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可嘉

作品数:2 被引量:3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篇直剪
  • 1篇直剪试验
  • 1篇砂土
  • 1篇数值模拟
  • 1篇隧道
  • 1篇浅埋
  • 1篇浅埋黄土
  • 1篇浅埋黄土隧道
  • 1篇细观
  • 1篇细观力学
  • 1篇离散元
  • 1篇离散元法
  • 1篇颗粒流
  • 1篇颗粒流数值模...
  • 1篇黄土隧道
  • 1篇加固方法
  • 1篇剪切带
  • 1篇值模拟

机构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江西省电力公...

作者

  • 2篇吴可嘉
  • 2篇刘洋
  • 1篇胡杰
  • 1篇李爽

传媒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砂土直剪试验离散元数值模拟与细观变形机理研究被引量:22
2017年
基于离散元法进行砂土直剪试验模拟与剪切宏细观响应研究。采用试样分条带法研究砂土剪切过程中的变形发育情况;记录应力-位移关系,分析砂土剪切应力、应变特性与剪胀特性。通过分析接触力链、接触组构分布、配位数及滑动接触百分比等细观行为演化研究颗粒细观接触状态演变;基于局部孔隙率变化分析颗粒细观分布状态演变;采用颗粒累积转动量和速度场分析颗粒细观运动状态及剪切带发育的细观机制;对离散元软件PFC2D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主应力的可视化。研究表明:应变局部化集中于颗粒转动、接触滑动、体胀明显的剪切带内,剪切带内外颗粒不同的运动状态导致细观参量的变化,剪切带厚度为(10~15)d_(50);力链网络、接触组构和主应力场本质上是一致的,三者主方向在剪切过程中发生了近似一致的偏转。
李爽刘洋吴可嘉
关键词:砂土离散元法直剪试验细观力学剪切带
浅埋黄土隧道不同施工与加固方法的颗粒流数值模拟被引量:12
2016年
针对浅埋黄土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发生的拱顶过量沉降问题,采用颗粒离散单元法模拟了不同开挖方法和加固措施对围岩稳定和变形的影响,分析了6种工况的围岩压力分布和位移发展情况,讨论了开挖方法和加固措施对隧道围岩稳定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隧道拱肩和拱脚应力集中处水平位移较大,拱部和边墙开挖为黄土隧道留核心开挖施工中的关键工序,施工中宜及早支护避免隧道发生过大变形.浅埋黄土隧道拱顶下沉量远大于周边收敛;对于相同的支护形式,留核心土下部全断面开挖法产生的位移总量约为留核心土下半断面分部开挖法的1.2倍;对于相同的开挖方法,无超前注浆支护产生的位移总量约为有超前支护的1.5倍;而有无系统锚杆的隧道围岩变形量基本相同.研究表明,浅埋黄土隧道可采取超前导管注浆减小隧道开挖变形,而系统锚杆由于支护效果不明显可考虑取消.
刘洋胡杰吴可嘉
关键词:黄土隧道颗粒流数值模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