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雪珍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局对外合作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吞咽
  • 7篇卒中
  • 7篇脑卒中
  • 6篇吞咽障碍
  • 4篇疗效
  • 4篇急性
  • 3篇电图
  • 3篇营养
  • 3篇营养状况
  • 3篇吞咽障碍患者
  • 3篇卒中后
  • 3篇面肌
  • 3篇脑卒中后
  • 3篇肌电
  • 3篇肌电图
  • 3篇表面肌电
  • 3篇表面肌电图
  • 2篇心理
  • 2篇心理状态
  • 2篇吞咽功能

机构

  • 1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浙江省总...

作者

  • 11篇周雪珍
  • 4篇李海燕
  • 4篇吴文秀
  • 3篇周成业
  • 3篇周颖
  • 3篇叶素贞
  • 2篇陈思砚
  • 2篇殷为勇
  • 2篇陈传帮
  • 2篇朱蓓蕾
  • 1篇吴雪洁
  • 1篇周慈芳
  • 1篇蒋明霞
  • 1篇胡锦荣
  • 1篇王哲伟

传媒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华医学会肠...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肌内效贴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探讨肌内效贴(KT)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该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56)与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和基础口腔训练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再给予KT的口腔训练方法,比较各组在治疗前后的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采用GUSS及生活质量评定吞咽功能。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总缓解率(96.53%)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GUSS吞咽功能障碍评分、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观察组GUSS吞咽功能障碍评分、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KT辅助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预后。
周雪珍叶素贞陈传帮
关键词:卒中预后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表面肌电特点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肌电表现,进一步探讨影响吞咽障碍的因素。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患者166例,采用表面肌电记录患者空吞咽时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肌电活动情况,GUSS量表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吞咽功能障碍,从...
余见苍周雪珍卓飞南吴文秀周成业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表面肌电图
弓箭步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小腿肌群收缩功能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弓箭步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小腿肌群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1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治疗的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并配合小腿肌群牵伸运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弓箭步训练。两组患者均连续训练8周。分别采用痉挛指数(CSI)、平衡量表(Berg)、Fugl-Meyer量表(FMA-L)评价患侧痉挛程度、平衡能力以及下肢功能;同时采用霍尔德步行功能评分(Hollde)评价步行功能,并计算治疗前后步幅与最大步速;采用表面肌电图(s EMG)用于评价两组患者小腿肌群收缩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L评分、Berg评分、Hollde评分、积分肌电值(iEMG)、步幅与最大步速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P <0.05);治疗后,CSI指数与胫骨前肌、腓肠肌、比目鱼肌表面肌电信号均方根值(RM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观察组的FMA-L评分、Berg评分、Hollde评分、iEMG、步幅与最大步速明显高于对照组,CSI指数与胫骨前肌、腓肠肌、比目鱼肌RMS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弓箭步训练能够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小腿肌群收缩功能,提高运动、平衡能力,改善患肢痉挛,提高步行能力。
陈传帮周颖周雪珍王哲伟李海燕周成业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
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流涎的疗效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观察肌内效贴对脑卒中后流涎的治疗效果。方法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流涎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吞咽常规训练和吞咽困难康复护理,试验组加用肌内效贴,共3周。治疗前后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评估量表(FOIS)、洼田饮水试验(WST)和教师流涎量表(TDS)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脱落1例。治疗后,两组FOIS、TDS和WST评分均改善(|Z|>2.000,P<0.05),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Z|>3.045,P<0.01)。结论配合肌内效贴可进一步改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流涎。
周雪珍吴文秀林祖琛李海燕叶素贞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流涎
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吞咽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营养状况、吞咽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各30例).肠内营养组患者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总量按每天84 ~ 126KJ/K...
朱蓓蕾周雪珍周颖陈思砚殷为勇
