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与TGFBR3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 2021年 探究TGFBR3基因与人体早发性卵巢功能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依据。方法:为得到有效结果,本次截选收治的68名患者,所选患者检查时间在2018.9月~2020.5月中,将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68例正常女性,将其作为对照组,对比患者内分泌情况,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提取DNA,对两组人员的TGFBR3基因以及患者的18号外显子编码区区段设计特异性引物行多重PCR扩增,在完成Barcode引物区分后,对两组人员的TGFBR3基因进行检测。结果:对比两组人员的TGFBR3基因,观察组的染色体核型不存在异常,对两组人员的体质指数以及促卵泡生成素等数据进行对比,可以观察到明显的差异,且p<0.05,具有统计学对比意义。结论:在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中,患者一旦发生TGFBR3基因突变,就会导致患者发病,可以通过对患者的TGFBR3基因进行分析,判断患者病症。 郭静 郭晓敏 李明阳 李岩脱氢表雄酮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不孕症女性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2021年 分析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而导致不孕症的治疗方法,探究脱氢表雄酮对其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标准和个人意愿共筛选出卵巢功能不全的不孕症患者78名,随机均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9人,对照组予以常规芬吗通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予以脱氢表雄酮治疗,观察卵巢功能指标以及肝肾功能指标,评估脱氢表雄酮的协同治疗效果以及药物毒副作用。结果:卵巢功能对比中,两组除对照组患者窦卵泡计数外,组内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明显,均有改善,另外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仅基础卵泡刺激素及窦卵泡计数有明显的差别,实验组指标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脱氢表雄酮对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不孕症女性的治疗上有一定的协同促进效果,比起单一芬吗通治疗,对卵巢储备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好,且对肝肾功能损害不显、安全性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纳入考虑。 李岩 李明阳 佘小倩 郭静关键词:脱氢表雄酮 不孕症 卵巢功能 论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1年 将激素治疗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作为探究方向,分析治疗改善措施。方法:为得到有效结果,本次截选收治的100名患者,所选患者检查时间在2018.9月~2020.3月中,分为两组,以使用的治疗措施不同,区分两组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无激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激素治疗。为进一步的得到用于分析的数据,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比最终的评价结果后发现,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后,患者的SAS数据以及SDS等指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时,通过向患者补充激素,可以明显缓解患者更年期导致的身体不适,使患者焦虑等情况得到缓解,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李明阳 李岩 佘小倩 郭晓敏关键词:激素治疗 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妇科内分泌及生殖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 2021年 探究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妇科内分泌以及生殖领域的实际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及60例我院收治的经期正常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将前者设置为实验组,后者设置为对照组进行实验观察;对比统计2组患者生殖内分泌指标水平,并将各项指标纳入ROC曲线进行分析研究,评估抗苗勒氏管激素对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析抗苗勒氏管激素的实际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生殖内分泌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显著,结合ROC曲线可得抗苗勒氏管激素的敏感性可达85%而特异性可达92%,在各项指标中可信度最高。结论:抗苗勒氏管激素在妇科内分泌及生殖领域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其检测敏感度及特异性均较为理想,能够辅助临床医师进行相关疾病的诊断。 佘小倩 李明阳 李岩 郭爱华关键词:抗苗勒氏管激素 抗苗勒氏管激素 心理干预联合知信行理念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影响 2024年 探究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心理干预联知信行理念的效果。方法 选取吉林大学第二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7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给予奇偶分组法均分为联合组、基础组,各39例。基础组行一般护理,联合组加用心理干预联合知信行理念。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联合组的心理状态中SAS(44.23±3.18 vs 48.31±2.98)分、SDS(46.37±4.12 vs 50.65±3.68)分评分均低于基础组(P<0.05);联合组的治疗依从性(97.44 vs 82.05)%高于基础组(P<0.05);联合组的生活质量中躯体(45.78±3.95 vs 39.12±3.51)分、心理(46.02±2.33 vs 38.25±3.78)分、社会(40.29±4.11 vs 35.02±3.94)分、生活(38.65±4.58 vs 31.26±3.98)分评分均高于基础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联合知信行理念能够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李岩 王倩楠 何晓宇 赵婷婷 崔长瑞关键词:心理干预 冠心病 心绞痛 心理状态 治疗依从性 适应性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心脏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效果 2022年 探讨适应性心理护理对高血压心脏病影响。方法 2019年5月至2021 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血压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适应性心理护理,观察两组的血压、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BP、DBP、HR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BDI-II评分低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血压心脏病应用适应性心理护理,可改善血压指标,恢复心率,增强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意义。 刘闻 李慧影 沙莎 李岩关键词:高血压心脏病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析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017年在我科接受PCI介入治疗的96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8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全程护理模式,对比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SAQ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参照组(4.17%<22.92%),组间比较P<0.05。结论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开展全程护理模式,对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均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陈晓会 李岩 王龙 吕秀坤关键词:全程护理模式 冠心病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