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龙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煤岩类型控制下的微观孔隙结构及吸附特征研究被引量:4
- 2016年
- 为了深入研究煤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吸附特征,选取了韩城矿区石炭系上统和二叠系下统的煤岩进行了低温二氧化碳吸附和液氮吸附/脱附实验,探讨了不同煤岩类型的微观孔隙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甲烷等温吸附技术,对比了不同煤岩类型的吸附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煤岩类型不同,D-R比表面积和D-A总孔容不同,从暗淡煤到光亮煤随着镜质组含量的增加微孔含量变大,D-R比表面积和D-A总孔容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而中孔的BET比表面积和BJH总孔容则恰恰相反,因此,与微孔含量较高的光亮煤相比,微孔含量较低的暗煤吸附能力较差,半亮煤和半暗煤次之。就煤岩类型孔隙结构而言,光亮煤和半亮煤一般以一端封闭的Ⅰ型孔为主,半暗煤以Ⅱ型开放孔为主,而暗淡煤则以Ⅲ型墨水瓶孔为主。
- 刘玉龙汤达祯许浩赵俊龙刘彦飞
- 关键词:微观孔隙
- 基于核磁共振不同煤岩类型储渗空间精细描述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深入探究不同煤岩类型储渗空间的特征及其差异性,选取了韩城矿区4种不同煤岩类型的中煤阶样品,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实现了对韩城矿区不同煤岩类型孔裂隙的识别和有效孔隙度差异性的精细描述和定量表征,并在此基础上基于离心前后累计振幅曲线求取了孔裂隙系统划分的阀值T_(2C1)和T_(2C2),实现了对不同煤岩类型孔径结构分布的重构。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煤岩类型煤样的T_(2)谱形态差异较大,从光亮煤到暗淡煤,T_(2)谱由双峰大孔隙型逐渐过渡到双峰小孔隙型,且T_(2)C截止值和有效孔隙度均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并由求取的阀值T_(2C1)和T_(2C2)计算得到的三大孔裂隙系统孔径分布可知,从光亮煤到暗淡煤,储层的孔裂隙结构由渗流孔型逐渐向综合型和扩散孔型过渡。
- 刘玉龙汤达祯许浩赵俊龙李冰洋
- 关键词:低场核磁共振有效孔隙度
- 韩城矿区煤岩类型控制下的微观孔隙结构及吸附特征
- 为了深入研究煤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吸附特征,选取了韩城矿区石炭系上统和二叠系下统的煤岩进行了低温二氧化碳吸附和液氮吸附(脱附)实验,探讨了不同煤岩类型的微观孔隙结构,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甲烷等温吸附技术,对比了不同煤岩类型的...
- 刘玉龙汤达祯许浩赵俊龙刘彦飞
- 关键词:微观孔隙
- 文献传递
- 不同围压下中煤阶煤岩孔裂隙核磁共振响应特征被引量:4
- 2016年
- 为揭示煤储层孔裂隙应力变形特征,基于简支架弯曲变形理论建立了煤岩孔裂隙应力变形模型,并以韩城矿区中煤阶煤岩样品为例,通过变围压核磁共振实验,探讨了不同围压下孔裂隙的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变化,对比验证了应力变形模型的正确性。结果表明,煤岩孔裂隙应力伤害率具有随孔径增大而非线性增大的特点;在加压过程中,应力作用初期伤害程度明显大于后期,但后期应力伤害增长率逐渐降低。在相同围压条件下,裂隙核磁共振信号衰减率最大,大中孔次之,微小孔最低;随着围压的增加,核磁信号衰减率逐渐增加,但信号衰减幅度逐渐降低。变围压核磁共振实验结果和应力变形模型的一致性证明了应力变形模型能够真实反映煤岩应力伤害作用过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 刘玉龙汤达祯许浩赵俊龙刘彦飞
- 基于X-CT技术不同煤岩类型煤储层非均质性表征被引量:7
- 2017年
- 为了深入探究煤岩类型与煤储层孔裂隙的耦合关系,表征韩城矿区煤储层孔隙纵向非均质性,选取了韩城矿区4种煤岩类型的煤样,采用X射线层析扫描技术,模拟和重构了韩城矿区煤储层内部孔裂隙、煤岩基质和矿物的形态与空间分布格架,建立了三维立体重构模型,实现了对不同煤岩类型孔裂隙分布的三维可视化精细表征。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煤岩类型,孔裂隙的发育程度不同,但CT变化值较为一致,基本呈双峰分布,相较于半亮煤、半暗煤和暗淡煤,光亮煤孔裂隙发育程度最高,孔隙分布非均质性最强,孔裂隙连通性最好,并且从光亮煤到暗淡煤,呈现出孔裂隙的发育程度和连通性逐渐变差,矿物充填程度和小孔含量逐渐升高的趋势。
- 刘玉龙汤达祯许浩赵俊龙李冰洋
- 煤岩类型控制下的产能特征及压裂裂缝展布规律的影响
- 煤岩类型是煤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控制煤储层孔裂隙分布的非均质性,更能决定煤层压裂改造的难易程度及产能效果。因此,本文在分析不同煤岩类型差异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煤岩类型储层的产能特征。结果表明,宏观煤岩类型与煤层气井...
- 刘玉龙许浩汤达祯翟雨阳侯伟熊先钺王伟闫霞
- 关键词:水力压裂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