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文辉

作品数:6 被引量:23H指数:4
供职机构:河北省滦平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硬膜
  • 3篇硬膜下
  • 3篇硬膜下积液
  • 3篇膜下
  • 3篇积液
  • 2篇弹力
  • 2篇引流
  • 2篇术后
  • 2篇去骨
  • 2篇去骨瓣
  • 2篇去骨瓣减压
  • 2篇去骨瓣减压术
  • 2篇减压术
  • 2篇骨瓣
  • 2篇骨瓣减压
  • 2篇骨瓣减压术
  • 2篇持续引流
  • 1篇凋亡
  • 1篇血肿
  • 1篇硬膜下血肿

机构

  • 4篇河北省滦平县...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贺文辉
  • 3篇张金梁
  • 3篇姜春秀
  • 3篇王亚玲
  • 3篇杨静然
  • 1篇郑颖
  • 1篇钱雪松
  • 1篇刘家驹

传媒

  • 1篇河北医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两种方法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的100例患者按照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患者实施硬膜下积液持续引流联合佩戴自制弹力帽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硬膜下积液持续引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硬膜下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硬膜下积液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及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硬膜下积液基本消失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硬膜下积液复发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升高,且实验组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引流联合佩戴自制弹力帽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金梁姜春秀杨静然王亚玲贺文辉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硬膜下积液持续引流
持续引流联合佩戴自制弹力帽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手术侧皮下/硬膜下积液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持续引流联合佩戴自制弹力帽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手术侧皮下/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去骨瓣减压术后手术侧皮下/硬膜下积液患者采用单双号法分为联合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联合组患者实施经皮穿刺持续引流联合佩戴自制弹力帽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单纯经皮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皮下/硬膜下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拔管后的疾病复发情况。结果联合组患者的皮下/硬膜下积液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患者(3.6±1.1 d vs.6.1±1.3 d),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9.1±1.9 d vs.12.2±2.3 d),拔管后的积液复发率(2.3%vs.13.6%)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4.5%vs.6.9%)(P>0.05)。联合组拔管后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3%vs.13.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持续引流联合佩戴自制弹力帽用于治疗去骨瓣减压术后手术侧皮下/硬膜下积液患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可作为现阶段临床治疗该疾病患者的首选方案。
张金梁姜春秀杨静然王亚玲贺文辉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皮下积液硬膜下积液持续引流
创伤性演变型硬膜下积液演变特点及临床转归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创伤性演变型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演变特点、临床转归及诊疗经验。方法:对收治的64例创伤性演变型硬膜下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患者年龄在45岁~81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外伤后头痛、头晕,严重者有恶心、呕吐等颅高压症状。出现硬膜下积液的时间为外伤后第2~15天,中位时间为伤后2.5d,硬膜下积液演变为硬膜下血肿的时间为20~84d,中位时间为36d。部分病例演变的硬膜下血肿自行吸收,部分病例行钻孔引流术,预后均较为理想。结论:创伤性演变型硬膜下积液多发生在中老年患者,积液演变为血肿的时间多在1~2个月左右,量少者常可自行吸收,所需时间较长,多在2~3个月左右,量多者多需手术治疗。确诊需动态复查颅脑CT,钻孔引流术是首选的手术方法,而硬通道技术可能是最佳选择。
张金梁姜春秀杨静然王亚玲贺文辉姜治涛
关键词:硬膜下积液硬膜下血肿疾病编码
TTP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凋亡的调控
2017年
目的观察TTP(trisetetraprolin)对小鼠乳腺癌细胞系4T1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mTTP真核表达质粒PCR3.1/mTTP;脂质体转染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系并筛选稳定转染克隆;用终浓度0.1μmol的细胞凋亡诱导剂星形孢菌素处理6 h,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经G418筛选,成功得到稳定转染mTTP的细胞株PCR3.1+mTTP和PCR3.1(阴性对照),实时定量PCR检测mTTP的表达,4T1细胞转染PCR3.1/mTTP之后,mTTP的表达明显增高。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4T1、4T1 PCR3.1和4T1 PCR3.1+mTTP 3种细胞的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凋亡诱导剂作用后PCR3.1+mTTP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凋亡率为29.5%,而4T1、4T1+PCR3.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7.0%和18.0%。结论成功构建了TTP高表达的小鼠乳腺癌细胞系PCR3.1+mTTP,该细胞对凋亡诱导药物星形孢菌素的敏感性增加。
朱光奎贺文辉郑颖刘家驹程子利钱雪松
关键词:乳腺肿瘤转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