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阻塞性
  • 2篇阻塞性肺疾病
  • 2篇慢性
  • 2篇慢性阻塞性
  • 2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疾病
  • 2篇肺功
  • 2篇肺功能
  • 2篇肺疾病
  • 1篇胆碱
  • 1篇胆碱能
  • 1篇胆碱能神经
  • 1篇胆碱酯酶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栓塞
  • 1篇休克
  • 1篇选择性支气管...
  • 1篇选择性支气管...
  • 1篇选择性支气管...
  • 1篇血浆

机构

  • 4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九江市第一人...

作者

  • 4篇孔志斌
  • 4篇殷少军
  • 4篇朱珍
  • 4篇左晟
  • 2篇李虹
  • 1篇马红映
  • 1篇刘建明
  • 1篇刘华
  • 1篇戴淼
  • 1篇宋爽

传媒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咯血是呼吸内科常见的危重症状之一。由于其咯血中血液容易凝固,可因血块阻塞呼吸道导致窒息或因咯血量大致失血性休克,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多数大咯血对内科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而外科治疗创伤较大。
柳毅戴淼殷少军孔志斌左晟朱珍
关键词:血浆D-二聚体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失血性休克咯血量内科治疗
孟鲁司特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顺尔宁)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和肺功能的作用。方法 70例稳定期慢阻肺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孟鲁司特10mg,每晚1次,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肺功能变化、呼吸困难和急性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分钟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VV/预计值)、用力肺活量(FVC)、一秒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预计值)、一秒率(FEV_1/FVC)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1);而在开始治疗3、6个月后与治疗1个月后的肺功能各项指标对比无显著差异(均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各项肺功能指标亦有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观察期间治疗组的呼吸困难改善好于对照组,急性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孟鲁司特能更好地改善肺功能,更好地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同时还能减少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
左晟马红映孔志斌朱珍李虹刘华殷少军
关键词:孟鲁司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功能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胆碱酯酶含量变化被引量:8
2016年
随着雾霾气候、空气污染的加重及吸烟人群的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前明显上升。当感染加重时极易出现呼吸肌疲劳,导致呼吸衰竭。目前COPD症状严重程度常根据患者症状评分和(或)肺功能检查分级,患者症状分级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而肺功能检查对于严重呼吸困难患者尚有一定局限性,尤其老年人肺功能检查配合欠佳,而目前尚未有血清学指标判断COPD患者呼吸困难情况。
柳毅殷少军孔志斌左晟朱珍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血清学指标呼吸肌疲劳胆碱酯酶胆碱能神经症状严重程度
尼可刹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中的应用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探讨尼可刹米在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性脑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6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予抗感染、祛痰、抗炎、解痉等常规治疗及NIPPV,治疗组加用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以5 mg/min的速度持续泵入,连用72 h。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住院时间及临床转归。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及格拉斯哥评分(GC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无创通气时间(好转脱机)及平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IPPV的基础上加用尼可刹米,可改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左晟刘建明朱珍李虹宋爽柳毅孔志斌殷少军
关键词:尼可刹米无创正压通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性脑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