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艳丽
- 作品数:8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肿瘤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分析
- 邓艳丽张金艳
- 乳腺癌患者HER-2胞外结构域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血清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胞外结构域(ECD)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乳腺癌患者93例、良性乳腺病患者40例及健康女性(正常对照组)55名,采用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所有对象血清HER-2 ECD水平,并分析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 ECD水平与癌组织HER-2表达状态的一致性、血清HER-2 ECD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的诊疗效能。结果乳腺癌组血清HER-2 ECD水平[16.00(12.30,20.10)ng/mL]明显高于良性乳腺病组[6.05(4.85,7.95)ng/mL,P<0.05]和正常对照组[5.30(4.00,6.80)ng/mL,P<0.05]。乳腺癌患者癌组织HER-2表达阳性者的血清HER-2 ECD阳性率为73.08%,血清HER-2 ECD与癌组织HER-2表达的一致性较好。不同组织学分级、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不同临床分期的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 ECD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血清HER-2 ECD与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关系密切,有望成为早期诊断乳腺癌、监测疗效、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 郭奕阳邓艳丽郭秀娟张金艳
- 关键词: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乳腺癌化学发光法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临床分离厌氧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21年
- 目的分析厌氧菌的临床分布情况及耐药程度,对比琼脂稀释法与E试验法在脆弱拟杆菌药敏试验中的差异,探讨E试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临床分离的137株厌氧菌,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传统生化反应卡鉴定菌株,琼脂稀释法和E试验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137株厌氧菌中分离自血液样本居多,占67.2%(92/137),其中感染菌种主要为脆弱拟杆菌,占79.3%(73/92)。脆弱拟杆菌行琼脂稀释法对甲硝唑、氯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四环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1.2%、6.1%、22.0%、22.0%、41.5%、79.3%、96.3%,脆弱拟杆菌行E试验法对以上药物的耐药率分别为1.2%、6.1%、22.0%、22.0%、41.5%、85.3%、96.3%。结论该院临床分离厌氧菌主要以脆弱拟杆菌为主,对甲硝唑的耐药率最低,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最高,E试验法与琼脂稀释法在抗菌药物对脆弱拟杆菌的MIC分布上无差异。
- 冯军花何京唐杰李蓉蓉邓艳丽张金艳
- 关键词:厌氧菌脆弱拟杆菌流行病学耐药性
- 塞来昔布促进Jurkat细胞对表柔比星的化疗敏感性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塞来昔布对T细胞淋巴瘤Jurkat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表柔比星联合塞来昔布对Jurkat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计算IC_(50)值;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柔比星联合塞来昔布对Jurkat细胞凋亡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塞来昔布对Jurkat细胞株表达P-gp、MRP1、LRP及TopoⅡ蛋白水平的影响;构建Jurkat细胞株裸鼠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对照组、单独塞来昔布组、单独表柔比星组及塞来昔布表柔比星组,治疗后引颈处死裸鼠,剥离瘤组织,检测其质量、体积、瘤组织细胞凋亡率,同时检测瘤组织表达MDR1、MRP1、LRP及TopoⅡ的水平。结果表柔比星联合塞来昔布对T细胞淋巴瘤细胞株Jurkat增殖活性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表柔比星的IC_(50)值明显减低(P<0.05),Jurkat细胞的凋亡水平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与塞来昔布共培养的Jurkat细胞表达TopoⅡ蛋白的水平明显增加,而表达MDR1、MRP1、LRP蛋白的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联合塞来昔布可明显增强表柔比星对Jurkat瘤组织的抑制作用,并可明显下调瘤组织MDR1、MRP1、LRP的表达水平,上调TopoⅡ的表达水平。结论塞来昔布可通过调控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而增强Jurkat细胞化疗敏感性,因此提示该药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前景。
- 马鸣王雪晓杨兴肖刘丽华焦文静张金艳魏媛媛邓艳丽郭秀娟
- 关键词:塞来昔布T细胞淋巴瘤化疗敏感性MDR
- 血清外泌体Glypican-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应用价值
- 2022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清外泌体Glypican-1(GPC-1)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确诊的乳腺癌48例和乳腺良性占位1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17名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聚乙二醇8000沉淀法提取血清外泌体,使用透射电镜和蛋白印迹对外泌体形态和分子表型进行鉴定;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血清外泌体GPC-1对乳腺癌的诊断效能;以最佳截断值0.961将乳腺癌组分为GPC-1阳性组和GPC-1阴性组,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分析乳腺癌组治疗前后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变化;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血清外泌体GPC-1、血清肿瘤标志物、超声、钼靶射线四种诊断方法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乳腺癌组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水平[1.065(0.501)]高于乳腺良性占位组[0.652(0.117)]和健康对照组[0.625(0.1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2.051,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0.833~0.967),最佳截断值0.961,能够有效筛查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中GPC-1阳性在不同TNM分期、淋巴结浸润和Ki-67高表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乳腺癌组治疗前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水平[1.065(0.501)]高于治疗20 d后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水平[0.844(0.