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志刚

作品数:17 被引量:50H指数:4
供职机构:辽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华夷
  • 4篇华夷观
  • 3篇清代
  • 3篇清代前期
  • 3篇总理
  • 2篇农业
  • 2篇颇罗鼐
  • 2篇情报
  • 2篇中原王朝
  • 2篇族群
  • 2篇族群记忆
  • 2篇明代
  • 2篇军事关系
  • 2篇华夷观念
  • 2篇记忆
  • 1篇大中国
  • 1篇地缘
  • 1篇地缘政治
  • 1篇有道
  • 1篇幼童

机构

  • 17篇辽宁社会科学...
  • 2篇徐州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7篇陈志刚
  • 2篇侯竹青
  • 1篇展龙

传媒

  • 3篇社会科学辑刊
  • 2篇东北师大学报...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东岳论丛
  • 2篇求索
  • 2篇学术研究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史学集刊
  • 1篇高等学校文科...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有限怀柔与谨慎合作:明代封贡防卫合作的思维与实践被引量:5
2011年
基于军力的局限,明朝君臣的封贡防卫合作思维一直以明王朝的现实利益特别是王朝军事安全为核心,奉行一种务实性的军事外交政策,其要点在于有限怀柔与谨慎合作。在这种根本的政策思维之下,所谓和平外交、存祀主义、中立主义、干涉主义各种具体的外交政策与策略,皆各得其所、各尽其用,颇有可采,这在明朝有限的封贡防卫合作实践中体现得非常明显。虽然自嘉靖中后期始,特别是万历中期以后,明朝在东南亚海域的外缘封贡防卫体系逐渐被破坏殆尽,以陆上毗邻属国、属部为核心开展的封贡防卫合作也愈加窒碍难行,明朝封贡防卫体系的圈层性收缩与封贡多元诉求的退行性选择日益明显,但仍不脱维护本土安全之要旨,亦可谓世异时移,攻守之势相异,因此不能以汉唐盛时之事苛求于明人。
陈志刚
明朝在朝鲜之役前后的军事情报活动论析被引量:2
2011年
朝鲜之役是明朝君臣在前期情报工作不力、军事准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且仓促展开的一场国际战争,福建巡抚赵参鲁因早期情报工作处置失当,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朝鲜之役爆发以后,明朝君臣出于稳定东北亚封贡防卫格局的战略考虑,暂时搁置了对战前朝日关系的查勘,入朝抗倭。在长达七年的和战过程中,明军的情报来源显然是多元化的:对于福建巡抚许孚远在任期间所派遣赴日的两批情报人员的间谍活动、反间活动,应该结合情报科学的原理加以具体的辩证分析,不宜过度拔高;在朝明军从多种渠道获取情报的努力总体上值得肯定,功不可没,但亦留下了若干沉痛的历史记忆,平壤之役、尉山之役明军先胜后败皆与明军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中,无法完全贯彻情报互证的原则有关。值得注意的是,朝鲜之役结束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日本以及朝鲜、琉球都曾成为明军海外情报侦控的重要对象。明朝情报工作的这种持续性、广泛性与着力点,既肇源于明朝君臣强烈的忧患意识,更是明朝军力、财力长期积弱不振、其封贡防卫体系基于地缘军事关系的变动趋于圈层性收缩的外在表征。
陈志刚
关键词:情报活动
华夷观在华夷族群封贡体系中的地位
2016年
华夷观在秦汉至明清时期两千余年问.既有基于中原华夏族群与周边夷狄族群的地缘军事关系相对固化的一面,随着历代中原王朝历史书写中的层累记忆趋于螺旋式的强化。同时在每个朝代的具体决策又都根据前朝的经验教训进行了诸多调整和尝试,使得华夷观念在具体的王朝政治实践中富于阶段性的变动。华夷观是一种基于地缘军事关系的客观历史存在,并与传统封贡体系的动态发展、演变相对应。但华夷观体现的是一种华夷族群之间相互的关系和认知。虽然我们的大量历史文献是以中原王朝为中心来记述的,存在以华夏族群为本位的色彩。
陈志刚
关键词:华夷观念族群军事关系政治实践
清代前期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总理藏政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总理藏政的政治基础是非常薄弱的,为此集中事权、加强藏王的集权统治成为他在初政以后施政的主要目标,但这种集权过程单纯以威权和暴力为后盾来进行,严重触犯了藏人特别是很多藏内上层僧俗贵族的利益,也没有得到清朝中央政府的同意或认可,最终导致其统治内外交困和噶厦政府权力体制的分崩离析,卒至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爆发,藏王身败名裂,藏王制被废除。但同时应该看到,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之所以发生,显然不能否定它是藏王与藏内僧俗势力以及驻藏大臣之间异常激烈复杂的矛盾斗争的产物,因此,对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事件与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本人的论定不宜过于简单和仓促。
