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俊
-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CLAM钢TIG焊接头在静态和动态液态铅铋合金中的腐蚀行为被引量:1
- 2016年
- 研究450℃时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TIG焊接头在静态和动态饱和氧液态Pb-Bi共晶合金(LBE)中的腐蚀行为。2种状态下,腐蚀时间均为400 h。其中动态下,相对速度为1.1 m/s。研究发现,静态下,CLAM钢焊接接头表面有明显的腐蚀,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均生成了双氧化层,外氧化层为疏松多孔的Fe3O4,内氧化层为致密的Fe Cr2O4,基体内部没有Pb,Bi渗入。动态下,腐蚀情况与静态下类似,但内外氧化层厚度均明显降低,尤其是内氧化层厚度大大降低,表明试样表面受腐蚀情况大大加重。
- 黄飞雷玉成陆超顾俊崔剑
- 关键词:CLAM钢
- CLAM钢TIG焊接头在静态和动态液态铅铋合金中的腐蚀行为
- 研究450℃时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TIG焊接头在静态和动态饱和氧液态Pb-Bi共晶合金(LBE)中的腐蚀行为。2种状态下,腐蚀时间均为400 h。其中动态下,相对速度为1.1 m/s。研究发现,静态下,CLAM...
- 黄飞雷玉成陆超顾俊崔剑
- 关键词:CLAM钢
- 文献传递
- 中国低活化马氏体钢TIG焊焊缝耐液态Pb-Bi腐蚀性能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文中研究了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hina low activation martensitic,CLAM)钢对接双层TIG焊焊缝在高速流液态Pb-Bi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腐蚀的主要特征是元素扩散迁移和表面形成双氧化层结构.焊后热处理改善了CLAM钢焊缝耐液态Pb-Bi腐蚀性能.研究发现试样经760℃保温0.5 h的回火热处理后,耐腐蚀性能最好.均匀细小的马氏体组织有效地提高了焊缝的耐蚀性能,马氏体组织的尺寸大小是焊缝耐蚀性能的决定性因素.试样焊缝区最先损坏,表现为内氧化层中出现裂纹导致氧化层脱落.因此,提高反应堆结构材料焊缝处的耐腐蚀性能可以有效延长结构材料的使用寿命.
- 李天庆顾俊雷玉成陆超黄飞
- 关键词:焊缝
- 316L钢表面CrWMn铁基熔敷层在液态PbBi中耐腐蚀性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采用TIG焊在316L钢表面熔敷CrWMn铁基合金,研究了熔敷层在550℃动态(相对流速为1.70,2.31和2.98m/s)液态PbBi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受腐蚀试样表面均存在元素溶解现象,并生成了双氧化层,外层为疏松多孔的Fe3O4,内层为致密的FeCr_2O_4。相对流速超过2.31m/s时,加快Fe、O的扩散,内层已出现新相(Fe_(0.6)Cr_(0.4))_2O_3。短期内,流速越快,外层受腐蚀越严重,其厚度越薄;而内层厚度变化很小。尤其致密的内层很好地保护了熔敷层基体,从而保护316L钢表面,阻止了Ni等元素的溶解。
- 黄飞雷玉成陆超顾俊朱强
- CLAM钢TIG焊焊缝耐高速流液态铅铋腐蚀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研究了我国低活化马氏体钢(CLAM)TIG焊焊接接头在550℃高速流液态Pb-Bi合金中的腐蚀行为,相对流速为2.98 m/s,腐蚀时间为1 000 h,焊后热处理采用760℃分别保温0.5,1.5,2.5 h后回火。研究发现,元素的溶解和扩散迁移是腐蚀的主要形式,试样表面形成了明显的双氧化层结构;焊后热处理提高了CLAM钢焊缝耐液态Pb-Bi腐蚀性能,保温1.5 h后回火的试样耐蚀性最好,耐蚀性能主要取决于马氏体组织的尺寸;内氧化层有效地减慢了腐蚀速率,失效以内氧化层出现裂纹导致氧化层脱落的形式发生。
- 顾俊雷玉成黄飞陆超
- 关键词:CLAM钢
- CLAM钢TIG焊接头在静态和动态液态铅铋合金中的腐蚀行为
- 研究450℃时中国低活化马氏体(CLAM)钢TIG焊接头在静态和动态饱和氧液态Pb-Bi共晶合金(LBE)中的腐蚀行为.2种状态下,腐蚀时间均为400h其中动态下,相对速度为1.1m/s.研究发现,静态下,CLAM钢焊接...
- 黄飞雷玉成陆超顾俊崔剑
- 关键词:焊接接头
- 316L钢焊接热影响区在高速流液态PbBi中的腐蚀行为分析
- 2016年
- 采用TIG焊焊接316L钢,研究了在不同的热输入(10.5,15.3,23.4 k J/cm)下,试样焊接热影响区在550℃液态Pb Bi高速流中腐蚀1 000 h后的腐蚀行为。研究表明,试样表面发生了氧化腐蚀,在表面形成了双氧化层,Pb Bi合金只在外氧化层发生了渗透。焊接热输入越大,内氧化层生长越不均匀,内外氧化层厚度越大。较大的热输入使内氧化层出现了晶间裂纹,降低了内氧化层间的结合力。在小热输入下,热影响区形成了连续均匀的内氧化层,减缓了Fe与O的扩散,提高了耐蚀性。
- 陆超雷玉成顾俊黄飞
- 关键词:316L钢热影响区热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