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开
- 作品数:9 被引量:24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市胸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胸腺脂肪纤维腺瘤临床病理学观察
- 2023年
- 目的探讨胸腺脂肪纤维腺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观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2年3月至2021年3月收集的5例胸腺脂肪纤维腺瘤的临床信息、影像学检查结果、组织形态学特点和免疫表型并进行随访。结果5例患者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范围19~62岁,中位年龄48岁,患者均未见重症肌无力及单纯红细胞发育不全,影像学诊断胸腺瘤或畸胎瘤;大体检查为与周围组织界限清楚的灰黄、灰白色肿物,切面质韧,部分区域可见纤维性薄层包膜,组织学特征为宽带状和实性片状纤维组织穿插在脂肪组织中,纤维组织内见胸腺上皮细胞呈条索状和巢团状分布,细胞呈多角形或卵圆形,胞质中等,略嗜酸性或透亮;免疫组织化学显示上皮细胞表达广谱细胞角蛋白、细胞角蛋白19、Cathepsin V、p63;5例平均随访4.6年,均未见复发。结论胸腺脂肪纤维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胸腺良性肿瘤,男女性均可发生,应正确认识该肿瘤避免误诊。
- 马登云滕昊骅赵继开
- 关键词:细胞角蛋白19纤维腺瘤胸腺瘤纤维组织
- 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技术在胸腺肿瘤PD-L1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0年
- PD-1/PD-L1通路已经在多种肿瘤中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如黑色素瘤、结肠癌、肺癌、乳腺癌等,并且PD-1/PD-L1表达可能与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或不良预后相关[1-3]。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胸腺瘤PD-1/PD-L1的研究较少,但均表明PD-L1表达与胸腺肿瘤(包括胸腺瘤和胸腺癌)的组织学类型、Masaoka分期以及疗效相关,并且能够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4-7]。
- 邢杰赵继开丁闻洁韩昱晨
- 关键词:胸腺肿瘤胸腺瘤胸腺癌组织学类型恶性程度
- 弹力纤维染色与双重免疫组化染色在肺腺癌胸膜侵犯判断的应用及体会被引量:10
- 2020年
-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20%,主要死亡原因是复发和转移。根据NCCN指南TNM分期标准,即使肿瘤直径≤3 cm,只要侵犯脏层胸膜,应归为T2期,而非T1期。因此对肺癌患者进行准确临床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正确判断肿瘤是否侵犯脏层胸膜尤为重要[1-2]。本科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采用维多利亚蓝弹力纤维染色结合免疫组化双重染色,能清楚地显示肺癌组织弹力纤维与肿瘤细胞间的关系,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胸膜侵犯。
- 丁闻洁赵继开吴佳君韩昱晨
- 关键词:肺肿瘤腺癌胸膜弹力纤维染色
- 肺绒毛膜癌免疫组化诊断线索及陷阱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肺绒毛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特征,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肺绒毛膜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及相关免疫组化表型。结果20例肺绒毛膜癌单核滋养层细胞免疫组化标志物:GATA3(6/6,100%)、p63(4/4,100%)、p40(11/13,84.6%)(+);CK-pan(20/20,100%)、HCG(20/20,100%)、CK7(9/9,100%)、CD10(1/1,100%)单核滋养层细胞和合体滋养层细胞均呈弥漫强(+);CK5/6(1/5,20.0%)、SALL-4(1/13,7.7%)、CEA(1/4,25%)、PLAP(2/4,50%)、vimentin(1/6,16.7%)弱(+);TTF-1(0/15)、NapsinA(0/5)、CD30(0/7)、OCT-4(0/6)、CD56(0/5)、AFP(0/3)均为(-)。结论肺绒毛膜癌易误诊为鳞状细胞癌或巨细胞癌,特别是在活检标本中,诊断需要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及病例的形态学特点,GATA-3、CK7、p63、p40、CK5/6的免疫组化结果可以有较好的提示作用。
- 申发燕赵继开张海萍韩昱晨
- 关键词:绒毛膜癌免疫组化P63P40GATA-3
