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真珍

作品数:21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抗体
  • 4篇IGG4
  • 3篇乙型
  • 3篇乙型肝炎
  • 3篇特异
  • 3篇特异性
  • 3篇疾病进展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多态
  • 2篇血浆
  • 2篇血清
  • 2篇血药
  • 2篇血药浓度
  • 2篇药浓度
  • 2篇异常凝血酶原
  • 2篇肾病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相关性肾病

机构

  • 21篇四川大学华西...
  • 4篇四川大学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红河哈尼族彝...
  • 1篇三六三医院

作者

  • 21篇苏真珍
  • 12篇蔡蓓
  • 7篇吴晓娟
  • 6篇黄卓春
  • 5篇魏彬
  • 4篇陈捷
  • 4篇王兰兰
  • 4篇杨滨
  • 3篇白杨娟
  • 3篇王丽
  • 3篇胡静
  • 2篇罗俐梅
  • 2篇秦莉
  • 2篇李立新
  • 2篇谭斌
  • 2篇邹远高
  • 1篇安云飞
  • 1篇李壹
  • 1篇谢轶
  • 1篇黄珣钡

传媒

  • 4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标记免疫分析...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2篇第6届中国医...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华西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中华临床实验...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2
  • 4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PNPLA3基因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损伤间相关性的系统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系统评价PNPLA3rs738409基因突变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NKI、Embase、Ovid数据库,搜索有关PNPLA3rs738409基因多态性与单纯非酒精性肝病肝损伤相关性的横断面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7年4月,由2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提取数据资料后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在PNPLA3rs738409位点发生突变的患者体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突变的人群,而在三酰甘油、胆固醇水平的研究中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NPLA3基因的突变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损伤有密切相关性。
魏益国陈捷石明巧吴晓娟苏真珍蔡蓓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非酒精性肝病META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疾病进展程度与宿主CYP3A5和MDR1基因多态性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CYP450)家族CYP3A5和人类多药耐药基因(MDR1)C3435T基因型与乙型肝炎(乙肝)患者病程进展的关系。方法收集187例慢性乙肝、163例乙肝肝硬化、174例乙肝肝癌患者外周血标本,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及高分辨熔解曲线(HRM)法对患者的CYP3A5和MDR1C3435T基因进行分型。结果 CYP3A5和MDR1C3435T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在慢性乙肝组与乙肝肝硬化组、乙肝肝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携带CYP3A5(6986A>G)A基因或MDR1C3435T的T基因的乙肝患者发生疾病进展的风险较高,但仍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
杨旭洁卢永杰陈捷吴晓娟苏真珍蔡蓓
关键词:乙型肝炎CYP3A5基因MDR1基因
乙肝病毒感染者T细胞功能紊乱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
<正>目的:慢性乙型肝炎是最常见的感染性肝脏疾病,有可能进展至肝硬化和肝癌,其发展过程与宿主自身的免疫反应密切相关。T淋巴细胞介导的特异性细胞免疫起重要作用,其中Th1、Th17、CD8+CD28+CTL等诱导免疫活化,...
陈捷王兰兰付阳李壹苏真珍罗俐梅廖云
文献传递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对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rothromb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Ⅱ,PIVKA-Ⅱ)检测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生物学特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新近诊断并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HBV相关HCC患者394例。从病历中收集肿瘤大小、肿瘤数目、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有无微血管浸润、有无远处转移、有无门静脉癌栓等临床信息;收集患者诊断时和手术前实验室检查结果,包括甲胎蛋白、PIVKA-Ⅱ、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等,分析PIVKA-Ⅱ水平与肿瘤生物学特性间的关系。非正态分布资料采用中位数(下四分位数,上四分位数)表示。结果与术前低血清PIVKA-Ⅱ水平(≤40 mAU/mL)的HCC患者相比,术前高血清PIVKA-Ⅱ水平(>40 mAU/mL)的HCC患者肿瘤直径更大[5.00(3.00,9.00)vs.2.50(1.63,4.95)cm,P<0.001],更容易形成门静脉癌栓(16.61%vs.3.75%,P=0.003)和微血管浸润(43.67%vs.11.11%,P<0.001),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arcelona Clinic Liver Cancer,BCLC)分期更严重(P<0.001),且甲胎蛋白[186.05(6.86,1210.00)vs.17.83(4.33,231.95)ng/mL,P<0.001]、谷丙转氨酶[38.00(26.00,66.25)vs.32.00(22.00,51.00)U/L,P=0.018]、谷草转氨酶[42.00(30.00,76.00)vs.34.00(25.50,48.25)U/L,P<0.001]、γ-谷氨酰转肽酶[71.00(39.00,165.50)vs.55.50(25.00,93.00)U/L,P=0.005]水平更高。BCLC分期0期的HCC患者,PIVKA-Ⅱ阳性率仅为51.3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IVKA-Ⅱ>40 mAU/mL是微血管浸润的独立预测因子[比值比=6.588,95%置信区间(1.645,26.383),P=0.008],且PIVKA-Ⅱ水平预测微血管浸润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61[95%置信区间(0.693,0.830)],灵敏度为66.22%,特异度为79.06%。结论在HBV相关HCC患者,高PIVKA-Ⅱ水平与不良的肿瘤生物学特性有关,并且是肿瘤微血管浸润的独立危险因素。
罗俐梅苏真珍赵文玲蒙立业李立新蔡蓓白杨娟黄卓春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细胞癌异常凝血酶原
IgG4相关疾病累及多系统1例
