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梅香

作品数:5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姜黄素
  • 4篇去甲
  • 4篇去甲氧基
  • 4篇去甲氧基姜黄...
  • 4篇甲氧基
  • 3篇环糊精
  • 2篇乙醇
  • 2篇乙烷
  • 2篇种姜
  • 2篇氯乙烷
  • 2篇介质
  • 2篇甲烷
  • 2篇二氯甲烷
  • 2篇二氯乙烷
  • 2篇分离介质
  • 2篇包结
  • 2篇包结物
  • 1篇等体积混合
  • 1篇萃取
  • 1篇萃取剂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5篇柴坤刚
  • 5篇纪红兵
  • 5篇吴梅香
  • 4篇秦祖赠

传媒

  • 1篇精细化工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环糊精聚合物吸附分离姜黄素类化合物被引量:2
2016年
以交联聚合法制备了环糊精聚合物,对姜黄素(CUR)、去甲氧基姜黄素(DMC)、双去甲氧基姜黄素(BDMC)进行了吸附分离研究。通过荧光光谱法比较了β-环糊精与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包结常数(K)。结果表明:环糊精与三者的作用力大小顺序为BDMC〉DMC〉CUR。考察了环糊精聚合物种类对3种姜黄素类化合物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环氧氯丙烷交联羟丙基-β-环糊精聚合物(HP-β-CDP1)的吸附选择性最好。以HP-β-CDP1作为吸附剂,进行了单组分动力学研究和等温竞争吸附实验。结果表明:60 min体系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DMC相对于CUR的分离因子α21为2.1~2.8,BDMC相对于DMC的分离因子α32为2.5~4.1,BDMC相对于CUR的分离因子α31为5.2~11.2,吸附后溶液中CUR、DMC、BDMC的色谱含量分别为88.2%、10%、0.4%。
吴梅香柴坤刚纪红兵
关键词:环糊精聚合物姜黄素类化合物
一种选择性萃取分离姜黄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萃取分离姜黄素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工业产品姜黄素粗品为原料,即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萃取剂。用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1,2-二氯乙烷或二氯甲烷溶解的姜黄素、...
纪红兵吴梅香柴坤刚秦祖赠
一种选择性萃取分离姜黄素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萃取分离姜黄素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工业产品姜黄素粗品为原料,即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萃取剂。用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1,2‑二氯乙烷或二氯甲烷溶解的姜黄素、...
纪红兵吴梅香柴坤刚秦祖赠
文献传递
一种姜黄素的分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姜黄素的分离方法。该方法是以工业产品姜黄素粗品为原料,即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用乙醇溶解的姜黄素粗品,在恒温条件下滴加入到β-环糊精水溶液中,恒温搅拌1~6h,然后4℃静置24h...
纪红兵吴梅香柴坤刚秦祖赠
文献传递
一种姜黄素的分离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姜黄素的分离方法。该方法是以工业产品姜黄素粗品为原料,即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混合物,用乙醇溶解的姜黄素粗品,在恒温条件下滴加入到β‑环糊精水溶液中,恒温搅拌1~6 h,然后4℃静置24...
纪红兵吴梅香柴坤刚秦祖赠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