- 肺腺癌7371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蛋白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Ventana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ALK)融合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2013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肺腺癌病例7371例,利用Ventana抗ALK(D5F3)试剂盒在BenchMark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平台上行ALK融合蛋白检测,并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7371例肺腺癌标本中ALK融合蛋白阳性446例(6.05%)。活检小标本阳性率高于手术标本[9.02%(153/1696)比5.16%(293/5675),P<0.01]。患者年龄、标本类型、吸烟史与ALK融合蛋白检测结果显著相关。各年龄组的ALK融合蛋白阳性率随患者年龄减小而依次增高,其中<30岁年龄组ALK融合蛋白阳性率达45.45%(10/22)。原位腺癌 ALK 融合蛋白阳性率为0(0/92)、微浸润性腺癌0.48%(2/418)、浸润性腺癌5.63%(291/5165)。各组织亚型间ALK融合蛋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浸润性黏液腺癌最高,为18.29%(45/246),实性为主浸润性腺癌次之,为14.26%(88/617)。结论 ALK融合蛋白阳性更常见于年轻的肺腺癌患者,特别是小于30岁的患者;在早期肺腺癌中罕见ALK融合蛋白阳性;浸润性黏液腺癌和实性为主型浸润性腺癌ALK融合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亚型为主的浸润性腺癌。
- 赵瑞英张杰朱蕾邵晋晨张晴滕昊骅秦钢赵兰香叶敏赵继开丁闻洁
- 关键词:腺癌基因融合
- 一例初诊ⅢC期肺上沟瘤肺鳞癌患者的MDT诊治报道
- 2018年
- 本文介绍1例ⅢC期肺上沟瘤肺鳞癌病例的多学科专家组(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诊治过程。患者,女性,初诊68岁,因右肩部疼痛伴右上肢握力下降1个月就诊。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肺上沟瘤。肺穿刺活检病理为低分化肺鳞癌,肿块侵犯临近肋骨、右锁骨下动脉、膈神经,伴右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可疑,初治分期c-T4N3(可疑)M0,ⅢC期可能。第1次MDT讨论后,整体治疗方案拟行诱导治疗后手术切除,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2个周期,右肺上叶肿块大小不变,右锁骨上肿大淋巴结缩小20%,总疗效为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第2次MDT讨论,评估单纯诱导化疗肿瘤缩小不明显,及时改行同步放化疗诱导,同步化疗为依托泊苷联合顺铂方案2个周期;放疗部位右上肺肿块及右锁骨上转移淋巴结,剂量46 Gy/23 F,右肺上叶肿块缩小19%,内部大量坏死、空洞形成,右锁骨上肿大淋巴结缩小至≤1 cm,总疗效为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重分期yc-T4Nx M0,ⅢA期。第3次MDT讨论评估患者为同步放化疗后Nx患者,可从完整切除中显著获益,患者因糖尿病接受电视辅助胸腔镜右上叶肿块楔切合并右前胸L型切口右侧第一肋切除术及纵隔淋巴结采样术,术后分期ys-T4N0M0,ⅢA期。术后行辅助化疗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2个周期。患者初诊至治疗结束共计7.5个月,后每3个月随访1次,未见肿瘤复发。目前,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已>20个月。该诊治过程提示,对于Ⅲ期非小细胞肺癌肺上沟瘤患者,MDT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 王凯旋简红罗清泉蔡旭伟吕长兴虞永峰赵继开江一峰廖美琳陆舜
- 关键词:术前用药法
- 11189例病灶小于2cm肺腺癌冷冻切片诊断回顾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由于原位腺癌(AIS)及微浸润性腺癌(MIA)预后良好,当体积较小(≤2 cm)时外科可采用亚肺叶切除。我们对2015—2017年间最大径≤2 cm的肺腺癌冷冻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冷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分析二者的符合率。方法此次研究共收集11189例小体积肺肿瘤冷冻诊断病例,以浸润程度和对手术影响进行分组,并行统计分析各组冷冻切片诊断与石蜡切片诊断的符合率。结果 AIS符合率为82.81%,MIA符合率为76.42%,浸润性腺癌符合率为88.39%,黏液型腺癌符合率为99.36%,转移性腺癌符合率为99.83%,亚肺叶切除的诊断符合率为88.69%。13.04%的病例冷冻诊断无法对手术方式做出建议。结论浸润性肺腺癌冷冻切片诊断符合率高,小体积早期肺腺癌术中冷冻切片与石蜡切片诊断存在一定不符合率,部分病例无法在冷冻中确诊,需要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加强与胸外科医师的沟通和理解。
- 滕昊骅韩昱晨邵晋晨朱蕾张晴赵继开商占仙张杰
- 关键词:腺癌冷冻切片病理诊断
- 气管原发恶性黑色素瘤一例
- 2017年
- 患者女,56岁.因胸闷、咳嗽伴活动后加重于2015年4月在当地医院就诊,经抗炎止咳治疗后无好转,遂行胸部CT及气管镜检查,发现位于左主支气管腔内灰红色肿块(图1,2),大小约2.5cm×2.0cm×1.5cm,活检后病理提示梭形细胞恶性肿瘤.2015年6月来我院会诊并住院,全身体格检查包括口腔黏膜、四肢皮肤、肛门及外生殖器均未见异常,遂行气管肿瘤切除手术,患者术后行全身PET-CT检查,未发现其他部位异常代谢病灶.
- 赵继开邵晋晨张杰
- 关键词:原发恶性黑色素瘤全身体格检查医院就诊胸部CT气管腔内
- 原发肺腺癌经TKI抑制剂治疗后向小细胞癌转化:2例病例报道
- 赵继开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