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安
- 作品数:7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武汉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紫杉醇联合铂类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效果及对Smac Survivin MMP-2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究紫杉醇联合铂类新辅助化疗(NACT)在局部晚期宫颈癌(LACC)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6例LACC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研究组患者予以紫杉醇+顺铂化疗,对照组患者予以顺铂+5-氟尿嘧啶(5-FU)化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指标、术后淋巴结转移情况和宫颈癌组织中Smac表达情况差异,观察治疗前后血清Survivin、MMP-2水平变化情况,记录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淋巴结转移率、宫颈癌组织中Smac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血清Survivin、MMP-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铂类NACT对LACC有较强疗效,能减少手术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机体内Smac、Survivin、MMP-2表达,抑制肿瘤转移,有利于病情转归。但应警惕毒副反应发生。
- 张志安易红艳
- 关键词:紫杉醇NACTSMAC
- 宫颈粘膜下巨大血管平滑肌瘤1例
- <正>患者43岁,因阴道排液四年,B超发现"盆腔包块"三月入院,患者于四年前因尿潴留在外院行导尿术(具体情况不详),当时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排液,无臭味,月经正常,无痛经,无尿频、排尿困难、便秘、肛门坠胀等不适,未做特殊处...
- 吴义军张志安张小莎
- 文献传递
- 血清IL-1Ra、MMP-9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表达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中的表达意义及与性激素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8年10月本院接诊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00例为观察组,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女性20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性激素、血清IL-1Ra、MMP-9的表达及相关性。结果:两组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 2)、孕酮(P)、泌乳激素(PRL)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LH)、LH/FSH、血清IL-1Ra、MMP-9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1Ra、MMP-9与FSH无相关(P>0.05),与T均呈正相关(r=0.907、0.866,P<0.05),与LH均呈正相关(r=0.901、0.875,P<0.05)。结论:血清IL-1Ra、MMP-9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中有明显升高状态,且与T、LH表达具有正相关性。
- 喻盈周智汪莉张志安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质金属蛋白酶-9性激素
-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与雌孕激素周期治疗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6年
- 目的比较中重度宫腔粘连宫腔镜电切术后辅以人工周期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预防再粘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共138例(中度宫腔粘连78例,重度宫腔粘连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观察组术后予戊酸雌二醇4mg/d治疗10天,术后第2天肌注GnRH-a 3.75mg,28天后再肌注GnRH-a 3.75mg;对照组术后予戊酸雌二醇4mg/d服用3个月,最后10天加服甲羟孕酮10mg/d治疗。结果观察组宫腔容积正常率84.06%(58/69),对照组宫腔容积正常率78.26%(54/69),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月经好转率82.61%(57/69),明显优于对照组[59.42%(41/69)],差异有显著性(χ^2=9.01,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宫腔再粘连率20.29%(14/69),明显低于对照组[36.23%(25/69)],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术后24例试孕,已妊娠10例(41.67%);对照组术后28例试孕,妊娠8例(28.57%),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采用GnRH-a防治宫腔粘连效果明显。
- 周智喻盈张志安戴英
- 关键词:宫腔粘连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雌孕激素
- 孕酮激素治疗流产的效果观察及对血清因子P、β-HCG水平的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研究孕酮激素治疗流产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孕酮(progesterone,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诊治的104例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1组和实验2组;同时,选取在黄冈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5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给予实验1组患者服用地屈孕酮治疗,实验2组患者服用孕酮激素治疗,5d为一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消失的时间以及不良反应。采取患者血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因子P、β-HCG的水平。结果:治疗前,实验1组和实验2组患者血清因子P、β-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治疗后,实验1组和实验2组患者血清因子P、β-HCG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实验2组患者血清因子P、β-HCG水平高于实验1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 <0. 05)。实验2组患者不良反应率、症状缓解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显著低于实验1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验1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实验2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孕酮激素治疗流产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
- 梅军华张志安龙梅魏春清
- CT和超声单项、联合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及术前临床分期的价值观察被引量:17
- 2019年
- 目的探讨CT和超声单项、联合检测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及术前临床分期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2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于术前接受CT和超声检查,观察图像特征并作出影像学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CT及联合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及临床分期的准确性。结果CT检查、联合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准确率(87.50%、91.67%)均高于超声检查(72.22%)(P<0.05);超声、CT、联合检查诊断肿瘤临床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0.83%、84.72%、90.28%,CT检查、联合检查的准确率均高于超声检查(P<0.05)。结论 CT和超声联合检查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及术前临床分期的准确性最高,其次为CT检查,临床建议两者联合检查。
- 张志安易红艳左鹏
- 关键词:CT超声卵巢恶性肿瘤
- 壳聚糖抗菌凝胶促进宫颈微波手术创面愈合78例
- 2023年
- 目的 观察壳聚糖抗菌凝胶促进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微波手术治疗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将接受宫颈微波手术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4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1例。治疗组分别在手术后、手术第1周和4周时使用壳聚糖抗菌凝胶涂覆在宫颈创面处。对照组手术后不予特殊用药。两组患者均于手术后、手术第1,4,8和12周进行随访检查,观察宫颈创面水肿、结痂、脱痂、愈合情况、阴道出血量以及分泌物性状,记录不良反应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手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平均缩短1.83周(P<0.01);治疗组手术后第4周阴道出血发生率为56.4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46%(P<0.01),同时手术后第1周及第4周治疗组出血量更少(P<0.01),出血持续时间更短(P<0.01);治疗组手术后第1,4,8周炎性分泌物的发生率分别为89.74%,26.92%,2.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0%,56.34%,19.72%(均P<0.01);治疗组手术后第1周及第4周宫颈黏膜水肿的发生率分别为15.38%和6.41%,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3.24%和32.39%(P均<0.01);治疗组手术后第4周宫颈黏膜结痂率为42.31%,第8周脱痂率为51.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2.54%和13.33%(均P<0.05)。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用药相关的明显不良事件及实验室指标异常改变。结论 壳聚糖抗菌凝胶具有促进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微波手术后创面愈合、减轻手术后并发症的作用。
- 张顺然尹平张志安朱树香陈素华
- 关键词:宫颈炎微波手术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