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松
- 作品数:7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八个斑节对虾家系的盐度与氨氮耐受性比较
- 为了研究斑节对虾对氨氮与盐度的耐受能力,选取了八个斑节对虾家系进行了氨氮胁迫与盐度骤降胁迫实验,氨氮胁迫浓度为其96h半致死浓度67.65 mg L-1,盐度胁迫过程中从初始海水盐度30降到15最后到1。96氨氮胁迫过后...
- 陈劲松周发林黄建华江世贵邱丽华马振华
- 关键词:氨氮盐度胁迫家系斑节对虾
- 文献传递
- 斑节对虾幼虾不同家系的耐低盐能力比较被引量:2
- 2017年
- 为了选育斑节对虾耐低盐新品系,以11个不同品系亲本的斑节对虾家系作为材料,使用0、0.5以及1三个盐度对其进行急性胁迫实验。结果显示,盐度1对斑节对虾的存活率影响不大,各家系都能良好适应,所以不适合作为评估家系耐低盐能力的胁迫浓度。盐度0.5与盐度0对斑节对虾的胁迫作用较强,各家系最终全部死亡,半致死时间的存活率在各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盐度0与盐度0.5胁迫的结果具有一定一致性,所以盐度0与盐度0.5都可以作为评估斑节对虾家系耐低盐能力的胁迫浓度。研究表明,J(♀61619×♂61548非×泰)、I(♀61173×♂61615泰×非)、H(♀61116×♂61625泰×非)和K(♀61689×♂61504非×泰)4个家系的耐低盐能力较强,可以作为候选家系应用于耐低盐家系的选育工作。
- 陈劲松周发林江世贵黄建华杨其彬马振华
- 关键词:斑节对虾盐度家系
- 斑节对虾谷氨酸脱氢酶基因克隆及氨氮胁迫对其时空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16年
-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谷氨酸脱氢酶基因(PmGDH)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2386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677 bp,3'非编码区(UTR)为688 bp,包括含有27个碱基的poly(A)尾,5'非编码区(UTR)为21 bp。ORF可编码558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61.837 k D,理论等电点为6.57。序列含有ELFV dehydrog N与NAD bind 1 Glu DH两个保守结构域,37个磷酸化位点,3个糖基化位点。通过同源性、相似性以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斑节对虾的GDH基因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GDH基因的同源性和相似性最高,并与其聚为一支。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研究了PmGDH基因在斑节对虾不同组织、氨氮胁迫过程中差异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mGDH的m RNA在各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肌肉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眼柄神经,在血淋巴与肠组织中表达量最低。96 h氨氮胁迫后,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mGDH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表明PmGDH在氨氮代谢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参与了斑节对虾机体的急性氨氮胁迫应答反应。
- 周发林陈劲松黄建华杨其彬邱丽华马振华江世贵
- 关键词:斑节对虾谷氨酸脱氢酶氨氮胁迫基因克隆
- 斑节对虾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氨氮胁迫对其时空表达的影响
- 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cDNA文库得到的EST序列,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斑节对虾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PmGS)的cDNA序列.该序列全长1420bp,开放阅读框(ORF)为1086...
- 陈劲松周发林江世贵杨其彬马振华邱丽华傅明骏李运东黄建华
- 关键词:斑节对虾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氨氮胁迫
- 斑节对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通过克隆得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组织蛋白酶L基因(PmCatL)cDNA全长。该基因序列全长1 850bp,包括1 02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341个氨基酸。预测的PmCatL蛋白由信号肽(Met^1-Ala^(18))、前体域(Val^(19)-Gln^(123))和成熟域(Leu^(124)-Val^(341))三部分构成,存在3个半胱氨酸蛋白酶活性位点(Cys^(148)、His^(287)、Asn^(308))和1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Asn^(99))。具有组织蛋白酶L的E^(45)X_3RX_3FX_2NX_3IX_3N^(64)和G^(187)CXGG^(192)保守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PmCatL氨基酸序列与其他物种相似性为36%~75%。进化树显示PmCatL和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亲缘关系最近,并与其他无脊椎动物的组织蛋白酶L聚成一支。表达结果表明,PmCatL基因在肝胰腺、淋巴、肌肉、性腺等被测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淋巴和肝胰腺的表达量较高;PmCatL基因在斑节对虾仔虾时期表达量较高,可能与斑节对虾在这一时期的生长发育相关;PmCatL在卵巢发育的Ⅳ期表达量最高,可能在斑节对虾的卵巢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 李运东周发林黄建华马振华杨其彬邱丽华傅明骏陈劲松江世贵
- 关键词:斑节对虾组织蛋白酶L基因克隆基因表达卵巢发育
- 斑节对虾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的克隆及氨氮胁迫对其时空表达的影响被引量:4
- 2016年
- 根据本实验室构建的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c DNA文库得到的EST序列,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斑节对虾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Pm GS)的c DNA全长序列,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荧光定量的方法研究了Pm GS基因在斑节对虾不同组织、氨氮胁迫过程中差异表达情况。该序列全长1 420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086 bp,3'非编码区(UTR)为294 bp,包括含有27个碱基的poly(A)尾,5'非编码区(UTR)为40 bp。ORF可编码361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0.423 ku,理论等电点为6.19。序列含有一个谷氨酰胺结合结构域(Gln-synt_C),8个磷酸化位点,2个糖基化位点。斑节对虾和中国明对虾的GS基因的相似性最高,达99%。Pm GS-mRNA在斑节对虾各组织中都有表达,在淋巴组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鳃组织,在胸神经中的表达量最低。96 h高浓度氨氮胁迫后,Pm GS-mRNA在肝胰腺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在鳃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暗示,Pm GS在氨氮代谢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能参与了斑节对虾机体的急性氨氮胁迫应答反应。
- 陈劲松周发林江世贵杨其彬马振华邱丽华傅明骏李运东黄建华
- 关键词:斑节对虾谷氨酰胺合成酶基因克隆氨氮胁迫
- 斑节对虾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基因的克隆及氨氮胁迫条件下的表达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为了探索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在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氨氮(NH3-N)解毒代谢中的作用,该研究利用RACE技术获得了斑节对虾AST基因(PmAST)的cDNA全长序列,进行了相关生物信息学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荧光定量与氨氮胁迫实验的方法研究了PmAST基因在斑节对虾的不同组织以及不同浓度氨氮胁迫过程中差异表达情况。该序列全长1 957 bp,开放阅读框(ORF)为1 242 bp,3'非编码区(UTR)为584 bp,包括含有30个碱基的poly(A)尾,5'非编码区(UTR)为131 bp。ORF可编码413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45.852 kD,理论等电点为8.85。序列含有1个AAT-like超家族结构域、15个磷酸化位点和2个糖基化位点。PmAST的mRNA在斑节对虾各组织中都有表达,在肝胰腺中表达量最高,其次为鳃组织,在胃和脑组织中的表达量最低。96 h氨氮胁迫后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mAST在肝胰腺和鳃组织中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斑节对虾的PmAST基因在氨氮胁迫条件下会出现表达上调,并且氨氮浓度越高其上调幅度也越大,所以PmAST参与了斑节对虾的急性氨氮胁迫应答。
- 陈劲松江世贵黄建华杨其彬马振华周发林
- 关键词:斑节对虾天门冬氨酸转氨酶氨氮胁迫基因克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