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德铭

作品数:6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安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义学
  • 2篇语言
  • 2篇语言学
  • 2篇语义
  • 2篇语义学
  • 2篇认知翻译
  • 2篇框架语义
  • 2篇框架语义学
  • 2篇翻译
  • 1篇地方小吃
  • 1篇英译
  • 1篇游戏
  • 1篇游戏观
  • 1篇语言学阐释
  • 1篇语言游戏
  • 1篇语义学视角
  • 1篇哲学
  • 1篇哲学思考
  • 1篇整合观
  • 1篇认知语言学

机构

  • 6篇安顺学院
  • 3篇广东外语外贸...

作者

  • 6篇肖德铭
  • 4篇姜伊铃子
  • 1篇魏在江

传媒

  • 2篇安顺学院学报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海外英语
  • 1篇兴义民族师范...
  • 1篇语言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过程哲学思考
2020年
外语教学是当前打造“双一流”、发展“一带一路”的重要推手。作为外语教学质量的生命线,高校外语教师发展的研究意义不言而喻。过往外语教师发展研究主要聚焦国外教师发展理论的引进介绍、外语教师发展因素剖析和外语教师发展路径探索,虽体现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鲜有哲学层面的思考和论述。本文尝试从过程哲学的“现实发生”“摄入”“感受”“有机整合观”“生成观”等核心概念出发,论述外语专业学科定位、外语教师生成观,并提出外语教师整合发展路径,以期为该课题研究带来借鉴和指导意义。
肖德铭姜伊铃子
关键词:外语教师发展过程哲学
口译教学的认知语言学启示被引量:1
2020年
旧版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和最新修订的《高等学校外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都将口译课归为英语专业核心课程。近年来,口译能力逐渐成为高端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标签。与日渐成熟的笔译教学研究相比,口译教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口译过程的复杂性使得口译教学研究的跨学科探索成为流行趋势。过往认知口译研究主要从广义认知科学和认知心理学视角出发,本文主要基于语言的体验观、意义建构的过程观和基于用法观的语言知识表征,提出口译教学的体验观、过程观和用法观,并重点论述其可行性,以期为口译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及特色化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姜伊铃子肖德铭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口译教学
地方形象重构的框架语义学视角——以贵州特色小吃英译为例
2023年
地方形象是中国形象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其进行重构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研究对这方面的关注还不够。译路无坦途,地方形象的对外自塑面临语言和文化阻隔,需要多维度、多方位地探索灵活的翻译策略。框架语义学强调语言与认知、语言知识与百科知识的连续性,可望为实现翻译的灵活性提供参照。本文从框架语义学基本思想出发,阐释了框架何以从语言组织和认知建构两方面为贵州特色小吃英译提供可靠的翻译资源,并据此提出地方形象外译的可循之策:合理调整框架-侧显关系、框架替换和框架重构。本研究将进一步扩宽框架语义学的应用研究,以期为中国形象国际传播和译员培训带来一定的启示。
肖德铭肖德铭
关键词:认知翻译框架语义学
“象棋说”与“语言游戏”对比探析
2016年
索绪尔和维特根斯坦都曾在语言研究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前者以一系列二分法创立结构主义语言学,首次将语言学独立于其他学科,奠定了现代语言学之根基;后者则引领了两个不同语言哲学流派(理想语言学派和日常语言学派)的革命。但对于语言的思考,两者都曾用游戏类比语言。索氏提出"象棋说",维氏提出"语言游戏"。本文试将两者的语言"游戏观"做对比探究,并认为两种思想有一定的内在关联性,但后者更是对前者的革命和发展。该文将从两种游戏观的理论根基、本体特征、喻体侧重点、类比目的以及后期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肖德铭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游戏观
新兴网络问候构式的体认社会语言学阐释
2024年
2020年年底,一类以“早安,打工人!”为原型构例的新兴网络问候构式在青年群体的微博或微信朋友圈中出现,其虽有寒暄问候语之形,表达的却是自我调侃之义,具有构式特征。构式语法此前较多关注语法构式,对特定人群使用的构式变体和构式存储的社会信息关注不多。本文基于体认社会语言学的相关论述,首先从社会生态角度(即行动的自我、朋友圈受众和社会事件)出发,细化了体认原则,并基于此首次详细归纳了新兴网络问候的构式信息,揭示了其流行和能产的体认动因。研究发现,该构式具有建构言者临时社会身份的功能,其原型构式义的产生可归结为“主体-自我”分离式类属隐喻、场景转喻、虚实对比和听众角色识解等4种体认方式。本文认为,体认社会语言学的初衷和语言变异研究的第三次浪潮在学理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肖德铭肖德铭
关键词:身份建构
基于框架语义学的翻译教学探索被引量:1
2022年
翻译教学模式的改进应当紧跟翻译研究成果。作为当前翻译研究的前沿之一,认知翻译学有望解决传统翻译教学的诸多困境。翻译须讲究形义并重,框架语义学既关注概念结构,又注重与之对应的语言形式,是联通语言、认知和文化三者的桥梁,可为认知翻译学与翻译教学深度融合提供接口。在框架语义学框架内,以贵州格凸河景区介绍词的汉翻英为教学案例,探索翻译教学新模式。研究表明,框架能从三方面辅助翻译教学:语义框架为翻译中的词汇选用提供参照、概念框架可辅助认知建构、Frame Net可为译文产出提供句法模板,从而提升译语的地道性。
姜伊铃子肖德铭
关键词:认知翻译框架语义学翻译教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