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碧英
- 作品数:12 被引量:75H指数:6
- 供职机构:福建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钼靶和MSC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11年
- 目的:探讨X线钼靶及其与MSCT联合应用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钼靶及MSCT的影像资料。结果:钼靶摄片及其与MSCT联合应用对乳腺癌检出的正确率分别为78%和92%。结论:钼靶X线摄影可以作为乳腺疾病的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联合MSCT检查,可以明显提高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
- 刘碧英陈光辉郑永豫张惠娟张国来王发成
-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乳房X线摄影术
- 多层螺旋CT对下腔静脉病变的诊断价值(附142例报告)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下腔静脉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下腔静脉病变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资料,重点分析下腔静脉显示是否达到诊断要求,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结果 142例图像均达到诊断要求,检出下腔静脉变异19例,血栓31例,癌栓40例,布加综合征29例,外压性狭窄6例,支架置入17例;142例中下腔静脉闭塞26例。结论 MSCTA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下腔静脉的无创性成像,对下腔静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刘碧英曹代荣李银官游瑞雄胡建平江飞邢振
- 关键词:下腔静脉血管造影术
- 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三维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3D-MSCTA)对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对33例同时行3D-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脑AVM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DSA为金标准,评价3D-MSCTA诊断准确性,评价指标包括病灶检出率、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显示,畸形血管团的部位、形态、大小以及脑内合并病灶。结果 33例患者,3D-MSCTA检出32例35个AVM,1例未检出AVM;DSA检出33例36个AVM,3D-MSCTA检测AVM总的诊断敏感性为96.9%,假阴性率为3.1%。3D-MSCTA在显示AVM血管团、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方面与DSA没有显著性差异,诊断基本一致;3D-MSCTA同时显示24例DSA无法显示的脑出血。结论 3D-MSCTA是一种基本可以替代DSA作为诊断颅内AVM的无创性的常规筛查方法。
- 刘碧英曹代荣李银官游瑞雄胡建平江飞邢振
- 关键词:脑动静脉畸形血管造影术
- 手术室男护士的心理问题及对策被引量:3
- 2012年
-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男性也逐渐加入到护理职业队伍中来,他们的加入也成就了这一新兴职业。男护士凭借着他们在生理、心理方面的优势,在手术室、ICU、急诊科等部门受到重视。特别是在手术室,现在的手术室护理已经不再是单纯的手术配合,护士需要更主动地融入手术治疗的全过程,同时还要管理和使用各种高精尖的仪器和设备。
- 刘碧英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男护士心理问题护理职业心理方面手术配合
- 基于颈动脉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的改良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对脑卒中患者再发风险的预测研究被引量:17
- 2017年
- 目的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模型基础上,结合颈动脉高分辨MR成像技术,建立改良脑卒中风险评分模型(RSRS)。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缺血性脑卒中(AIS)初发和再发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指标,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MR序列成像,对比初发及再发AIS患者颈动脉斑块负荷和成分的差别,并进行Log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出独立危险因素并逐步构建分层方案,联合ESRS形成改良的RSRS,利用ROC曲线评估ESRS及RSRS预测卒中再发的准确性。结果 (1)再发组与初发组AIS患者高血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LDL-C)、总胆固醇(TC)、标准化管壁指数(NWI)、斑块内出血(IPH)比例、破裂的纤维帽(FCR)比例、富含脂质坏死核心(LRNC)最大面积/指数和IPH最大面积/指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LDL-C、IPH、FCR、NWI值及LRNC指数是AIS患者发生再发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显示,ESRS及RSR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0和0.912,当RSRS评分=6分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最高。结论 ESRS和RSRS均对AIS再发有明确的预测价值,但改良后的RSRS预测价值更大;RSRS评分=6分可作为预测AIS再发风险的分层方案。
- 曹代荣肖泽彬林禹刘碧英佘德君郑颖彦张宇阳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 多层螺旋CT对双侧肾上腺疾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双侧肾上腺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34例双侧肾上腺疾病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平扫,其中27例加行双期增强扫描,并行冠状面三维多平面重组(MPR)观察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34例双侧肾上腺病变中,转移瘤20例,淋巴瘤4例,腺瘤3例,结核3例,嗜铬细胞瘤2例,皮质癌2例。转移瘤呈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不均匀明显强化。淋巴瘤形态不规则,不均匀轻、中度强化。腺瘤边界清晰,平扫CT值<15 HU,中度强化。结核显示肾上腺弥漫性肿大、结核性肉芽肿形成及弥漫性钙化。嗜铬细胞瘤边界清晰,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皮质癌肿块较大,密度不均,强化明显但不均匀,可累及周围组织。结论多层螺旋CT是双侧肾上腺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 曹代荣丁雅玲刘碧英
- 关键词:X线计算机
- 磁敏感加权成像及波谱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及波谱成像在脑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和方法:收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患者的MRI 资料,低级别组24例(WHOⅠ、Ⅱ级),高...
