%,50%and 90%volume distribution,Dv(10),Dv(50)及Dv(90))分别为0.6974μm、3.387μm和8.836μm,气溶胶浓度为4.08 g/m^(3),计算大鼠的吸入剂量为47.10 mg/kg。在肺泡灌洗液中,模型组的中性粒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同时模型组肺组织中的炎性因子IL-1β、IL-6、KC/GRO水平显著上升(P<0.01,P<0.05,P<0.01)。肺泡灌洗液中的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的含量也显著增高(P<0.05,P<0.001,P<0.001)。而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则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在雾化吸入LPS构建的急性肺炎模型中,IL-1β、IL-6、KC/GRO以及TNF-α等炎性因子在肺组织和肺泡灌洗液中均出现了显著变化,而血清中的炎性因子则未见明显变化。这表明该模型主要引发的是肺部局部的炎症反应。
宋玲高云航李晗陈腾飞侯红平叶祖光张广平
关键词:脂多糖雾化吸入炎性因子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