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杰

作品数:9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基因
  • 3篇李斯特菌
  • 3篇LM
  • 2篇单核细胞增生
  • 2篇单核细胞增生...
  • 2篇单增李斯特菌
  • 2篇蛋白
  • 2篇动物
  • 2篇动物源
  • 2篇应激
  • 2篇融合蛋白
  • 2篇猪瘟
  • 2篇猪瘟病
  • 2篇猪瘟病毒
  • 2篇转录
  • 2篇转录调控
  • 2篇转录调控因子
  • 2篇瘟病毒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机构

  • 9篇石河子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新疆农垦科学...
  • 2篇乌鲁木齐市动...
  • 1篇中国兽医药品...

作者

  • 9篇李杰
  • 7篇乔军
  • 7篇才学鹏
  • 7篇孟庆玲
  • 5篇张星星
  • 3篇李静
  • 2篇蔡扩军
  • 1篇张星星
  • 1篇马勋
  • 1篇高峰
  • 1篇徐华荣
  • 1篇马永福
  • 1篇王立霞

传媒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动物传染...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家畜生态学报
  • 1篇兽医导刊

年份

  • 3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非洲猪瘟病毒p30-54融合蛋白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制备被引量:6
2018年
为了制备反应原性良好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血清学诊断抗原,根据ASFV p30和p54基因序列,通过大肠杆菌密码子优化后分别体外合成全长的p30和p54基因,利用重叠延伸PCR(SOE-PCR)将2个基因片段串联,构建p30-54融合基因。将构建的融合基因片段克隆入p ET-28a(+)表达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p30-54,转化至E. 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用IPTG诱导表达,检测融合蛋白的反应原性,并制备抗该融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p30-54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47. 1 ku; Western blot分析显示,该融合蛋白可被ASFV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将p30-54融合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后免疫小鼠,成功制备了抗ASFV p30-54融合蛋白多克隆抗体。
李杰张星星郭晶孟庆玲乔军张国武王晓婷李妍才学鹏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大肠杆菌表达系统多克隆抗体反应原性
反刍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新疆流行株的分离鉴定及分型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为了弄清反刍动物源产气荚膜梭菌新疆流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分子特征,本研究从新疆不同地区规模化养殖场和屠宰场采集158份牛羊临床病料,进行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生化特性、16S rRNA序列分析对产气荚膜梭菌分离株进行鉴定;利用多重PCR技术扩增产气荚膜梭菌α、β、ε、ι、β2基因,将测序结果与NCBI数据库比对进行新疆流行株的基因分型。结果从158份临床病料中共分离出产气荚膜梭菌67株,形态学、生化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结果均为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基因检测表明,其中α基因检出率为100.00%(67/67),ε基因检出率为17.91%(12/67),β2基因检出率为37.31%(25/67),β、ι基因未检出。毒素基因分型可将产气荚膜梭菌新疆流行株分为A、D型,其中A型占82.09%(55/67),D型占17.91%(12/67),提示产气荚膜梭菌新疆流行株优势型别为A型。本研究为产气荚膜梭菌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王晓婷乔军孟庆玲蔡扩军李静李妍李杰张国武才学鹏
关键词:产气荚膜梭菌反刍动物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o0732基因克隆、分子特征及遗传进化分析
2020年
为揭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lmo0732基因的分子特征及生物学功能,对LM lmo0732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利用在线软件对其进行分子特征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lmo0732基因全长为1 917 bp,编码63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发现,该蛋白为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含有1个跨膜区域,存在信号肽结构;蛋白结构域预测发现该蛋白含有Big 3、MucBp和LRR保守结构域;二、三级结构分析发现,该蛋白为无规则卷曲连接多段延伸链及α-螺旋所形成的三维立体结构。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不同地域分离株可分为两个基因群,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多样性。
李杰张星星乔梦凡孟庆玲乔军李妍王晓婷李静才学鹏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克隆
非洲猪瘟病毒P30-54融合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表达及反应原性研究
2019年
