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方建

作品数:3 被引量:17H指数:1
供职机构:四川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淀粉酶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淀粉酶
  • 1篇血脂
  • 1篇血脂肪酶
  • 1篇胰蛋白酶原
  • 1篇胰腺
  • 1篇胰腺炎
  • 1篇乙醇
  • 1篇隐血
  • 1篇隐血试验
  • 1篇脂肪
  • 1篇致死
  • 1篇致死量
  • 1篇尿淀粉酶
  • 1篇尿量
  • 1篇尿胰蛋白酶原
  • 1篇匹拉米洞法
  • 1篇维生素
  • 1篇维生素C

机构

  • 2篇川北医学院
  • 1篇川北医学院附...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王方建
  • 2篇贺巧
  • 2篇刘畅
  • 1篇梁骑
  • 1篇唐中
  • 1篇王静
  • 1篇吴昊
  • 1篇邢艳
  • 1篇代学婷
  • 1篇李君安
  • 1篇李雨珊
  • 1篇张团笑
  • 1篇李顺君
  • 1篇左玥
  • 1篇王环

传媒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维生素C对3种粪便隐血试验检测方法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维生素C(VitC)对3种粪便隐血试验(FOBT)检测方法的影响。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用联苯胺法、匹拉米洞法和胶体金法检测含有不同浓度VitC的粪便隐血阴性、阳性标本。结果体外试验显示,当VitC浓度分别为5、75、100、125、250mg/ml时,对3种方法检测FOBT阴性标本均不造成假阳性结果。VitC浓度为5、125、250mg/ml时,分别对联苯胺法、匹拉米洞法检测血红蛋白含量0.2—10、50~75、125mg/ml的阳性标本造成假阴性影响,且含血红蛋白量越多,VitC越不容易造成假阴性的影响;而对胶体金法无影响。结论体外实验显示不同浓度VitC,对联苯胺法、匹拉米洞法检测粪便隐血阴性标本不产生假阳性影响,对阳性标本会造成假阴性影响;对胶体金法无影响。
梁骑贺巧刘畅王环王方建李君安吴昊唐中
关键词:维生素C联苯胺法匹拉米洞法胶体金法粪便隐血试验
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尿淀粉酶、尿胰蛋白酶原-Ⅱ检测在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探讨临床实验室检测尿胰蛋白酶原-Ⅱ(U-Try-Ⅱ)、血清淀粉酶(AMY)、血脂肪酶(LIPA)、尿淀粉酶(UAMY)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100例急腹症患者进行U-Try-Ⅱ、AMY、LIPA、UAMY联合检测,比较其对急性胰腺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对四种方法的优缺点作出分析评价。结果 AP患者U-TryII、AMY、LIPA及UAMY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非AP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Try-II诊断AP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明显高于AMY、LIPA及UAMY。结论 U-Try-Ⅱ尿胰蛋白酶原-Ⅱ可作为AP的早期检测筛查指标,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其他三种方法。
李顺君左玥王方建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血脂肪酶尿淀粉酶
乙醇对家兔抗利尿激素分泌的影响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乙醇对家兔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和尿量的影响。方法将20只雄性家兔随机分为乙醇组和生理盐水组,经耳缘静脉注射50%乙醇(1.0 ml.kg-1)和等量的生理盐水,每隔20 min注射1次,直至家兔死亡。经心脏采取第1次给药20 min后两组家兔的血清,ELISA法测定ADH的含量;记录随乙醇累积浓度增加时的尿量变化,并计算静脉注射乙醇对家兔的致死剂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乙醇1.0 ml.kg-1可明显减少血清ADH含量并增加尿量(P<0.05);当乙醇累积浓度为3.0 ml.kg-1时尿量明显减少甚至无尿(P<0.05);经静脉注射乙醇对家兔的致死剂量为(8.77±1.02)ml.kg-1。结论乙醇浓度为1.0 ml.kg-1时可抑制家兔ADH的分泌,使尿量增加;但随乙醇累积浓度增加后尿量减少甚至无尿。
贺巧王静刘畅李雨珊代学婷王方建张团笑邢艳
关键词:抗利尿激素乙醇致死量尿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