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思奇

作品数:6 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WTO
  • 2篇议定书
  • 2篇中国入世
  • 2篇中国入世议定...
  • 2篇入世
  • 2篇入世议定书
  • 2篇市场经济地位
  • 1篇引力模型
  • 1篇争端
  • 1篇争端解决
  • 1篇争端解决机制
  • 1篇知识产权
  • 1篇知识产权保护
  • 1篇中国市场经济
  • 1篇中国市场经济...
  • 1篇中国与中亚五...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市场经济
  • 1篇收入差距

机构

  • 6篇对外经济贸易...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6篇李思奇
  • 2篇姚远
  • 2篇屠新泉
  • 1篇何海燕
  • 1篇蔡静静
  • 1篇刘斌
  • 1篇李宏宽

传媒

  • 1篇东北亚论坛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财经研究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商业经济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便利化的经贸效应研究被引量:30
2018年
中亚是中国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域。自"一带一路"推进以来,中国与中亚贸易有了长足发展,但各种非关税壁垒仍然制约着双边贸易畅通,贸易便利化有很大提升空间。本文运用GTAP模型研究得出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将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增加,贸易条件改善;但除美国外的其他国家经济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从产业层面来看,贸易便利化对矿产资源、纺织服装、轻型制造业及重型制造业部门产生较大影响。
李思奇
关键词:贸易便利化GTAP模型
基于灰色理论的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消费支出差距与产业结构转型关联度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以2013-2018年我国三次产业数据、城乡居民收入及消费支出数据为基础,通过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从整体和结构视角,系统测算了城乡收入差距及消费支出差距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灰色关联度。研究表明:从整体上看,城乡收入差距及消费支出差距与产业结构转型之间均有较强的关联性,且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差距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联性强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联性。从结构上看,产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工资性收入差距及经营净收入差距是导致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居住消费支出差距、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差距、衣着消费支出差距、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差距、其他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差距是导致城乡消费支出差距的重要因素。未来,如何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及消费支出差距是产业结构转型政策制定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曲心阳李思奇
关键词:产业结构转型城乡收入差距
技术性贸易壁垒与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基于扩展贸易引力模型的经验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本文基于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使用2000~2015年中国同22个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并引入和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高技术产品密切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变量,实证考察进口国TBT对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表明:(1)进口国实施TBT或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均会抑制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但抑制作用并不显著;(2)若进口国将TBT和知识产权保护相结合形成更为隐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显著抑制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3)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呈现行业差异,其中医药制造业受到的抑制效应最大;(4)由于技术模仿和产品同质化现象的存在,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会在中高收入国家遭遇更为严重的TBT,对出口的抑制效应会更大。中国应将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作为应对进口国TBT的一种补充,在保证高技术产品贸易健康发展的同时推动出口产业向中高端发展。
蔡静静何海燕李思奇李思奇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引力模型
2016年美国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政策的前景与应对策略
"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是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中的一大歧视性安排,对中国的贸易利益造成了不利影响。随着2016年《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即将失效,关于中国届时能否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引起了政府、学术界和公众的极大关...
李思奇姚远屠新泉
关键词: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入世议定书WTO
文献传递
WTO争端解决机制是否真的能够促进出口?——基于WTO争端裁决案件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当前,多哈回合谈判的停滞不前使得WTO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方面的谈判和协调功能不断被弱化;而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皇冠上的明珠"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目前的大部分研究将注意力集中在争端解决机制的法律效率上,而对争端解决机制的经济效率缺乏深入探讨。基于此,文章聚焦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司法仲裁价值,揭示了WTO争端裁决转化为起诉方出口收益的理论机制,并利用1999-2013年裁决的WTO争端案件数据,考察了WTO争端裁决是否对起诉方具有出口促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1)WTO争端解决机制通过司法仲裁确实能够对起诉方产生积极的出口促进效应,但该种效应具有滞后性;并且,由于争端案件异质性和涉案国别(区域)特征,争端裁决的贸易效应体现了非均衡性。(2)从争端案件异质性来看,如果争端涉案产品为农产品或者起诉方胜诉程度更高,则WTO争端裁决对起诉方的出口促进效应更强;但如果案件涉及的争议措施为反倾销或反补贴措施,案件一旦因为被诉方执行裁决不力而进入授权报复程序,则会减损争端裁决对起诉方的出口促进效应。(3)从涉案国别(区域)特征来看,起诉方的贸易报复能力越强,WTO争端裁决对起诉方的出口促进效应越显著。文章从经济效率层面验证了WTO争端解决机制的制度有效性,肯定了争端解决机制在促进贸易自由化方面的显著贡献,凸显了维护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的紧迫现实意义。
李思奇刘斌武赟杰
关键词:WTO争端解决机制
2016年中国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前景:美国因素与中国策略被引量:22
2016年
"非市场经济地位"条款是中国加入WTO法律文件中的一大歧视性安排,对中国的贸易利益造成了不利影响。随着2016年《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即将失效,关于中国届时能否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引起了政府、学术界和公众的极大关注。目前,美国、欧盟、印度等WTO成员至今仍未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尤其是美国的立场最为坚决。本文以WTO法和美国国内法为视角,对WTO与美国国内法中的市场经济地位规则进行解读;结合美国国内在对华经贸政策上的政治考量,重点分析美国在此问题上的政策立场,对美国处理这一问题的可能选择加以预期和研判,最终提出中国的策略选择。
李思奇姚远屠新泉
关键词: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入世议定书WTO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