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56.0,P=0.006);血清外泌体GPC-1检测方法的Kappa值为0.485>0.4,与病理检查比较一致性中等,且优于其他三种检测方法。结论乳腺癌组血清外泌体GPC-1表达上调,且与多个不良临床特征相关,并在治疗后显著下降,具备作为乳腺癌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价指标的潜力。
- 郭奕阳马伟丽曹诗茹郭秀娟邓艳丽张金艳
- 关键词:乳腺肿瘤外泌体
- FBW7基因通过GSDME介导的焦亡增强紫杉醇对胰腺癌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多数患者在就诊时已处于晚期,全身化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但是化疗耐药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多困扰。紫杉醇作为常用的化疗药物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含F-框WD重复域蛋白7(F-box and WD repeat domain containing 7,FBW7)基因是一种抑癌基因,该基因的功能丧失会导致肿瘤发生、发展。研究表明,FBW7基因具有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和抑制肿瘤增殖的作用。此外,该基因还被证实可以促进凋亡和通过铁死亡方式增加化疗药物的效果。焦亡是一种由焦孔素(gasdermin,GSDM)蛋白介导的细胞程序性死亡模式,这种细胞死亡往往还伴有炎症反应。本研究旨在探讨FBW7基因是否可以通过焦亡促进紫杉醇发挥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慢病毒转染构建FBW7过表达的PANC-1细胞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临床标本中FBW7和GSDME基因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F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RNA表达和蛋白质水平。光镜下观察细胞经紫杉醇处理后的形态变化,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紫杉醇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释放实验检测紫杉醇对肿瘤细胞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经紫杉醇处理后肿瘤细胞中caspase-3和GSDME的活化情况。结果:RTF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FBW7基因过表达可增加GSDME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在体内FBW7和GSDME基因表达呈正相关。流式细胞术和LDH释放实验检测结果显示,FBW7过表达的胰腺癌细胞系PANC-1系经过紫杉醇药物刺激后,细胞死亡的水平较空载体(empty vector,EV)组显著增加。光镜下可观察到具有焦亡表现的FBW7过表达的PANC-1细胞株显著多于EV组细胞。CCK-8实验结果显示,FBW7过表达的细�
- 贾聿明叶增邓艳丽李胜超张志磊王超徐晓武秦毅彭利
- 关键词:胰腺癌敏感性
- 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 目的分析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乳腺癌的46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接收并确诊为良性乳腺病的患者45例作为良性病变组,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
- 郭奕阳邓艳丽郭秀娟
- 关键词:乳腺癌
- 文献传递
- 1,3-β-D葡聚糖、甘露聚糖IgM/IgG抗体对侵袭性念珠菌病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 2023年
- 目的评估1,3-β-D葡聚糖(BDG)、甘露聚糖IgM抗体(Mn-IgM)、甘露聚糖IgG抗体(Mn-IgG)对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血清学标志物独立及联合检测在诊断性能上的差异。方法收集126例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和104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的血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动态显色法检测BDG,ELISA法检测Mn-IgM、Mn-IgG。比较分析3项血清学标志物独立及联合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符合率、Kappa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BDG、Mn-IgM、Mn-IgG在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中明显高于健康体检人群(P<0.01)。BD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48.41%、92.31%,Kappa值为0.389,AUC为0.842;Mn-Ig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29%、91.35%,Kappa值为0.540,AUC为0.829;Mn-Ig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27.78%、95.19%,Kappa值为0.214,AUC为0.737。BDG+Mn-Ig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19%和88.46%,Kappa值为0.637,AUC为0.921;BDG+Mn-Ig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9.52%和91.35%,Kappa值为0.491,AUC为0.856;Mn-IgM+Mn-Ig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84%和90.38%,Kappa值为0.588,AUC为0.891。BDG+Mn-IgM+Mn-IgG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16%和88.46%,Kappa值为0.679,AUC为0.922。结论独立检测中Mn-IgM的敏感性高于BDG、Mn-IgG的敏感性,联合检测中BDG+Mn-IgM、BDG+Mn-IgM+Mn-IgG的Kappa值和AUC相对较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联合多种血清学生物标志物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显著高于独立检测。临床可通过对侵袭性念珠菌病高风险感染患者进行早期多种血清学生物标志物的联合与连续监测,及时调整抗真菌治疗策略。
- 何京白云鹤赵梦思张然冯军花邓艳丽张金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