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玲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寿光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替罗非班治疗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出现进展性脑梗死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责任血管分为观察组(小动脉闭塞型12例)和对照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8例)。两组均在患者出现进展时立即予以替罗非班静脉泵入[持续0.1μg/(kg·min)静脉泵入24 h]治疗,替罗非班泵完结束前4 h给予阿司匹林。记录观察两组间14 d内颅内外出血事件和死亡事件。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记录给予替罗非班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0 h、1 h、6 h、12 h、24 h、7 d、14 d)进展性脑梗死患者NIHSS评分及3个月后mRS评分。结果观察组14 d内发生颅内外出血事件发生率为8.33%,对照组为2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两组患者14 d内均未发生死亡病例。观察组1 h、6 h、12 h、24 h、7 d及14 d时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时mRS评分[(2.31±1.02)分]低于对照组[(3.01±1.23)分],mRS评分0~2分比例(75.00%)高于对照组(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中,对小动脉闭塞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更佳。
- 杨英亮郝玲徐英智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替罗非班尿激酶
- 替罗非班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尿激酶静脉溶栓后进展性脑梗死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寿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收治的40例经尿激酶静脉溶栓后出现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替罗非班组在患者出现进展时立即予以替罗非班静脉泵入[持续0.1μg/(kg·min)静脉泵入24 h]治疗,替罗非班泵完结束前4 h给予阿司匹林。对照组不予替罗非班,静脉溶栓后常规24 h后予以阿司匹林。观察两组间14 d内颅内外出血事件、14 d内病死率、治疗7 d及14 d时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时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等指标。结果治疗7 d及14 d,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4 d病死率均为0,颅内外出血事件发生率(5.00%vs.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时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率为60.00%,高于对照组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P<0.05)。结论对尿激酶静脉溶栓后进展性脑梗死患者,立即予以替罗非班静脉泵入并不增加出血事件及病死率的发生,且能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 杨英亮郝玲
-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替罗非班尿激酶
- 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目的: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研究.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各为32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过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比两...
- 赵小话郝玲
- 关键词:脑外伤脑血管病高压氧治疗临床护理
- 卡托普利与左西孟旦共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 2024年
- 目的分析卡托普利与左西孟旦共同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CH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药组和联合组,各54例。单药组采用左西孟旦治疗,联合组采用卡托普利与左西孟旦共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心脏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EDD)]、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6 min步行距离(sixminute walk test,6MWT)]、血清水平[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N-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Ⅲprocollagen,PⅢ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6.30%)高于单药组(81.48%)(P<0.05);治疗12周后,联合组的LVEF水平、MLHFQ评分、6MWT、IGF-1水平均高于单药组(P<0.05);治疗12周后,联合组的LVMI,LVEDD,PIIINP水平均低于单药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与左西孟旦共同治疗CHF的疗效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有效调节血清PIIINP,IGF-1水平,改善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良好。
- 李树云刘爱环郝玲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疗效生活质量
- 围手术期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寿光市人民医院行机械取栓术的8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干预,均持续护理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上下肢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44%)低于对照组(19.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12%)高于对照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负面情绪,改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减少发生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 孙春燕鞠峰杨英亮郝玲
- 关键词:机械取栓循证护理神经功能肢体功能
- 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 2016年
- 目的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护理研究.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64例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各为32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在接受高压氧治疗的过程,分别采用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整体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与对照组的60.50%相比效果更为显著,且差异P〈0.05.结论将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外伤脑血管病患者高压氧治疗中,能够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降低残疾率,值得推广.
- 赵小话郝玲
- 关键词:高压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