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伟
-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贵家岗遗址考古发掘简报被引量:2
- 2018年
- 贵家岗遗址是沅水下游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的一处重要遗址。2015年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常德市文物局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的遗迹主要为灰坑、墓葬等。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石器、铜片等。陶器文化因素包括以高领罐、釜为主的本地文化因素,在遗存中占主体地位;以竹节柄豆、小平底罐为主的朝天嘴文化因素;以鬲、盉、爵等为主的中原文化因素。遗址年代可能稍早于周边地区的石门皂市、汉寿马栏嘴、沅江麦子园等遗址,上限约为二里头文化晚期,下限约为二里岗文化下层时期。文化面貌与这些遗址之间既有差异亦有共性。贵家岗遗址对进一步完善洞庭湖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谱系、探讨区域间文化互动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
- 盛伟龙朝彬王永彪王永彪杜林慧段欣罗希封剑平杨盯
- 关键词:文化谱系
- 从盘龙城遗址兴废看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在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的进退被引量:1
- 2022年
- 盘龙城遗址从普通据点发展成区域性中心城市到最后废弃的发展历程折射出夏商时期中原文化在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的进退过程。盘龙城随二里头文化的进入而兴起,并凭借地理位置的优势以及二里头文化和下七垣文化在此交汇的文化背景而开始在江汉地区确立起较为特殊的地位,进而为之后的崛起奠定基础。二里冈文化的进入使盘龙城发展成为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等级最高的中心城市,并以此为据点形成了在该区域强势扩张的局面。其中,在江汉平原东部、赣鄱地区和洞庭湖东部地区,中原文化的进入表现为文化势力的主导地位和多层级聚落体系的设置,而在江汉平原西部及洞庭湖西部地区,中原文化的进入则表现为直接或间接的文化接触。商时期中原文化对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的经营重心显示出区域的差异性,这从侧面反映出资源获取是其向南扩张的重要动机。至中商偏晚阶段,盘龙城遗址遭到废弃,中原文化向北撤出,江汉平原及周边地区地方青铜文化随后兴起并发展,但两地间的文化联系并未断绝。
- 盛伟
- 关键词:盘龙城遗址夏商时期中原文化江汉平原
- 殷墟文化两个分期体系的比较研究
- 2016年
- 关于殷墟文化的分期,学术界长期存在邹衡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所各自建立的两个体系,它们均经历了一个不断细化、调整的过程。一般认为这两者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对于其中的一些差异也不应忽视。本文在回顾这两个分期体系形成过程的基础上,指出它们对殷墟文化第一期的归属以及一些典型单位的年代判断上存在差异,而其中的一些差异又造成了它们对西北岗王陵区内1400、1217、1500号等大墓及宫庙区内乙七、乙十一前期、乙十二等建筑基址年代的不同认识。在两者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基本一致的认识下考察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或可归结为传统年代学研究方法的局限性、资料积累的阶段性、早期田野发掘技术的不足性等。
- 盛伟
- 关键词:殷墟文化年代学
- 湘北地区商至西周时期的器物模仿现象——兼谈早期越式鼎的出现背景
- 先秦时期的成器过程中器物的模仿现象非常普遍。比如很早就有学者注意到,商周时期的青铜钺便是在模仿新石器时代石钺的基础上而出现的,而青铜时代的主要铜器形态几乎都可以在陶器中找到它的祖型。器物模仿在内涵上比较宽泛。从时代上区分...
- 盛伟
- 文献传递
- 湖南宁乡市炭河里遗址钟家湾地点商周遗存发掘简报被引量:2
- 2021年
- 2015年底至2016年初,为配合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用地内的文物埋藏情况进行了考古调查,在钟家湾和新屋湾两处地点发现有商周时期的遗存分布。2016年4~7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宁乡市文物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 无盛伟赵亚锋(执笔/拍摄)向桃初贾英杰(摄)贾英杰潘志杰(绘图)
- 关键词:商周时期
- 湖南临澧九里楚墓群马鞍岭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1
- 2020年
- 九里楚墓群主要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刻木山乡,坐落于澧阳平原向武陵山脉的过渡地带,属于澧水中下游地区,为湖南境内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楚国墓葬区之一,已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因当地村民烧砖取土将一座中型墓的封土铲平,湖南省博物馆和常德地区文物工作队随即对该墓进行考古发掘[1]。
- 柴焕波罗思琦(绘图)胡铁兰(绘图)盛伟(摄影/执笔)盛伟
- 关键词:考古发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群
- 试论罗城遗址的年代和性质被引量:1
- 2020年
- 本文利用新获得的考古材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指出罗城遗址并非春秋时期迁于此地的罗国遗民所建立的都城,而应当是战国时期楚国在南方设立的一座县城。同时,本文还认为,罗城遗址内除一般所了解的大城外,还在其东南部存在一座建于六朝时期的小城。该小城由东西并列的两个接近方形的城圈组成,其中东侧城圈可能建于孙吴时期,而西侧城圈可能为南朝时期扩建。由于罗城的地望和时代与文献中记载的罗县高度吻合,本文推测其也应当是秦代以后的罗县县治所在地。
- 盛伟
- 关键词:战国秦汉六朝
- 湖南宁乡炭河里与望城高砂脊出土铜器的铅同位素分析及相关问题被引量:8
- 2019年
- 前言湖南湘江流域曾出土大量晚商风格的铜器,其中大部分属于“宁乡铜器群”范畴。这些铜器多零散出土或出于窖藏中,地层关系和共存陶器的缺乏使得相关研究存在诸多限制。近年来,湘江流域的望城高砂脊和宁乡炭河里先后发掘出土两批铜器墓葬,对于认识湘江流域铜器的年代、文化背景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黎海超崔剑锋盛伟
- 芷江四方园遗址浅析——兼谈倒塘湾出土的铜鸟形器
- 2016年
- 本文对四方园遗址2005年试掘的材料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批遗存的年代应在商末至西周早期,文化面貌与乌江流域被称作石地坝文化或十二桥文化川东类型的遗存相一致,并由此对其来源线路进行了推测。本文还对距四方园遗址约1.5千米的倒塘湾遗址出土铜鸟形器做了初步的研究,指出其年代应相当于西周早期,并注意到其总体风格与三星堆文化出土的铜鸟形器有较大的一致性。
- 盛伟
- 湖南临湘大畈遗址试掘简报被引量:1
- 2016年
- 大畈遗址2013年度的试掘发现了一批东周时期的灰坑、沟、灶等遗迹,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陶、铁器等遗物。这批遗存的年代大致从春秋中晚期延续至战国中期前后,各类陶器中鬲、盆、豆、罐等楚文化因素的器物始终占主要地位,但同时也有以鼎为主的一批器物表现出浓厚的地方特征。这批资料对于我们探讨楚文化进入湘江流域的时间、路线以及与本地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 盛伟
- 关键词:东周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