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袁平

作品数:7 被引量:26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北医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脏
  • 2篇血管
  • 2篇同源
  • 2篇同源盒
  • 2篇同源盒基因
  • 2篇基因
  • 2篇梗死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对心
  • 1篇心血管
  • 1篇心脏成纤维细...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系
  • 1篇血管系统
  • 1篇一站式
  • 1篇原代培养
  • 1篇早搏

机构

  • 6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6篇袁平
  • 5篇王家宁
  • 5篇沈俊
  • 4篇唐俊明
  • 4篇张蕾
  • 4篇赵继先
  • 4篇薛仕珍
  • 4篇冯怡
  • 3篇李兴元
  • 3篇张焕鑫
  • 2篇杨建业
  • 1篇陈梦君
  • 1篇费凡
  • 1篇罗晓慧
  • 1篇刘淳

传媒

  • 4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3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 评价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EMbase、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及Pub Med等数据库中检索2015年12月以前关于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同时对纳入的相关研究进行偏倚风险判断,最终纳入的结果采用RevMan 5.0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0篇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表明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倍他乐克单用治疗室性早搏相比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24,95%CI:1.15~1.34,P<0.001);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RR=1.23,95%CI:1.15~1.32,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疗效显著(RR=1.31,95%CI:1.19~1.44,P<0.001);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与单用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77,95%CI:0.42~1.18,P=0.18)。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倍他乐克较单用倍他乐克在治疗室性早搏方面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动态心电图表现,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尚需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论证上述结论,建议临床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策略。
沈俊袁平唐俊明张蕾李兴元赵继先薛仕珍冯怡王家宁
关键词:室性早搏稳心颗粒倍他乐克META分析
Meox1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情况
2016年
目的分析同源盒基因Meox1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入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每组10只。心肌梗死组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心肌梗死模型,手术过程死亡2只。假手术组仅穿线不结扎。术后7 d处死大鼠,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以及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Meox1的表达水平。结果 HE染色结果:心肌梗死组可见梗死区心肌细胞显著减少,核碎裂,核消失,被大量排列紊乱的结缔组织代替,可见大量粒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梗死边缘区可见心肌细胞代偿性肥大,横纹模糊或消失,心肌间隙水肿增宽,部分心肌纤维溶解、断裂,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梗死远离区及假手术组大鼠心肌形态正常,结构清晰,心肌纤维排列整齐。Masson染色结果,非梗死区染色呈红色为正常心肌组织,蓝色为胶原纤维。假手术组及梗死远离区心肌细胞排列整齐紧密,细胞间隙散在分布少量胶原纤维;心肌梗死组梗死区可见细胞间隙大量胶原纤维沉积,梗死边缘区的细胞间隙也有大量的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化结果,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的心肌细胞中可见棕黄色颗粒沉积,有Meox1表达;在梗死远离区的正常心肌细胞中未见Meox1的表达;假手术组心肌细胞中亦未见Meox1的表达。假手术组及梗死远离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未见Meox1的表达;心肌梗死组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中Mexo1表达不明显。结论在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组织中Meox1表达增高,提示其可能参与心肌梗死后心肌重塑。
沈俊袁平唐俊明杨建业李兴元张蕾赵继先张焕鑫薛仕珍冯怡王家宁
关键词:心肌梗死
SD胚鼠心脏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适用于胚胎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技术方法。方法从SD孕19 d大鼠子宫中分离出胚胎鼠,再从胎鼠中分离出心脏,将心脏剪成肉糜状,用胰蛋白酶加上Ⅱ型、Ⅳ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心脏成纤维细胞,再通过差速贴壁分离法分别收集、培养胚胎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脏成纤维细胞形态特征的变化,用第2代心脏成纤维细胞用波形蛋白(vimentin)、结蛋白(desmin)、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荧光鉴定。结果差速贴壁法分离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120 min已经完全贴壁,培养第3-5代细胞生长良好,24 h心脏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免疫荧光鉴定纯度高达97%,培养2-3 d时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活力最强。结论差速贴壁分离法结合免疫荧光鉴定可分离胚胎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此种方法可得到产量大,纯度高,活力好的心脏成纤维细胞,适用于细胞水平上的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沈俊袁平唐俊明杨建业李兴元张蕾赵继先张焕鑫薛仕珍冯怡王家宁
关键词:心脏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胚鼠
中胚层同源盒基因1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的表达变化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 研究中胚层同源盒基因1(Meox1)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的表达情况.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成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假手术组,各10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法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不结扎.建模后将急性心肌梗死组作为实验组,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组.建模后第7天处死两组大鼠,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微血管上Meox1的表达情况.结果 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发现,在心肌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微血管内皮可见棕黄色颗粒沉积,提示有Meox1表达;在假手术组及梗死远离区微血管内皮上未见Meox1的表达.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微血管内皮上Meox1表达增多,推测其可能参与心肌梗死后的血管重塑.
沈俊袁平唐俊明张蕾赵继先张焕鑫薛仕珍冯怡王家宁
关键词:心肌梗死
Meox1对心血管系统的调控
2017年
心血管系统的发育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受到众多的基因调控,包括各种类型的生长因子及其相应的生长因子受体以及转录调控因子。在转录调控因子中很重要的一个家族便是同源盒基因(Homeobox gene,Hox)。同源盒基因分为两个亚家族,Hox基因和歧异Hox基因,其中中胚层/间充质同源盒基因(Mesoderm/mesenchyme homeobox gene,Meox)属于后者,在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和迁移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它们在胚胎发育期间器官形成中起重要作用。心血管系统在胚胎发生和疾病形成,
沈俊袁平费凡罗晓慧陈梦君刘淳王家宁
关键词:心血管
卵圆孔未闭合并冠心病患者“一站式”手术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对卵圆孔未闭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者,同期进行经皮卵圆孔封堵术联合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一站式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十堰市人民医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228例卵圆孔未闭合并冠心病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一站式联合手术组(n=98,34.03%)和单纯卵圆孔未闭(PFO)封堵组(n=190,65.97%)。术前完善经食道心脏彩超评估PFO各项参数;所有患者术后规律抗血小板治疗。并于术后随访24个月,记录卵圆孔封堵器的位置、血栓形成以及残余分流情况及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心源性反常栓塞事件再发、卒中、出血、心律失常、猝死等。Cox回归方法对所有封堵合并冠脉介入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一站式联合手术组97例患者置入卵圆孔封堵器及冠脉支架,1例因股动脉及股静脉解剖骑跨放弃手术。单纯行PFO封堵组190例成功置入卵圆孔封堵器,术后即刻封堵效果及PCI疗效满意,术中无器械表面血栓,无心包压塞及血管并发症:随访显示两组患者出血、卒中、封堵器残余分流、血栓、心肌梗死事件未见明显增多,两组器械成功率和手术相关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TIA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05,P=0.14)。Log-rank检验显示两组生存率均高于96%,Kaplan-Meier生存分析联合手术组生存率低于非老年组(P=0.22),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卵圆孔未闭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实施卵圆孔封堵术联合冠状动脉介入一站式治疗安全、可行,仍需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其安全性及可行性。
袁平熊紫君沈俊王家宁刘文婷
关键词:卵圆孔未闭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