- 刘碧英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星形细胞瘤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 文献传递
- 磁敏感加权成像及波谱成像在脑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波谱成像(MRS)在脑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2009年12月至2011年1月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星形细胞瘤患者的MRI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应用Siemens Verio 3.0 T超导磁共振仪行常规MRI平扫+增强、SWI和2D1H-MRS,并将各自结果同病理结果比较并统计分析,得出敏感度、特异度并同常规MRI比较。结果 (1)SWI序列中显示星形细胞瘤的出血率在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出血量在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鉴别诊断中有显著性差异(P<0.05)。(2)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瘤体代谢物胆碱(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Cho/肌酸(Cr)、NAA/Cr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瘤体出血指数C值和Cho/NAA联合筛检,敏感度100%,特异度83.3%。结论 (1)同常规MRI比较,SWI能提高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的特异度,2D1H-MRS能提高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的准确度。(2)瘤体出血指数C值和Cho/NAA值联合筛检能提高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的敏感度。
- 刘碧英曹代荣李银官游瑞雄刘颖邢振
-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成像磁敏感加权成像星形细胞瘤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 TIA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与颈动脉分叉处狭窄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探讨CT平扫检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与MSCTA显示颈动脉分叉处狭窄的关系。方法对84例同时行CT平扫及MSCTA检查的TIA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MSCTA图将颈动脉分叉处狭窄分为无狭窄、轻度狭窄(0-49%)、中度狭窄(50-69%)、重度狭窄(70-99%)、闭塞(100%)五种;根据平扫CT图将颈内动脉虹吸部钙化分为0-4级,0级为无钙化,1级为点状钙化,2级为(弧形钙化占管壁的范围)<90°,3级90-270°,4级>270°,0-1级为低级别钙化,2-4级为高级别钙化,分析虹吸部钙化、钙化形态与颈动脉分叉处狭窄的关系。结果 84例患者中,左侧、右侧及混合组狭窄发生率为43%、43%及58%;颈动脉虹吸部有钙化且钙化范围越大高度提示颈动脉分叉处狭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73%)和特异性(71%);虹吸部没有钙化的颈动脉较少发生中度或重度的狭窄,即狭窄程度超过50%(诊断特异度100%);虹吸部钙化无法有效预测颈动脉中度和重度狭窄,诊断敏感性为5.8%。结论虹吸部钙化及钙化范围可以作为TIA患者预测颈动脉分叉处狭窄的两项指标。
- 刘碧英郑永豫陈光辉严金柱张国来曹代荣游瑞雄刘颖佘德君
- 关键词:钙化
- 浅谈手术室护士上岗前的规范化培训被引量:1
- 2015年
- 新上岗护士的培训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系统工程,也是随着医学科学发展需要不断改进的教育工作。基于手术室护理的特殊性,岗前适应期长的特点,制订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对新护士进行系统、规范、全面的培训尤为重要。我院在护理部的统一布置下,护士长根据手术室护理操作常规及手术要求,将规范化训练的内容纳入标准,制订培训计划,进行规范化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刘碧英
- 关键词:上岗前手术室护士手术室护理新上岗护士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