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鲍庆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玻璃体
  • 3篇手术
  • 3篇麻醉
  • 2篇视网膜
  • 2篇球后
  • 2篇球后麻醉
  • 2篇网膜
  • 2篇局麻
  • 2篇硅油
  • 2篇玻璃体切割
  • 1篇眼病
  • 1篇眼外伤
  • 1篇眼压
  • 1篇眼压升高
  • 1篇药物
  • 1篇预后
  • 1篇致盲
  • 1篇致盲眼病
  • 1篇治疗及预后
  • 1篇视听

机构

  • 7篇武汉大学

作者

  • 7篇邢怡桥
  • 7篇鲍庆
  • 4篇杜磊
  • 4篇陈佳
  • 2篇梅海峰
  • 1篇陈震
  • 1篇龙婷
  • 1篇张雨

传媒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眼科
  • 1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6篇2017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局麻玻璃体切除术中患者视听觉感受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2种不同局麻状态下玻璃体切除术中患者视听觉的感知情况。方法前瞻性研究。对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收治的209例(A组113例,球后神经阻滞麻醉;B组96例,球周麻醉加静脉强化麻醉)接受玻璃体切除术的局麻患者在术后第1d进行视听觉问卷调查,研究其在手术过程中视觉和听觉的感受以及麻醉方式对其的影响。结果A组中有78.8%的患者存在术中视觉记忆,明显高于B组的41.7%(P〈0.05)。A组中有90.3%的患者存在术中听觉记忆,高于B组的68.8%(P〈0.05)。球后神经组滞麻醉对术中视觉和听觉感知的记忆更强,但球周麻醉加静脉强化麻醉更有助于减轻患者焦虑情绪。结论麻醉方式的选择对玻璃体切除术中患者的视觉和听觉感知有着明显的影响,对于带有焦虑和紧张情绪的患者,可采用局麻加强化麻醉的方法。
陈佳鲍庆龙婷杜磊邢怡桥
关键词:玻璃体切除术球后麻醉
眼外伤玻璃体切割手术后脉络膜上腔硅油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患者男,30岁。左眼外伤行巩膜清创手术后8d于2015年5月19日来我院就诊。2015年5月11日患者左眼被铁块击伤就诊于外院并急诊行左眼巩膜清创手术。手术后CT检查,诊断:左眼玻璃体积血;眼眶及眼睑内金属异物。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左眼视力光感。球结膜充血,角膜雾状水肿,
鲍庆陈震张雨邢怡桥
关键词:眼外伤硅油脉络膜上腔
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临床处理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硅油眼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的特点及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硅油填充术眼复发视网膜脱离者134例(134眼),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置换术或巩膜外加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101眼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置换治疗,术后79眼视网膜复位,22眼视网膜复位失败者再次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成功率为78.2%(79/101);视力提高者16眼,不变者56眼,下降者29眼;眼压升高超过25 mmHg(1 kPa=7.5 mmHg)者31眼。33眼采用巩膜外加压治疗,23眼视网膜复位,10眼术后随访中发现视网膜未复位而改行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置换术,成功率为69.7%(23/33);视力提高者5眼,不变者16眼,下降者12眼;眼压升高超过25 mmHg者14眼。结论对于下方或较周边的裂孔导致的局限性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处于A或B级,屈光介质不影响眼底检查的病例,可选巩膜外加压术;对于裂孔位于后极部或较大裂孔导致的大范围视网膜脱离,并有较广泛的视网膜增殖或视网膜固定皱襞形成,建议选玻璃体联合硅油置换手术,松解牵拉,填充硅油。
鲍庆陈佳邢怡桥杜磊梅海峰
关键词: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硅油眼玻璃体切割巩膜外加压
特发性黄斑裂孔治疗及预后判断研究现状被引量:9
2016年
特发性黄斑裂孔(MH)是指不明原因发生于黄斑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组织缺损。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ILM)剥除手术、药物玻璃体溶解手术是目前治疗特发性MH的主要方法。但ILM剥除过程中可能会损害内层视网膜,为此推出的ILM翻瓣手术、保留中心凹ILM的剥除手术、自体ILM移植手术等更能减轻或降低手术中损害。药物玻璃体溶解手术早期应用可解除玻璃体皮质与黄斑区视网膜的紧密粘连,解除前后方向的牵引,从而避免MH形成或闭合小MH。此外,光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得到的椭圆体带、MH指数、MH形成因子、MH牵拉指数和MH直径指数等特发性MH判断和预后评估指标丰富了既往MH直径、深度和形态判断评估的内容。如何充分利用新的干预评估手段,在减少MH发生、获得理想MH闭合率的基础上追求更好的视觉质量是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
鲍庆邢怡桥
关键词:玻璃体视网膜手术
不同麻醉方式对高眼压模型小鼠眼压的影响
2017年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损害为特征的不可逆致盲眼病,眼压升高是青光眼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的动物实验主要以眼压升高为理论基础,采用多种方法建立高眼压动物模型,并在全身麻醉状态下测量小鼠眼压。
杜磊陈佳鲍庆邢怡桥
关键词:模型小鼠高眼压麻醉方式眼压升高致盲眼病
慢性泪囊炎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比较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泪囊鼻腔吻合术与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对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探讨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63例慢性泪囊炎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其中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23例,采用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40例,术后随访3-6月观察手术疗效。结果:泪囊鼻腔吻合术与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疗效无显著差异(χ~2=1.941,P>0.05)。结论:泪囊鼻腔吻合术与内窥镜下经鼻泪囊鼻腔造口术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靠方法。前者手术视野大,便于解剖结构辨认与手术操作,易广泛应用;后者操作简单快捷、并发症少,微创术后反应及疗效好,有推广前景。
鲍庆梅海峰邢怡桥
关键词:泪囊鼻腔吻合术慢性泪囊炎
不同局麻药物在玻璃体手术中麻醉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客观分析和判定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中布比卡因和罗哌卡因分别与利多卡因混合进行球后麻醉的效果。设计前瞻性比较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93例接受23G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入A、B、C三组,每组31例(31眼)。方法对每组患者球后麻醉注射不同局麻药物,其中A组注射2%利多卡因2.25 ml和0.5%布比卡因2.25 ml混合溶液,B组注射2%利多卡因3 ml和1%罗哌卡因1.5 ml混合溶液,C组注射2%利多卡因溶液4.5 ml,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和术后疼痛情况。主要指标术中感觉阻断时间、运动失能开始时间、术后疼痛开始时间、麻醉效果评价。结果 A、B、C三组的平均感觉阻断时间分别为(2.10±0.10)分钟、(2.13±0.11)分钟、(2.14±0.13)分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0.800,P=0.456)。三组的平均运动失能开始时间分别为(3.10±1.16)分钟、(3.63±1.11)分钟、(3.24±1.63)分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F=2.000,P=0.138)。三组的术后疼痛开始时间分别为(140.57±22.23)分钟、(134.44±26.34)分钟、(87.34±26.53)分钟,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500,P=0.035),其中A组和B组较C组明显延长(t=8.5626,7.0146,P均=0.0001)。A、B、C三组中麻醉效果评级达到5级的患者人数分别为18例、14例和9例(A组与B组比较:χ~2=1.0300,P=0.3090;A组与C组比较:χ~2=5.3100,P=0.0210;B组与C组比较:χ~2=1.7300,P=0.1890)。结论罗哌卡因联合利多卡因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麻醉,具有和布比卡因联合利多卡因基本同等的麻醉效果和持续时间,优于单独使用利多卡因进行麻醉。
杜磊陈佳鲍庆邢怡桥
关键词: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球后麻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