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风香
- 作品数:21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博物馆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吉林省科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黑龙江鸡西含煤盆地早白垩世城子河组特尔姆叶(Tyrmia)的发现被引量:3
- 2007年
- 报道了本内苏铁类植物化石——特尔姆叶(Tyrmia)在黑龙江鸡西含煤盆地早白垩世城子河组的新发现。介绍了特尔姆叶属的研究简况。根据新发现化石的外部形态及角质层解剖等特征,建立了新种——鸡西特尔姆叶(Tyrmia jixiensissp.nov.),并讨论了其在研究鸡西含煤盆地早白垩世时期古气候及古环境的意义。
- 孙革刘风香
- 关键词:角质层早白垩世城子河组
- 松辽盆地白垩纪蕨类茎干化石研究进展
- 我国目前发现的中生代蕨类植物茎干化石的产地较少,研究较晚,第一篇研究论文发表于1983年。截至本世纪初,我国发现的中生代蕨类茎干化石主要来自东北辽西及附近地区的侏罗系。近年来,中国地质博物馆古植物课题组经过6年多的努力,...
- 程业明刘风香
- 关键词:桫椤科松辽盆地白垩纪
- 黑龙江鸡西早白垩世侧羽叶一新种—城子河侧羽叶(Pterophyllum chengzihense sp.nov.)被引量:2
- 2006年
- 根据产于黑龙江鸡西早白垩世城子河组一种侧羽叶属(Pterophyllum)植物化石的外形特征及表皮构造研究,确认该种属于本内苏铁类(Bennettitales)植物,并有别于其他植物类群。据此,新建一新种—城子河侧羽叶(新种)Pterophyllumchengzihensesp.nov.,并讨论了该新种在研究中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植物化石中的意义。
- 刘风香
- 关键词:早白垩世
- 吉林南部杉松岗植物群及其地质时代被引量:9
- 2003年
- 吉林南部杉松岗盆地早侏罗世植物群主要由松柏类、银杏类、真蕨类和茨康类组成,迄今已发现22属37种。其典型特征是锥叶蕨(Coniopteris)与准苏铁果(Cyacadocarpidium)共生,显示了欧亚大陆早侏罗世植物群早期组合的特征,其地质时代似为早侏罗世早期。这一发现对确定杉松岗盆地含煤地层的地质时代和建立我国北方侏罗纪植物群序列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探讨吉林南部的地质发展史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 孙春林孙跃武刘风香吕建生赵衍华
- 关键词:植物群
- 松辽盆地北部树蕨化石新发现
- 2021年
- 松辽盆地位于中国东北部,横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长约750千米,宽约300~370千米,面积26万平方千米,松花江、嫩江和辽河从盆地中穿过。盆地周围被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张广才岭等山脉包围。松辽盆地中、新生代陆相地层厚度可达9千米,包括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冲积扇、河湖相沉积,它们不整合覆盖于前中生代基底。它是我国白垩系分布最广、厚度最大、发育最全的陆相沉积盆地。盆地内的白垩纪地层含有丰富的动植物化石。
- 程业明刘风香
- 关键词:火山碎屑岩白垩纪地层陆相沉积盆地陆相地层冲积扇河湖相沉积
- 山西太谷断裂南段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特征被引量:4
- 2016年
- 太谷断裂为太原盆地的边界断裂,是晋中盆地研究程度较低的一条断裂。根据野外地质调查,断裂展布在黄土台地前缘,断错了盆地的洪积扇及河流阶地,是一条全新世活动的正断层。在上曹麻和北甲开挖了3个探槽,根据地层基本单元和年代学测试结果,探槽揭示了3次古地震事件,分别为8ka之后、11ka之后和17ka年之后。全新世垂直滑动速率为0.09mm/a;晚更新世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为0.16~0.19mm/a。完善了太谷断裂的研究,为晋中盆地防震减灾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 荆振杰刘风香杜义谢富仁
