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丽

作品数:29 被引量:22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降水
  • 3篇水汽
  • 3篇水汽输送
  • 3篇气候
  • 3篇热带
  • 3篇温度
  • 3篇夏季
  • 3篇相空间
  • 3篇聚类
  • 3篇环流
  • 3篇极端温度
  • 3篇春季
  • 3篇春季降水
  • 2篇低频振荡
  • 2篇有效性
  • 2篇雨型
  • 2篇振荡
  • 2篇数值天气预报
  • 2篇水汽输送特征
  • 2篇强降水

机构

  • 19篇中国气象局
  • 15篇中国科学院大...
  • 10篇中国气象局国...
  • 8篇兰州大学
  • 5篇成都信息工程...
  • 3篇中国气象科学...
  • 2篇广东省气象局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广州市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气象局成...

作者

  • 29篇高丽
  • 10篇任宏利
  • 8篇张培群
  • 7篇李维京
  • 7篇陈静
  • 6篇李建平
  • 4篇邓国
  • 4篇李晓莉
  • 3篇李红祺
  • 2篇李应林
  • 2篇彭飞
  • 2篇蔡宏珂
  • 2篇陈权亮
  • 1篇乔林
  • 1篇李莉
  • 1篇丑纪范
  • 1篇胡江凯
  • 1篇毛晓亮
  • 1篇张镭
  • 1篇许小峰

