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松
- 作品数:6 被引量:60H指数:3
- 供职机构:巴中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RPH联合外痔弧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45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为观察RPH联合外痔弧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将87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采用RPH联合外痔弧形切除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痊愈率,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复发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RPH联合外痔弧形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环状混合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且痛苦小,恢复快,是较实用的手术方式。
- 李青松曾小梅谢江李全
- 关键词:环状混合痔RPH疗效
- 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5
- 2016年
- 为观察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2组治愈率、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肛门功能等情况。结果显示,2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术后疼痛、创面愈合时间、术后肛门功能评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保留括约肌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手术创伤小、痛苦小、恢复快,能有效保护肛门功能等优点,是较实用的手术方式。
- 李青松辜军曾晓梅
-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
- 美沙拉嗪联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四川省巴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甘露聚糖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Mayo评分及血浆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MMP-1、MMP-2、MMP-9浓度,并观察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74%(4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72%(37/47)(P<0.05)。两组治疗后Mayo评分、尿乳果糖/甘露醇值(L/M值)及血浆TIMP-1、MMP-1、MMP-2、MMP-9、D-乳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甘露巨糖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能够抑制血浆MMP-1、TIMP-1、MMP-2、MMP-9表达,降低肠道黏膜通透性。
- 曾晓梅李青松张曦文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美沙拉嗪疗效
- 呼吸道感染应用不同喹诺酮类药物的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喹诺酮类药物在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7年9月接诊的呼吸道感染病患200例,将之利用随机数表法分成甲、乙、丙、丁、戊5组,每组40例。对甲组施以莫西沙星治疗,对乙组施以左氧氟沙星治疗,对丙组施以环丙沙星治疗,对丁组施以依诺沙星治疗,对戊组施以帕珠沙星治疗。综合分析各组的临床疗效,并对其性价比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各组疗效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5种药物当中,左氧氟沙星的性价比最高。结论:于呼吸道感染中积极应用左氧氟沙星,安全可靠,成本低,值得临床借鉴。
- 殷君海李超琼李青松
- 关键词:喹诺酮类药物呼吸道感染疗效对比左氧氟沙星
- 康复新液治疗对高位肛周脓肿患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2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对高位肛周脓肿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等生化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9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所有患者均行一次性肛周脓肿根治手术,术后均给予5~7 d的抗生素治疗,术后第2 d均给予中药坐浴、生理盐水清洗、碘伏消毒。消毒后,对照组予凡士林纱条填塞引流,无菌纱布包扎及固定治疗;观察组予康复新液冲洗,采用康复新液纱条填塞引流,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清炎性因子(TNF-α、IL-6及IL-8)、免疫细胞(CD3+、CD4+、CD8+和CD4+/CD8+)和氧化应激(SOD和MDA)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上述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NF-α、IL-6、IL-8和MDA水平较组内治疗前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CD3+、CD4+、CD4+/CD8+和SOD水平较同组内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CD8+水平组内及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治疗可利于降低高位肛周脓肿患者术后的炎性因子水平,稳定机体的免疫细胞水平及改善氧化应激状态。
- 李青松辜军曾晓梅殷君海
- 关键词:高位肛周脓肿康复新液炎性因子免疫细胞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