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旭然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抑郁
  • 2篇抑郁症
  • 1篇蔗糖
  • 1篇日龄
  • 1篇偏爱
  • 1篇母婴
  • 1篇母婴分离
  • 1篇海马
  • 1篇GLUR1
  • 1篇不同日龄
  • 1篇成年

机构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桂林医学院

作者

  • 2篇许婷
  • 2篇郑玉
  • 2篇李旭然
  • 1篇周芩稷
  • 1篇蔡翔
  • 1篇董建阳
  • 1篇危智盛

传媒

  • 2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早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抑郁易感性和海马GluR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探讨早期母婴分离对大鼠成年后抑郁易感性和海马GluR1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prague Dawley孕鼠分娩的56只新生雄性幼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母婴分离(MS)组、慢性重复性束缚应激(CRR)组和母婴分离并慢性重复性束缚应激(MS+CRR)组。MS组和MS+CRR组幼鼠出生后第2~14天进行母婴分离应激3 h。鼠龄达7周(体重≈290 g)后,CRR组和MS+CRR组大鼠连续10 d给予3 h慢性重复性束缚应激。之后,进行旷场、新环境进食抑制及强迫游泳实验。结果 与对照组、MS组和CRR组比较,MS+CRR组旷场总距离明显减少,新环境进食抑制实验进食潜伏期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均显著延长(均P〈0.05);MS组海马GluR1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P〈0.05),MS+CRR组海马GluR1的表达较其他3组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早期母婴分离可造成大鼠成年后抑郁易感性,且该易感性与海马GluR1的表达减少有关。
黄铭发许婷危智盛李旭然郑玉周芩稷董建阳蔡翔
关键词:抑郁症母婴分离GLUR1
不同日龄大鼠对不可预见性应激的敏感性差异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不同日龄开始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CUS)对雄性大鼠抑郁和焦虑行为的影响。方法出生3周及4周雄性大鼠各12只,分别为幼龄组和长龄组,每组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应激组大鼠循环给予9种应激,每天2~3种应激,相邻2 d不出现相同的刺激,7 d为1个周期。第0、7、14天称量动物体重、检测蔗糖偏爱以及旷场行为,膜片钳记录TA-CA1 eIPSC。结果 CUS应激1周使大鼠体重增长减慢,与长龄大鼠比较,体重增加的减慢程度在幼龄鼠更加显著(P<0.01);与长龄大鼠相比,CUS应激1周可以使幼龄大鼠的蔗糖偏爱程度降低(P<0.05),CUS应激1周使幼龄大鼠中央区时间减少(P<0.05);CUS应激1周,幼龄大鼠在旷场实验时的粪便数量较对照显著增加(P<0.05),幼龄大鼠在束缚过程中的粪便数量显著高于长龄大鼠(P<0.05)。CUS第1周后,对照组TA-CA1 eIPSC幅度在幼龄鼠和长龄鼠之间没有差别,幼龄CUS组大鼠TA-CA1 eIPSC幅度小于长龄CUS组大鼠(P<0.05)。结论幼龄大鼠对于不可预见性应激更为敏感,一定范围内降低动物的初始应激年龄有助于动物模型的建立。
杨林杰李旭然许婷郑玉
关键词:抑郁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