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晶
- 作品数:9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制图与透视学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 2019年
- 制图与透视学是高校美术设计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技法理论课程,能够使学生掌握室内制图的基本原理和绘图方法,训练其绘图技能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该文将面对面教学方式与在线网络多媒体教学方式相结合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 谭晶
-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
- 古代两河流域滚印题材的阶段特征
- 2024年
- 滚印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三大标志之一,在其发展过程中,既有两河流域滚印的共同特征,又有每个时期所独有的特征。从乌鲁克文化期,历经早王朝时期、阿卡德王朝、乌尔第三王朝、古巴比伦王国、中巴比伦王国,直到新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数千年来滚印涌现出了诸多题材或场景,有的题材贯穿文明发展始终,有的题材只出现在特定历史时期。滚印阶段特征的研究对于复原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谭晶刘昌玉
- 关键词:两河流域题材
- 中国画色彩构成理论教学方法探索被引量:3
- 2016年
- 中国画色彩的运用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被一些画家重视,但随着水墨画的兴起,色彩逐渐处于辅助水墨的地位。到了近代,西方绘画色彩理念传入中国,与中国画的色彩理论发生碰撞。文章拟从中国画色彩构成理论入手,探讨中国画的色彩教学方法。
- 谭晶
- 关键词:中国画教学方法
- 从考古发掘到数字人文:百年西亚印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启示
- 2024年
- 古代西亚的印章分为平印和滚印,平印产生较早,滚印是两河流域特有的印章形式,贯穿于两河文明发展始终,直到公元1世纪被平印所取代。自19世纪近东考古兴起,西亚印学研究已经历了百余年历史,从最初的印章图录出版,到对印章类型、材质、图像和铭文的专题研究,学者们逐渐探索出西亚印章学研究的独特范式。21世纪以来,随着数字人文的发展,西亚印学研究迎来了新的变革,数据库建设、文字与图像的数字分析、三维虚拟仿真技术以及跨学科研究方式的运用,极大地更新了印学研究的思路与视野,尤其是我国学者“大印学”概念的提出,在国际人文社会学界发出“中国印学声音”,为世界印学的发展做出了原创性贡献。
- 谭晶刘昌玉
- 关键词:平印
- 中国画色彩构成表现形式探析被引量:1
- 2021年
- 在中国画的色彩关系中,墨是一种比较独特的现象,因为长期以来笔墨的应用,从而形成“墨”的观念,形成中国画特有的对墨色的色彩倾向和审美习惯。
- 谭晶
- 关键词:审美习惯中国画笔墨
- 古代近东滚印铭文汇编整理与数据库建设
- 滚印(滚筒印章,Cylinder Seal)是古代两河流域文明的主要发明标志和艺术形式之一,适用于整个近东地区,和楔形文字一起构成了古代近东文化和艺术的基本元素,对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乃至古代近东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
- 刘昌玉谭晶
- 关键词:铭文
- 上古西亚与南亚的印章交流互鉴
- 2023年
- 上古西亚与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大约公元前6千纪的史前时代已经存在了。产自阿富汗的青金石和印度河流域的红玉髓等宝石沿着伊朗高原被出口至西亚的两河流域地区,甚至到达北非的埃及,这就是著名的“青金之路”。[1]文献证据中关于上古西亚和南亚的交流最早在公元前3千纪后半叶的阿卡德王国时期。在阿卡德王国的建立者萨尔贡的铭文中,他宣称来自麦鲁哈、马干和狄勒蒙的船停泊在阿卡德港口。
- 谭晶刘昌玉
- 关键词:经济文化交流两河流域史前时代
- 微视频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 2023年
-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微视频作为一种精短凝练、丰富生动的教学资源逐渐应用在基础教育领域。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微视频把难懂的知识点与生动的画面结合,把枯燥的学科知识变成生动活泼的故事场景,把教科书中的历史情境再现于生活当中,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
- 沈金晶谭晶刘昌玉
- 关键词:高中历史基础教育领域情境再现历史学习兴趣学科知识
- 数字人文与西亚印学研究新趋向
- 2023年
- 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是借助数字科技进行人文研究和教学的新型跨学科研究领域,它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欧美国家,21世纪以来美、英、日、澳等国成立多个数字人文研究、教学机构。2002年,国际数字人文机构联盟(ADHO)在德国图宾根成立。2007年,数字人文中心网络(Center Net)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成立。数字人文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技术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愈加密切,人文科学的发展也越来越体现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水平和国际话语权。在数字人文的影响下,西亚印学研究逐渐突破传统的研究方式,产生了“数字印学”这一研究方向,它也成为西亚印学研究的新趋向。
- 谭晶刘昌玉
- 关键词:印学国际话语权人文科学跨学科研究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