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五海
-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大同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研究被引量:5
- 2005年
- 薄五海任宏陈建飞
-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1Α膀胱移行细胞癌ALPHA动物组织缺氧状态
- 膀胱癌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薄五海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膀胱癌细胞FACTOR内皮细胞增殖细胞生长VEGF
- 鞘内联合应用奈福泮和新斯的明对切口痛大鼠的镇痛效应
- 2011年
- 目的观察鞘内联合应用盐酸奈福泮和新斯的明的镇痛作用。方法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上结合鞘内置管技术,采用累积疼痛评分法评定大鼠疼痛行为;采用序贯法分别使用不同剂量奈福泮、新斯的明进行鞘内注射以获得量效曲线及半效剂量(ED50),鞘内联合应用不同比例的ED50剂量获得联合用药时药物各自的半效剂量以分析两药的相互作用。结果①据公式得出鞘内注射50-150μg的奈福泮的ED50值为82.64μg,95%可信区间为80.4-97.4μg;鞘内注射剂量1-10μg的新斯的明的ED50值为8.36μg,95%可信区间为6.68-10.70μg;鞘内合用1/2,1/4,1/8,1/16 ED50的奈福泮和新斯的明各自的ED50值分别为:奈福泮10.93μg,95%可信区间6.83-17.49μg;新斯的明1.05μg,95%可信区间为0.66-1.68μg。②奈福泮和新斯的明单独应用及联合应用对切口疼痛大鼠均产生剂量依赖型的镇痛作用。③据Tallarida等提出的Isobologram作图方法分析得出新斯的明和奈福泮的相互作用是协同的。结论①奈福泮50-150μg、新斯的明5-15μg鞘内应用均可产生剂量依赖性的镇痛作用。②奈福泮和新斯的明的镇痛作用存在协同作用。
- 郭云翮李祥薄五海王艳红
- 关键词:序贯法鞘内注射切口疼痛
-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PTEN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PTE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52例TCC标本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TCC组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71.2%,而10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PTEN表达均为阳性。PTEN表达与膀胱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密切相关。结论PTEN的异常表达在T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该指标的检测有助于预后判断。
- 薄五海
- 关键词:膀胱肿瘤PTEN免疫组化
- 抑癌基因PTEN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06年
- 薄五海
- 关键词:抑癌基因PTEN前列腺癌免疫组织化学法PTEN蛋白病理分级
- 鞘内注射奈福泮或/和新斯的明对切口疼痛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
- 2010年
- 目的采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观察鞘内联合应用盐酸奈福泮和新斯的明的痛行为及对脊髓c—fo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大鼠切口疼痛模型上结合鞘内置管技术,采用累积疼痛评分法评定大鼠疼痛行为;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奈福泮、新斯的明及联合应用时对脊髓背角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与F组相比,手术组大鼠累积疼痛评分均明显升高(P〈0.01);与s组相比,D,组、D:组及c,组均明显降低累积疼痛评分(P〈0.01);各组用药无统计学差异。奈福泮与新斯的明ED。。量单独使用时均明显抑制12-fos蛋白的表达,而1/2ED30两药的合用,抑制程度更大。它们的作用主要产生在脊髓Ⅰ~Ⅱ层、V~Ⅵ层,以Ⅰ~Ⅱ层分布最多。结论鞘内注射盐酸奈福泮和新斯的明的抗伤害作用与抑制c—fos蛋白的表达有关,在脊髓水平上,盐酸奈福泮与新斯的明对c—fos的抑制作用存在协同效应。
- 郭云翮李祥薄五海王艳红
- 关键词:鞘内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