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卒中后疲劳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2023年
目的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remote 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RIPostC)对卒中后疲劳(post stroke fatigue,PSF)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收集PSF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额外施加RIPostC,共4周。治疗前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神经功能、Barthel指数(BI)评估日常活动能力,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知功能、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估疲劳严重程度以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情绪。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IHSS、HAMA、HAMD和F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BI和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06,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BI、MMSE、FSS、HAMA和HAMD评分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71,P<0.01),试验组的各项评分改善更加明显;FSS的影响因素为MMSE和HAMA。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可显著改善卒中后疲劳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和认知功能,缓解疲劳症状、焦虑和抑郁情绪,卒中后疲劳的影响因素为认知功能和焦虑情绪。
叶素贞王晓阳白弘照周雪珍李海燕
关键词:焦虑
脑卒中后不同程度吞咽障碍的表面肌电特点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不同程度吞咽障碍的表面肌电表现,初步探讨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患者166例,采用表面肌电记录患者空吞咽时、进食10ml流质、糊餐和固体食物时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的肌电活动情况...
吴文秀余见苍周雪珍卓飞南周成业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表面肌电图
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为临床开展康复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接诊的88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2012年12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对照组,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44例患者纳入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吞咽功能障碍的综合康复护理,比较干预前后患者日进食量、进食种类、营养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日进食量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观察组吞咽功能评分、日进食量高于对照组。2干预后,观察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非瘫痪侧上臂肌围、三头肌皮褶厚度明显升高,而对照组血清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下降。3观察组干预过程中肺炎、腹泻发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及营养状况,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周慈芳周雪珍吴雪洁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营养状况
肠内营养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营养状况、吞咽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营养状况、吞咽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伴吞咽障碍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对照组(各30例)。肠内营养组患者给予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总量按每天84~126KJ/Kg)...
朱蓓蕾周雪珍周颖陈思砚殷为勇
文献传递
脑卒中后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的表面肌电图特点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的表面肌电图特点,初步探讨吞咽障碍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患者166例。根据吞咽功能评估量表的结果分为4组:无吞咽障碍组74例,轻度吞咽障碍组22例,中度吞咽障碍组50例,重度吞咽障碍组20例。采用表面肌电图技术记录患者在空吞咽、进食糊状食物、10 ml液体和固体食物时颏下肌群和舌骨下肌群的肌电活动情况(平均振幅、峰值、时限)。结果空吞咽时重度吞咽障碍组颏下肌群的峰值为(244.88±82.83)m V、平均振幅为(58.88±33.74)m V,均较无吞咽障碍组[(432.07±186.39)、(77.82±30.60)m V]低,而时限[(1.46±0.46)s]长于无吞咽障碍组[(1.29±0.41)s],同时舌骨下肌群的峰值[(144.94±78.70)m V]低于无吞咽障碍组[(236.61±123.71)m V],时限[(1.53±0.53)s]长于无吞咽障碍组[(1.26±0.39)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糊状食物、10 ml液体、固体食物测试时,重度吞咽障碍组均无法完成,中度吞咽障碍组在糊状食物、10 ml液体和固体食物测试时颏下肌群的时限[(1.69±0.73)、(1.67±0.73)、(1.77±0.69)s]长于无吞咽障碍组[(1.30±0.47)、(1.22±0.37)、(1.31±0.58)s],且舌骨下肌群的时限[(1.53±0.66)、(1.63±0.70)、(1.77±0.61)s]长于无吞咽障碍组[(1.24±0.45)、(1.24±0.36)、(1.28±0.50)s],轻度吞咽障碍组在10 ml液体测试时颏下肌群的平均振幅[(104.00±32.59)m V]大于无吞咽障碍组[(84.91±30.49)m V],固体食物测试时舌骨下肌群时限[(1.59±0.91)s]长于无吞咽障碍组[(1.28±0.50)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卒中后不同程度吞咽障碍患者颏下肌群及舌骨下肌群表面肌电活动存在差异性,可能与吞咽障碍的严重程度相关。轻度吞咽障碍患者可能仅仅表现进食液体食物时平均振幅增高,进食固�
吴文秀余见苍周雪珍卓飞南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表面肌电图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