传媒

  • 7篇气象学报
  • 4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高原气象
  • 2篇中国科协20...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气象科学
  • 1篇气象
  • 1篇大气科学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科技成果管理...
  • 1篇大气科学学报
  • 1篇2011年全...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7
  • 4篇2006
  • 4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扰动位能理论及其应用——扰动位能的概念、表达及其时空结构被引量:16
2006年
针对局地环流能量转换问题,该工作系列讨论扰动位能理论及其应用。此文是第一篇,提出了扰动位能的新概念,将其分解为大气扰动位能(简称扰动位能)和表面扰动位能两个部分,给出了扰动位能各阶矩项的数学表达形式,结合资料指出二阶以上的扰动位能高阶矩项相对于其一阶矩项和二阶矩项来说是小量,可忽略,并指出扰动位能二阶矩项的全球平均恰好等于传统的有效位能,但两者在物理意义上明显不同。结合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扰动位能的时空结构以及与大气动能之间的联系。扰动位能一阶矩项在热带地区为正、高纬度地区为负;二阶矩项在热带和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大值,在副热带及中纬度地区出现极小值,即在南北方向上呈现三峰二谷的特征;在局地上,由于一阶矩项在数值上较二阶矩项绝对占优,因此,扰动位能的分布与其一阶矩项的情形相似。在垂直方向上,扰动位能主要集中在对流层下层,其数值随高度的增加而迅速减少,在50 hPa以上均可以忽略不计。扰动位能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在高纬度地区在冬半球比夏半球大很多;南、北半球平均的扰动位能一阶矩项季节变化的幅度约是相应二阶矩项的二十倍。随着季节变化扰动位能定常波的槽脊在北半球有显著的东西方向移动,而在南半球则只表现为振幅上的增减。分析表明,从区域或局地尺度上大气动能的季节变化与扰动位能一阶矩项的关系密切,二者呈显著反向变化关系,而与二阶矩项的关系不确定;但在全球或半球尺度上,大气动能与扰动位能二阶矩项的比率随季节基本保持不变,约是20%。此外,对大气总动能时空结构的分析也得到了与前人不同的新结果。关于利用此文提出的概念和理论对局地环流能量收支的分析、表面扰动位能的作用以及它们在大气环流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将在以后的文章
李建平高丽
全球/区域集合预报关键技术研发与业务应用
2023年
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状况和预报水平是当今世界用来衡量气象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是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不可替代的技术手段之一。一直以来,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数值预报准确率的世界难题,估计数值模式预报不确定性是世界各国数值预报业务焦点问题之一。为解决我国集合预报技术长期受限于欧美、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和集合预报系统等问题,中国气象局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中心研究团队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公益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项目支持下,针对中国气象局(CMA)全球及区域模式初值误差和模式误差特点,自主创新发展了集合预报关键技术,突破初值扰动技术、模式扰动技术和集合预报应用技术瓶颈,建成了自主可控的全球0~15d中期、中国区域0~3d短期、北京冬奥0~36 h对流尺度集合预报系统,实现天气预报服务保障的全覆盖,促进我国数值预报业务取得显著进步,总体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陈静李晓莉邓国高丽李红祺
关键词:数值天气预报预报准确率自主核心技术
青藏高原气温与印度洋海温遥相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2
2006年
利用1960—2000年青藏高原54个常规气象观测站的年平均地面气温资料,考察了高原气温的空间分布和气候变异特征;利用同期印度洋海温资料和奇异值分解方法,着重研究了青藏高原气温与印度洋海温之间的遥相关关系,并初步探讨了物理机制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青藏高原气温中部低,四周高,41年来呈逐步上升趋势,振幅不断加大;高原气温与印度洋海温之间存在显著的主要遥相关模态,这与印度洋海温异常激发遥相关波列影响到高原气温有关。
张平高丽毛晓亮
关键词:印度洋海温
基于T213集合预报的中国极端温度预报方法研究被引量:11
2015年
基于中国T213集合预报系统资料,根据Anderson-Darling检验原理,研究基于集合预报与模式历史预报累积概率密度(简称模式气候)分布函数连续差异特征的极端温度天气预报方法,建立极端温度天气预报指数(Extreme Temperature Forecast Index,简称EFI)的数学模型。利用S指数评分方法确定发布极端温度预警信号的阈值,得出:1月的发布极端高温的预警信号的阈值为0.7或0.8,发布极端低温的预警信号的阈值为-0.7或-0.8。基于EFI指数以及该阈值,对2013年1月中国极端温度天气进行预报试验,得出:极端天气预报指数对极端温度天气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可提前3~7 d发出极端温度预警信号,随着预报时效的延长,预报技巧逐渐降低。
吴剑坤高丽乔林陈静
关键词:极端高温
全球/区域集合预报关键技术研发与业务应用
陈静李晓莉邓国高丽李红祺
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状况和预报水平是当今世界用来衡量气象现代化水平和国际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是服务国家防灾减灾不可替代的技术手段之一。一直以来,数值预报的不确定性是影响数值预报准确率的世界难题,估计数值模式预报不确定性是世界...
关键词:
关键词:数值天气预报
局地大气能量有效性中的表面扰动位能特征被引量:7
2011年
在局地扰动位能理论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与实际地形有关的表面扰动位能部分,理论推导了数学表达式,表明地形和表面热状况是其决定因素。利用再分析资料考察了其气候学和气候变率特征。研究表明,表面扰动位能具有独特的热动力学意义,它的量值与地球表面高大地形密切联系,而其季节变动特点则与表面热状况的季节变化息息相关。高纬度极地地形区域为明显的全年基本不变的负扰动位能分布区,低纬度热带区域则呈现季节变动非常小的正扰动位能分布。表面扰动位能的季节变动和年际变率的极值区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的高大地形区域,夏季达到正的极大值,而冬季则转变成负值区。这一特征在青藏高原区最为典型,其表面扰动位能在时域和频域上均表现出明显的年代际特征,年际变率以2—4a周期为主。
高丽李建平
关键词:大气能量热源地形
西北东部春季降水异常及其水汽输送特征
西北东部地区处于黄河中上游,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沙漠化趋势明显,区域内沙漠是直接影响东部地区的重要沙尘源区.因此,该地区降水的异常变化不仅直接影响该地区,而且对我国东部地区日益突出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问题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
张培群高丽李维京
关键词:春季降水水汽输送低频振荡生态环境
文献传递
西北区东部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输送的低频振荡特征被引量:28
2006年
使用1962-2002年逐日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考察了西北地区东部春季降水及其水汽输送的低频振荡特征。通过定义并计算相对比例系数prpt,并结合统计检验,证实了春季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长江下游地区30~60天周期的相对重要性和显著性。2002年个例分析表明,以银川站为代表的西北地区东部春季降水和水汽通量散度具有显著的20~60天振荡周期,并且在4,5月份季节转换时期显著增强;在降水处于正位相时,低频水汽主要来自东面海上的向西输送和南海北部沿高原东侧的向北输送,低频波表现为明显的向东传播。多年资料分析表明,多雨年季节内振荡较强、反之较弱;主要周期尺度有所不同,低频降水与水汽输送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年代际变化特征突出,表现在从20世纪70-80年代初季节内振荡特征不明显,低频降水与水汽输送之间的一致性相对较差,显示出气候异常对低频振荡的影响。
任宏利张培群李维京高丽
关键词:春季降水水汽输送低频振荡
兰州东部地区冬季风场温度场模拟被引量:8
2002年
采用地形追随坐标系下具有 1.5阶精度的三维准静力模式 ,模拟兰州东部地区的风场和温度场 .模式以地转风资料和系留资料为初始输入 ,根据简化的湍流能量闭合方案进行参数化处理 ,运用地表能量平衡方程预报地表温度 ,考虑了地形影响和人工热源作用 .模拟结果与实际观测资料进行对比 ,位温廓线和风速廓线与实际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模拟的地面流场和垂直温度场基本反映出本地区冬季的流场及温度场特征 .模式技巧的统计检验表明该模式的模拟效果较好 .
高丽张镭
关键词:风场模拟温度场模拟风速廓线
中国夏季大尺度低频雨型及其转换模被引量:9
2005年
使用40年逐日降水资料和相空间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识别出中国夏季降水的7个大尺度低频雨型,它们对应相空间中概率密度分布的局部极大值区域,具有持续和转换特点,反映了低频降水的传播和跃变特征.分析表明,低频雨型在季节内分布一般与夏季风雨带相对应,雨型之间存在优势转换关系,可归纳为4个雨型转换模,它们是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年际和季节内变化的主要信号分量.环流场分析显示,西太平洋副高、中高纬阻塞、低纬环流异常以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波列结构与低频雨型的出现和转换有着密切联系,而副高和阻塞形势的异常演变、东亚波列的分布和变动、急流位置和形态的季节内变化,有可能是雨型转换模形成的主要环流因素.
任宏利张培群丑纪范李维京高丽
关键词:夏季降水相空间聚类分析方法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