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琼
-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云南省心理卫生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病友支持团队对艾滋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病友支持团队对艾滋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心理状况、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艾滋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120例,按照住院号单双号将其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以病友支持团队的形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和病耻感。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病耻感评分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SIS评分为(63.13±11.52)分,低于对照组的(73.01±12.70)分,干预组患者的病耻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CL-90评分为(200.62±20.25)分,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35±3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友支持团队能够有效减少艾滋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的病耻感,提高心理健康状况。
- 李晓琼
- 关键词:艾滋病心理状况病耻感
- 护理督导对艾滋病合并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 自护能力的影响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究护理督导对艾滋病合并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住院部2013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艾滋病合并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与护理督导组(实施护理督导)各5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护理督导组患者治疗依从性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护理后,2组自护能力(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健康知识)评分及总分较干预前均显著提高,且护理督导组自护能力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独立程度、社会关系、环境、精神世界/宗教/信仰)评分均显著提高,且护理督导组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督导在提高艾滋病合并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依从性、自护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 李晓琼寇建琼李丽杨红丽邱伟芬刘姗高婕
- 关键词:艾滋病重性精神病护理督导治疗依从性
- 艾滋病管理平台结合小组论坛在艾滋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HIV可直接侵害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精神障碍[1]。同时患者易受外界歧视,身体、心理双重压力使其更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会严重影响其认知、情感、行为、意志等精神活动,出现对抗治疗,甚至诱发伤人、自杀念头[2]。因合并精神障碍的HIV/AIDS患者患有双重疾病,常规护理很难实现稳定患者病情并缓解其精神障碍的目标[3]。本研究通过观察艾滋病管理平台结合小组论坛在艾滋病合并精神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以期改善患者精神状态。
- 李晓琼寇建琼李丽邱伟芬杨红丽高婕和翠霞
- 关键词:艾滋病管理平台护理心理干预
- 达标理论护理模式对艾滋病合并重性精神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达标理论干预住院艾滋病合并重性精神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艾滋病合并重型精神疾病住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研究组采用达标理论进行用药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护理干预。干预8周后,采用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比较两组的用药依从性;并分析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疾病认知评分、药物治疗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达标理论护理模式、稳定的治疗方案、优异的医护人员协作度、护士有效的沟通及家属的良好支持均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结论:以达标理论为基础的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住院艾滋病合并重性精神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 李晓琼寇建琼李丽杨红丽邱伟芬刘姗高婕
- 关键词:艾滋病重性精神疾病用药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