- 关键词:探槽古地震
- 伊春早白垩世木化石组合:松柏类多样性和古环境指示
- 2023年
- 简要报道黑龙江伊春下白垩统裸子植物木化石组合,包括4科8属:柏科柏型木属Cupressinoxylon、落羽杉型木属Taxodioxylon,罗汉松科?叶枝杉型木属Phyllocladoxylon,松科雪松型木属Cedroxylon、油杉型木属Keteleerioxylon、云杉型木属Piceoxylon,红豆杉科红豆杉型木属Taxaceoxylon和异木属Xenoxylon。其中,松科木化石多样性最高,占据绝对优势。叶枝杉型木属、红豆杉型木属首次在黑龙江地区发现。当前木化石组合是东亚地区发现的类群最为丰富的白垩纪木化石组合之一,丰富了我国白垩纪裸子植物化石记录。木化石记录表明东北地区是早白垩世裸子植物多样性中心和分布中心之一。伊春木化石中非正常生长轮和创伤树脂道的出现反映了短时气候波动、自然灾害或者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与伴生生物间相互作用现象。该化石组合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将为认识东亚现代裸子植物演化发展历史及其古环境、古气候背景提供重要依据。
- 程业明王曦陈晓云刘风香
- 关键词:裸子植物木化石多样性古环境
- 中国东北首次发现白垩纪紫萁科叶柄基化石被引量:3
- 2019年
- 我国东北地区是北半球少有的中生代紫萁科茎干化石产地之一。该地区出产的茎干化石为研究中生代紫萁科的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证据。我国过去报道的紫萁科茎干化石来自东北地区的侏罗系。近期在东北松辽盆地北部白垩系发现了紫萁科茎干化石,为认识紫萁科在中生代晚期的演化发展过程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证据。本研究报道了在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和平镇发现的白垩纪紫萁科叶柄基化石。横切面上看叶柄基以茎缺失的位置为中心螺旋状排列,较为紧密。维管束木质部呈深凹的C形,末端向内弯曲。维管束凹陷处有薄的C形、边缘呈波纹状的厚壁组织带。C形维管束与厚壁组织带之间分布着薄壁细胞组成的粘液囊。内皮层中分布着不规则排列的若干厚壁组织束。近轴端叶柄基托叶翼中分布有2个较大和若干小的厚壁组织束;大的厚壁组织束呈水滴形。随着叶柄基由近轴端向远轴端的延伸,维管束近轴面凹陷处的厚壁组织带长度增长,粘液囊数量增加;托叶翼中厚壁组织束数量相应增加,除了两个大的厚壁组织束外,它们附近增加了若干大小不等的厚壁组织束和单个厚壁纤维细胞。当前化石是我国第一个白垩纪保存解剖结构的紫萁科化石记录。其结构特征与灭绝的Osmundacaulis和现存的Plenasium的叶柄基比较相似,可能代表了白垩纪以上两属的成员之一。由于目前欧亚大陆白垩纪还未见Osmundacaulis和Plenasium的茎干化石记录,当前化石的发现丰富了欧亚大陆白垩纪紫萁科植物的多样性。
- 程业明刘风香靳悦高
- 关键词:松辽盆地白垩系
- 黑龙江鸡西盆地早白垩世城子河组本内苏铁类植物
- 黑龙江鸡西含煤盆地是我国重要煤炭基地,该盆地早白垩世城子河组为海陆交互相地层,富含动、植物化石。鸡西城子河--万人沟一带是城子河组最发育的地区之一,这里的早白垩世植物化石十分丰富,但以往对本内苏铁类及苏铁类植物化石的研究...
- 刘风香
- 关键词:早白垩世城子河组
- 浅谈古生物科普工作中的受众视角(英文)
- Paleontology is a relatively minor subject with few knowing in the past.Only in recent decades,paleontology st...
- 苗雨雁刘风香
- 关键词:PALAEONTOLOGYAUDIENCEPERSPECT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