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天野
- 作品数:12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分子影像探针^(18)F-FES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4年
- 分子影像探针16α-18F-17β-雌二醇(18F-FES)能靶向肿瘤的雌激素受体(ER),通过PET/CT反映乳腺癌原发灶及转移灶ER表达水平和生物学活性,可用于筛选合适的内分泌治疗患者,并早期预测疗效。18F-FES联合18F-脱氧葡萄糖(18F-FDG)显像有助于包括乳腺和子宫肿瘤在内的原发和转移灶的定性、制订正确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此外,18F-FES也被作为报告探针用于监测基因和细胞治疗的疗效而显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18F-FES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何思敏曹天野章英剑
- 关键词:PET/CT雌激素受体内分泌治疗
- 一步法合成表面功能化的高品质水溶性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晶
- 上转换发光是指吸收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低能光子而辐射一个高能光子的非线性发光现象,通常是指近红外光转换成可见光的过程。当基质中掺杂稀土离子yb3+和Er3+(或者Tm3+)后,在980纳米激光激发后可以观察到明亮的上转换发光...
- 曹天野杨杨周晶李富友
- 关键词:稀土纳米材料一步法表面功能化上转换发光淋巴成像
- 一种用于SPECT显像的<Sup>99m</Sup>Tc标记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核医学及相关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SPECT显像的核素<Sup>99m</Sup>Tc标记石墨烯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尤其是一种<Sup>99m</Sup>Tc直接标记超小尺寸的医用高分子功能化石墨烯(m...
- 王明伟周晓宝曹天野章英剑
- 文献传递
- 水溶性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用于小动物活体成像的研究
- 根据已有的研究,我们认为发展新型生物相容性的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使其可在活体内随血液到达全身,以实现靶向肿瘤的上转换发光成像,并用于上转换发光成像指导手术治疗。已经成为生物成像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用于肿瘤靶向成像...
- 曹天野
- 关键词:稀土纳米材料上转换发光生物成像生物相容性
- 纳米氧化石墨烯衍生物的制备、体内性质与小动物SPECT/CT显像研究
- 目的:纳米氧化石墨烯(NGO)是一种新的平面型纳米材料,表面含有大量的活性化学基团,具有生物相容性高和容易功能化的特点,已经成为分子影像、纳米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对象.本文旨在制备具有良好的体内性质和较低肝吸收的NGO衍生...
- 王明伟曹天野许晓平李永军章英剑
- 文献传递
- 乳腺癌淋巴微转移模型的建立及皮内与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糖的诊断效果
- 2018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小鼠区域性局部皮内和静脉注射^(18)F-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后瘤周淋巴结PET/CT成像的差异,评估^(18)F-FDG在肿瘤淋巴结微转移中的成像效果。方法:构建4T1原位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模型,区域性局部皮内和次日静脉注射^(18)F-FDG,进行小动物PET/CT显像,对淋巴结摄取^(18)F-FDG较高者隔日再行瘤周局部皮内注射锝硫胶体(technetium sulfur colloid,99mTc-SC)后行小动物SPECT/CT成像。显像完成后,取淋巴结组织进行H-E染色,以及上皮细胞角蛋白5/6(cytokeratin 5/6,CK5/6)和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cose transporter-1,Glu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局部皮内注射时,有微转移的小鼠瘤周淋巴结摄取^(18)F-FDG异常增高,ID%/g值为19.2±2.0(n=2),显著高于对照(自身对照时对侧淋巴结;ID%/g值为6.8±0.4)和无转移小鼠(ID%/g值为7.2±0.4)相同位置淋巴结(P<0.001)。静脉注射时,未发现任何小鼠淋巴结摄取异常增高(ID%/g值为2.5±0.5;P=0.870)。局部皮内注射99mTc-SC时,可观测到多个腋淋巴结,其中1个瘤周淋巴结与^(18)F-FDG高摄取淋巴结位置相吻合。H-E染色和CK5/6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证实,^(18)F-FDG高摄取的淋巴结为发生微转移的淋巴结。结论:区域性局部皮内注射^(18)F-FDG能定性前哨淋巴结,比静脉注射法早期发现肿瘤微转移淋巴结。
- 李永霞李永霞孙玉云何思敏罗建民何思敏曹天野罗建民章英剑
-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皮内注射静脉注射
- ^99mTc-硫胶体不同注射体积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中的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99m)Tc-硫胶体(sulfur colloid,SC)用于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活检术的最适注射体积。方法:选择原发性乳腺癌(T_(1~2)N_0M_0)、乳房为中小型-致密型患者150例,按^(99m)Tc-SC注射体积不同分为0.5、1、1.5 mL 3组(每组n=50),术前1 d瘤周深部两点法注射(37 MBq/点),2 h后SPECT显像。比较3组患者腋窝SLN(axillary SLN,ASLN)及内乳SLN(internal mammary SLN,IM-SLN)显像检出率。结果:各组总检出率、ASLN检出率和IM-SLN检出率分别为:96%(48/50)、94%(47/50)、74%(37/50),90%(45/50)、82%(41/50)、68%(34/50),52%(26/50)、32%(16/50)、18%(19/50)。总SLN和ASLN检出率在0.5 mL与1 mL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0.5 mL与1.5 mL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1和0.004);IM-SLN检出率在0.5 mL组与其他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注射疼痛评分分别为3.34±1.02、4.58±1.31和5.06±1.42,疼痛持续时间分别为(3.82±1.64)、(6.00±4.48)和(6.58±4.77)min。0.5 mL组疼痛评分、持续时间显著弱于其他两组(P<0.001)。结论:在中小型-致密型乳房患者中,示踪剂注射体积仅为0.5 mL/点即能获得较好的SLN检出率,且对定位IM-SLN有一定优势;同时小体积注射伴随较少的疼痛感,改善了患者舒适度。
- 陆晓聆袁慧瑜曹天野李永霞马光卢麟俊潘禾戎杨忠毅程竞仪章英剑
-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显像疼痛
- 表面功能基团可调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功能基团可调的两亲性稀土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点是水热反应体系中含有两种表面活性剂,一种表面活性剂为长烷基链羧酸,具体为油酸或亚油酸,另一种表面活性剂是可溶于水的双功能配体,...
- 李富友曹天野杨杨周晶
- 具有协同表面配体的水溶性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用于活体淋巴结显像被引量:7
- 2012年
- 通过水热法,以油酸和两亲性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协同表面配体,一步水热合成水溶性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NaYF4:20%Yb 1%Tm)。稀土纳米粒径尺寸平均为16 nm,在水溶液中稳定单分散,具有较强上转换发光。具有较低的细胞毒性,可用于上转换发光细胞成像。并进一步用于活体淋巴结显像,表现出高的信噪比。
- 高渊曹天野李富友
- 关键词:稀土纳米材料上转换发光水热合成水溶性淋巴显像
- 一种基于纳米氧化石墨烯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放射诊断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氧化石墨烯的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尤其是一种直接由钆离子(Gd<Sup>3+</Sup>)与支链型聚乙二醇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pGO)制成的磁共振成像MRI造...
- 王明伟周晓宝曹天野章英剑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