陈志刚
关键词:驻藏大臣政教关系
再说江南农业生产的内卷型商业化与边缘化——以明中后期政府的农政管理体制为中心被引量:1
2012年
明中后期江南农业生产是一种基于定额税课的压力而展开的内卷型商业化生产,在明代经济总量增长总体停滞、国课日增的情况下,无论稻、麦、棉、桑兼营,还是佣工而作,大多数终岁勤苦劳作的江南农户仅能维系家人的温饱,社会财富增长幅度极为有限。而作为政府农政管理体制的各级管理者,上至皇帝、阁臣、户部官吏,下至各省抚、按以及所属府州县的长吏,限于祖宗成法、部门职责划分、吏部考成定例、边政态势等诸多因素的合力挤压,皆无力也无意改变江南农业生产在政府决策中的边缘化状态,士人群体的建白更无力改变这种境况,筹措粮饷重于纾困活民作为明政府的一个痛苦抉择一经作出,就被赋予了强大的政策压力和考成压力,即便隆庆、万历时期的种种农政改革包括清丈土地、行一条鞭法、停止带征、以银代粮等等,实际上也仅仅是对实施环节若干细则的微调而已。而农政管理在政府决策体制中的长期边缘化,才是明中后期江南农业生产在内卷型商业化中反复挣扎、终归于衰败的根本原因。
陈志刚
关键词:边缘化
清代前期颇罗鼐总理藏政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颇罗鼐总理藏政的实质是藏王制,这在当时西藏地方政府的职官设置、权力体系以及日常行政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体现。颇罗鼐统治时期的藏王制运作是很成功的,颇罗鼐藉此建立了稳固的政治统治,并在军事、宗教、经济、对外交往等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政绩。颇罗鼐的藏王统治是高度极权的,但这并非是对西藏早已形成的与中国的领土主权隶属关系的否定,相反许多有力的事实充分证明藏王制只是清朝前期治藏的一种地方政府管理体制,颇罗鼐的藏王统治的成功运作也为清朝逐步加强对西藏的直接影响与控制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政治环境。
陈志刚
关键词:清代前期颇罗鼐
从“重农减征”到竭农重征——对明代农业政策运行的系统性反思被引量:3
2009年
明代是一个典型的以小农经济立国的朝代,在其统治前期,明政府确实高度重视农业政策的各种配套措施,这是明初国内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迅速恢复的关键所在。但同期素称繁华富庶的江南农业区在重赋之下迅速走向衰败,两相比较之下,折射出学界长期称道的"重农减征"政策,不过是明政府征派税课、稳定国家财源的重要手段。这种经济管理思想为明代中后期对农业实行种种重赋加派、苛征埋下了伏笔。嘉隆万时期的诸多改革没能阻止统治者的竭农重征,但累年带征、不断加派的最终结果却不仅造成农业经济鱼烂不堪、政府财政枯竭,更未能阻止明王朝在四面刀戈铁马中加速灭亡的脚步。
陈志刚
军中幼童:对太平军战争史的另一种解读被引量:1
2008年
军中幼童在太平军中始终存在。在太平天国运动前期,主要为太平军将士的随军子女,强制参军的现象极少,奠都南京后始有相当一批儿童被归入军中,这既出于培养后续兵力的考虑,也与太平天国婚姻政策的失误分不开;但军中幼童所占比重极小,且主要负责侍从、后勤、杂役事务,鲜有作战行动,总体上对军民关系影响不大。至太平天国后期,军中幼童数量激增,原因很多,但主要是太平天国军事处境恶化不得不将幼童作为主要依靠力量。但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太平天国造就了一批勇猛的将士,另一方面也严重地影响了军民关系,成为后期太平军失去对广大城乡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军中幼童现象的存在与变化,已经成为太平天国运动盛衰成败的又一个晴雨表。
侯竹青陈志刚
关键词:太平军幼童兵源
关于封贡体系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被引量:10
2010年
封贡体系的概念命名、指导理论与维系动力机制是封贡体系理论研究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看似毫不相关,实则密不可分;看似无足轻重,实则内在地左右着封贡体系的研究趋向。而国内外学界相关的认识、理解恰恰混乱不清。基于封贡体系的实际组成、运作情形、规律,重新强调封贡概念,确认华夷观在封贡体系理论框架中的基础性地位,凸显中原王朝封贡政策复杂变幻背后的维护以陆基国土安全为核心的诸种王朝现实利益的政策根本,有利于封贡体系理论研究的绳偏纠谬和深入发展。
陈志刚
关键词:华夷观
论中原王朝封贡体系的军事防御性——以地缘政治、军事关系为中心的探讨被引量:2
2011年
历代中原王朝封贡体系皆具有军事安全上的意义,其军事功能首重防御,尤以陆基性国土防御为主,不提倡建立广泛的军事联盟体系和对外领土扩张。从地缘政治关系看,中原王朝封贡体系内部情形非常复杂多变,中原王朝与周边属国、属部难以建立长期稳固、相互信任的安全体系与机制。从地缘军事关系看,一是中原王朝政权没有强迫周边属国、属部从征或邀结为外援的传统,征调外援在中原王朝的军事思维、军队序列中始终不占重要地位;二是中原王朝的军事行动与政策严重受制于其战时后勤的供给能力,加之周边地区特殊的气候、地理、人情、风俗诸因素对其军事行动的巨大阻滞效应,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原王朝统治者在大多数时期更愿意以王道待四夷,彼此相安。
陈志刚
关键词:地缘政治中原王朝防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