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超龙

作品数:6 被引量:65H指数:4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香气
  • 2篇植物
  • 2篇山地茶园
  • 2篇饲料
  • 2篇菌剂
  • 2篇家畜
  • 2篇家畜饲料
  • 2篇根瘤
  • 2篇根瘤菌
  • 2篇根瘤菌剂
  • 2篇草类
  • 2篇草类植物
  • 2篇茶园
  • 1篇氮磷钾
  • 1篇氮磷钾肥
  • 1篇动力学模型
  • 1篇学成
  • 1篇氧化降解
  • 1篇右倾
  • 1篇杂草

机构

  • 6篇西南大学
  • 2篇宜宾市农业局
  • 1篇宜宾职业技术...
  • 1篇宜宾学院

作者

  • 6篇马超龙
  • 4篇童华荣
  • 2篇蒋金星
  • 2篇陈应娟
  • 2篇龚智
  • 2篇汪毅
  • 1篇毛世红
  • 1篇罗学平
  • 1篇赵先明
  • 1篇陆昌琪
  • 1篇李丽霞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山地茶园植草护坡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茶园植草护坡的方法,包括在每个坡面上右倾45°平行划垄,然后在垄上打孔并向孔中施氮磷钾肥,再将拌有根瘤菌剂的草种进行播种,最后进行浇水、防治病虫害、清除杂草等管理。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护坡成本高,不易执行...
陈应娟马超龙童华荣汪毅蒋金星龚智
文献传递
四川主栽茶树品种红茶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被引量:27
2016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采自名山白毫131、福鼎大白茶、福选9号、早白尖和四川中小叶群体种5个主栽品种制作的工夫红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在5个品种红茶中共分离鉴定出148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包含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烃类、酸类等。主要的香气贡献成分是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在45.97%~63.78%之间,其中主体香气成分有香叶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乙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苯甲醇、橙花叔醇、水杨酸甲酯、癸酸乙酯、顺-3-己烯醇己酸酯、苯乙醛、柠檬醛等,这些成分是决定四川工夫红茶甜花香和果香的重要组分。四川主栽品种红茶香气类型属于中间型,富含芳樟醇和香叶醇,其中名山白毫131、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和福鼎大白茶红茶萜烯指数较低,分别为0.57、0.60和0.65,表明这3个品种红茶香气高锐,属于高香型红茶,这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因此,高香或花香型四川工夫红茶宜选用名山白毫131、四川中小叶群体种或福鼎大白茶鲜叶制作。
罗学平李丽霞马超龙赵先明
关键词:茶树品种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晒青毛茶加工过程中香气变化研究
晒青毛茶是有较浓地域特色的初级产品,市场上流通较少,为提高其经济价值,大多被用来加工普洱茶。晒青毛茶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纯甘爽,清香,其复杂的香气成分,是形成普洱茶特异品质的物质基础。晒青毛茶品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普洱茶的...
马超龙
关键词:晒青毛茶香气变化
文献传递
山地茶园植草护坡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地茶园植草护坡的方法,包括在每个坡面上右倾45℃平行划垄,然后在垄上打孔并向孔中施氮磷钾肥,再将拌有根瘤菌剂的草种进行播种,最后进行浇水、防治病虫害、清除杂草等管理。本发明克服了传统护坡成本高,不易执行...
陈应娟马超龙童华荣汪毅蒋金星龚智
文献传递
茶叶中脂肪酸及其对香气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17
2017年
综述茶鲜叶、成品茶中脂肪酸的种类、含量研究,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脂肪酸氧化降解及其对茶叶香气品质的影响,也对茶叶中脂肪酸的研究方法作出了总结与展望,以期为深入研究茶叶加工、贮藏等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改善茶叶的品质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马超龙李小嫄岳翠男王治会叶玉龙毛世红童华荣
关键词:脂肪酸香气氧化降解
黄茶闷黄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变化的动力学模型被引量:8
2017年
研究黄茶闷黄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与色差在不同温度、不同含水量条件下随闷黄时间的变化规律,确定引起黄茶黄变的关键化学成分为叶绿素a、EGCG和ECG,并建立了叶绿素a、EGCG和ECG随闷黄时间、闷黄温度之间的动力学模型,以预测黄茶闷黄过程中的黄变程度。结果表明:叶绿素a、EGCG及ECG与零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程度较优,基于各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实验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5%,说明该模型有效,并通过预测的模型计算出了各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常数K,发现随着温度和含水量的增加,叶绿素a、EGCG和ECG的反应速率常数K逐渐增大,采用Arrhenius方程对反应速率常数k和温度T进行非线性拟合,得到了叶绿素a、EGCG和ECG的活化能Ea与频率因子A,判断出相同条件下叶绿素a反应最易进行,其次是ECG、EGCG。
王治会童华荣岳翠男李小嫄马超龙陆昌琪
关键词:黄茶化学成分色差动力学模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