2020年
IgG4相关疾病(IgG4-RD)是一种可累及多器官或组织的慢性进行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皮肤、肺部受累少见。IgG4-RD患病率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临床确诊难度较大。本文报道1例因“全身散在皮疹”、“咳嗽”、“多发淋巴结增大”就诊的患者,最终确诊为皮肤、肺、淋巴结等多器官受累的IgG4-RD,旨在加深对该病的临床认识,避免漏诊、误诊,同时为此类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病例参考。血清学IgG4检测是目前较为实用的IgG4-RD筛查指标,需加强其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的应用。
魏彬李海龙吴晓娟苏真珍蔡蓓
关键词:皮肤
广东地区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分析广东地区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的结果,统计其种类和阳性率,为临床医生能更好的为病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用瑞典法玛西亚公司的UNICAP100检测特异性过敏原IgE,统计送我中心的1131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
谭斌秦莉苏真珍
IgA类抗磷脂抗体对抗磷脂综合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多种抗磷脂抗体(aPL)亚型在健康人群与抗磷脂综合征(APS)患者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IgA-aPL检测在APS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依据2006年悉尼国际APS分类标准,选取2019年7至12月就诊于北京协和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APS患者共计218例纳入研究。其中男66例,女152例,年龄(44.5±15.4)岁,包括原发性APS患者148例,继发性70例,并同期1∶1收集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以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样本中IgA/IgG/IgM型抗心磷脂抗体(aCL)及抗β_(2)糖蛋白Ⅰ抗体(aβ_(2)GPI)。比较分析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gA-aPL对APS的诊断价值。结果APS患者中,IgA-aCL、IgA-aβ_(2)GPI的阳性率分别为20.6%、15.6%,而在IgG/IgM-aCL或IgG/IgM-aβ_(2)GPI阴性的个体中,二者的孤立阳性率仅分别为2.3%、0.9%。IgA-aCL、IgA-aβ_(2)GPI孤立阳性不能用于有效识别APS患者(P=0.216、1)。联合IgG/IgM-aCL诊断AP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3,明显优于IgG-aCL单独使用时(AUC=0.776,P<0.01),而IgA/IgG/IgM-aCL三联检测时AUC为0.833,并不能进一步提升对APS的诊断价值(P=0.287)。对aβ_(2)GPI而言,联合IgG/IgM(AUC=0.875)或IgA/IgG/IgM型抗体(AUC=0.875)的诊断效能与IgG-aβ_(2)GPI单独使用(AUC=0.869)时相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IgA-aPL阳性APS患者更易发生心脏瓣膜损伤(P=0.044)及血小板减少症(P=0.014)。结论在已有的狼疮抗凝物、IgG/IgM型aCL和aβ_(2)GPI等血清学标志物基础上,增加IgA-aCL与IgA-aβ_(2)GPI并不能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检查对APS的预测价值,但IgA-aPL与心脏瓣膜损伤及血小板减少症等临床症状相关。
杨滨赵久良黄卓春苏真珍李梦涛曾小峰胡朝军
关键词:抗磷脂综合征抗心磷脂抗体
可溶因子的表达与肝移植后HBV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可溶性共刺激分子在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表达差异及2种感染免疫状态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析比较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与未复发者,CHB患者与健康对照者sCTLA-4、sCD28、sCD80、sCD86、γ干扰素(IFN-γ)的表达差异。结果 CHB患者sCTLA-4、sCD80、sCD86、IFN-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但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者IFN-γ显著低于未复发者(P<0.05),其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sCTLA-4及sCD86水平与病毒复制相关,sCD80及IFN-γ水平与肝脏损伤有关。结论负性可溶性共刺激分子可作为反映CHB感染的标志物,但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者仅IFN-γ可作为反映感染的标志物。
杨旭洁陈捷蔡蓓苏真珍吴晓娟石明巧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复发肝移植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测定血浆中阿立哌唑血药浓度
邹远高白杨娟苏真珍王兰兰
抗凝血酶Ⅲ评价HBV感染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疾病进展和28天死亡率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在评价HBV感染相关急性失代偿肝硬化(acute decompensated cirrhosis,AD)患者和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疾病进展多器官系统衰竭和28 d死亡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18年7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447例未使用人工肝治疗的HBV感染患者,其中ACLF患者269例、AD患者178例,收集患者临床信息及实验室指标,采用Sysmex CS5100血凝仪发色底物法检测ATⅢ活性。结果AD组中住院进展为ACLF的患者基线ATⅢ活性显著低于未进展组[36.2%(22.7%,49.3%)vs 47.8%(38.3%,61.4%),P=0.021],ATⅢ活性用于鉴别诊断ACLF与A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 ROC)为0.906。ACLF患者中,ATⅢ活性与MELD评分(rs=-0.344,P=0.000)、CLIF-C ACLF评分(rs=-0.311,P=0.000)和CLIF-C OF评分(r s=-0.315,P=0.000)呈负相关;ATⅢ活性在凝血功能衰竭及肾衰竭患者中显著降低;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ATⅢ活性≥20.1%组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ATⅢ<20.1%组患者(22 d vs 17 d,P=0.001)。治疗5 d后28 d死亡组患者ATⅢ活性也较存活组明显降低[17.8%(12.6%,25.2%)vs 22.6%(18.1%,30.9%),P=0.020]。结论基线ATⅢ活性水平可作为临床医生鉴别诊断ACLF和失代偿性肝硬化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可作为评估ACLF患者短期死亡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密切监测血浆ATⅢ活性有助于准确评估AD和ACLF患者疾病状态。
吴晓娟赵文玲苏真珍黄珣钡袁宇珊魏彬王兰兰蔡蓓
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