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衡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麦
  • 3篇基因
  • 2篇叶片
  • 2篇树突
  • 2篇树突状
  • 2篇树突状细胞
  • 2篇细胞
  • 2篇小麦叶
  • 2篇小麦叶片
  • 2篇粒重
  • 2篇弓形虫
  • 1篇蛋白
  • 1篇休眠
  • 1篇叶绿
  • 1篇叶绿素
  • 1篇叶绿素含量
  • 1篇穗发芽
  • 1篇旗叶
  • 1篇种子
  • 1篇种子休眠

机构

  • 5篇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张衡
  • 3篇张海萍
  • 3篇曹佳佳
  • 3篇马传喜
  • 3篇常成
  • 2篇司红起
  • 2篇卢杰
  • 2篇朱晓峰
  • 2篇张礼廉
  • 2篇曹雪莲
  • 1篇朱玉磊
  • 1篇徐前明
  • 1篇王升星
  • 1篇王勇
  • 1篇王桂军
  • 1篇姜昊
  • 1篇张静

传媒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相关的基因、其Indel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相关的基因TaBAS1-2B及其Indel标记。本发明首次从小麦中分离克隆到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相关的基因TaBAS1-2B,并根据所克隆的TaBAS1-2B基因序列,在‘京41...
朱晓峰常成张海萍曹佳佳张衡张礼廉曹雪莲卢杰司红起马传喜
文献传递
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相关的基因、其Indel标记及应用
本发明涉及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相关的基因<I>TaBAS1‑2B</I>及其Indel标记。本发明首次从小麦中分离克隆到与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粒重相关的基因<I>TaBAS1‑2B</I>,并根据所克隆的<I>Ta...
朱晓峰常成张海萍曹佳佳张衡张礼廉曹雪莲卢杰司红起马传喜
文献传递
TLR4介导DC抗弓形虫ROP38免疫应答机制的初步研究
刚地弓形虫隶属于顶端复合门,虫体呈弓形,由此命名为刚地弓形虫。弓形虫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疾病,弓形虫的侵袭作用除了虫体本身外,与宿主的免疫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时,弓形虫病能够造成严重损伤,但是直到现在也没...
张衡
关键词:弓形虫TOLL样受体4树突状细胞
分子标记PM19-A1对1015份小麦抗穗发芽基因型的筛选及其有效性验证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解与穗发芽抗性相关基因PM19-A1在我国小麦品种资源中的分布及其分子标记PM19-A1的有效性,并筛选抗穗发芽等位基因组合,利用标记PM19-A1对1 015份小麦品种资源(包括我国253份微核心种质、603份全国主要麦区品种资源以及153份国外引进材料)进行检测,于2015年测定其中540份材料的种子萌芽指数(GI)和田间自然降雨整穗发芽率(FS),验证该基因标记的有效性;结合TaVp-1B的基因型,筛选PM19-A1/TaVp-1B抗穗发芽等位基因组合;并以大白皮和六月黄(携带PM19-A1a等位基因类型)通过后熟的种子为材料,进行高温(38.5℃)、不同浓度ABA(50μmol·L-1和125μmol·L-1)以及GA(1mmol·L-1)处理,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PM19-A1基因存在两种等位基因类型(PM19-A1a和PM19-A1b),等位基因类型为PM19-A1a的材料,其平均GI和FS均显著低于等位基因类型为PM19-A1b的材料,为抗穗发芽等位类型;PM19-A1a在我国微核心种质、全国主要麦区品种资源和国外引进材料中的分布频率分别是17.4%、7.7%和31.8%;筛选出抗穗发芽等位基因组合PM19-A1a/TaVp-1Bc;高温和ABA处理均能诱导PM19-A1基因表达上调,GA处理则抑制其表达上调;不同抗穗发芽品种中PM19-A1基因对ABA(P<0.01)以及GA(P<0.05)的敏感性反应存在显著差异。
曹雪连张衡姜昊吴曾云曹佳佳朱玉磊王升星常成张海萍马传喜
关键词:小麦种子休眠
自噬相关5蛋白对刚地弓形虫刺激树突状细胞成熟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5 (ATG5)蛋白对刚地弓形虫(简称弓形虫)体外刺激树突状细胞(DCs)成熟的影响。方法采用TRIzol法提取昆明小鼠总RNA,反转录为cDNA,经PCR扩增获得ATG5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32a-ATG5,转入大肠埃希菌Rosetta株中表达,尿素纯化后用抗His标签单抗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鉴定ATG5。分离鼠源DCs,用弓形虫体外感染DCs。感染实验分为3组:对照组(仅含DCs)、弓形虫组(弓形虫+DCs)和ATG5蛋白组(ATG5蛋白+弓形虫+DCs),每组设3次重复,各组弓形虫速殖子(1×10~4个)同时加入到DCs中, 37℃、 5%CO2共培养2 h。其中, ATG5蛋白组弓形虫在感染DCs前,预先与ATG5蛋白(50μg)在体外作用2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11cCD83双表达成熟型DCs在细胞总数中比例的变化,分析DCs的成熟情况,评价ATG5蛋白对弓形虫体外刺激DCs成熟的影响。结果ATG5扩增产物约为729 bp,ATG5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_r)约为46 000。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重组ATG5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对照组、弓形虫组、 ATG5蛋白组中CD11cCD83双表达成熟型DCs在细胞总数的比例分别为(13.3±0.5)%、(52.5±0.3)%和(47.8±0.6)%,弓形虫组和ATG5蛋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对照组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ATG5蛋白可降低弓形虫体外刺激DCs成熟的能力。
吴尚桦耿娥燕张静张衡施之强汪汕陆维吴以振王桂军王勇徐前明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树突状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