【目的】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猪养殖业的急性烈性传染病。【方法】为了制备特异性强、敏感性高的ASFV血清学诊断用抗原,本研究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了ASFV P30-54融合蛋白基因。将P30-54融合蛋白基因克隆入杆状病毒转座载体质粒pFastBac1中,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P30-54;将重组质粒转化DH10 Bac感受态细菌进行重组,经抗性与蓝白斑筛选得到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P30-54;将reBacmid-P30-54转染sf9细胞,获得重组杆状病毒reAcMNPV-P30-54。将获得的reAcMNPV-P30-54接种sf9细胞,待细胞出现CPE时收集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和SDS-PAGE进行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结果】在重组杆状病毒中成功表达P30-54蛋白,该重组蛋白可与ASFV多克隆抗体发生免疫学反应。【结论】证实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李杰张星星郭晶张国武王晓婷李妍才学鹏孟庆玲乔军
关键词:非洲猪瘟病毒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反应原性
转录调控因子Lmo2672对LM环境适应性和应激的调控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本文为了解AraC家族转录调控因子Lmo2672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M)环境适应性和应激的影响。【方法】利用温控型质粒pKSV7构建LM-Δlmo2672缺失株,比较母源株LM EGD-e和缺失株LM-Δlmo2672在不同应激环境中生长情况的差异,并利用qRT-PCR方法分析转录调控因子Lmo2672缺失对应激调控基因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与LM EGD-e相比,LM-Δlmo2672在37、42℃及含5%NaCl、0.3%胆酸盐、5 mM H2O2、1%Triton X-100的培养基中生长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环境适应性及应激相关基因(prfA、lexA、fri、perR、kat、sod)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提示lmo2672基因在LM环境适应性和应激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李杰张星星孟庆玲乔军李妍王晓婷李静才学鹏
关键词:环境适应性
lmo2672基因缺失对LM在不同环境下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
2020年
旨在了解AraC家族转录调控因子lmo2672对单核增生李斯特菌(LM)生物被膜(BF)形成的影响。根据同源重组技术构建LM-△lmo2672基因缺失株,利用结晶紫染色法比较LM EGD-e和LM-△lmo2672在不同温度、渗透压、H 2O 2和胆酸盐环境中BF形成量的差异;通过qRT-PCR分析上述不同应激环境中BF相关基因相对转录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证实:与LM EGD-e相比,LM-△lmo2672在4℃,30℃,5%NaCl,8%NaCl,5 mmol/L H 2O 2和0.3%胆酸盐培养环境中BF形成量显著降低;在37℃LM-△lmo2672 BF形成能力极显著降低;在不同应激环境中,LM-△lmo2672 BF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研究结果表明,lmo2672基因在LM BF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李杰孟庆玲乔军伍晔晖王熙凤王立霞才学鹏
关键词:生物被膜
srtA基因缺失对LM环境应激及生物膜生成能力的影响
2016年
为了解srtA对单增李斯特菌(LM)环境应激及生物膜生成的影响,本实验比较了缺失株LM90SB2-△srtA与野生株LM90SB2在不同温度、pH、渗透压、H_2O_2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药物敏感性及生物膜生成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缺失株在致死酸(pH 3.5的盐酸和乳酸)条件下的存活率(55%和54%)低于野生株在致死酸(pH 3.5的盐酸和乳酸)条件下的存活率(71%和75%),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其差异显著;缺失株在培养12、24 h后生物膜交联程度和着色区域厚度低于野生株。但在不同温度、pH、渗透压、H_2O_2条件下的生长以及药物敏感性上均无明显差异。提示srtA分选的表面蛋白可能参与致死酸度条件下的存活和生物膜的密集度。
李杰马勋徐华荣高峰马永福
关键词:单增李斯特菌耐药性生物膜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新型转录调控因子Lmo2672分子特征及其系统进化分析
2019年
利用PCR方法扩增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野毒株SB5新型转录调控因子lmo2672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对其编码蛋白的二三级结构、理化特性、蛋白结构域等分子特征进行预测分析,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LM-SB5 lmo2672基因全长807 bp,共编码268 aa;二级结构预测发现,该蛋白含有1个DNA结合域(185~259 aa),2个由螺旋-转角-螺旋(helix-turn-helix)构成的HTH-18结构域(184~198 aa,226~249 aa),位于整个蛋白的C端,无信号肽序列及跨膜结构;序列比较发现,Lmo2672属于AraC家族转录调节蛋白,其核苷酸序列与NTSN株(4b型)同源性为99.63%;与国际标准株EGD-e株(1/2a型)的同源性为97.77%;系统进化树显示,LM-SB5 lmo2672核苷酸序列与谱系Ⅱ型NTSN等菌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谱系Ⅰ型菌株标准株EGD-e等亲缘关系较远。该研究结果为下一步探讨lmo2672基因在LM毒力和环境应激中的调控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李杰孟庆玲乔军张星星王晓婷李妍张国武蔡扩军才学鹏
关键词: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克隆分子特征系统进化分析
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及控制对策
2016年
抗菌药物在动物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起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和不合理应用,导致病原菌对动物使用的各种抗菌药物日益耐受,出现了非常严峻的细菌耐药局面。本文简要阐述和分析了动物源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产生方式及原因,并简述了对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的控制对策。
李杰谷亚星张星星
关键词: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