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琦

作品数:24 被引量:152H指数:6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中医
  • 6篇用药规律
  • 6篇中医传承
  • 5篇呕吐
  • 5篇中医传承辅助...
  • 3篇阳旦汤
  • 3篇少阳为枢
  • 3篇柿蒂
  • 3篇柿蒂汤
  • 3篇化疗
  • 3篇CINV
  • 3篇病机
  • 2篇延迟性
  • 2篇用药规律分析
  • 2篇针灸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脂肪肝患者
  • 2篇三焦
  • 2篇失眠

机构

  • 24篇甘肃中医药大...
  • 5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教育部
  • 1篇灵台县皇甫谧...

作者

  • 24篇韩琦
  • 21篇梁永林
  • 14篇李洪海
  • 11篇李萍
  • 7篇安冬
  • 6篇柳春
  • 4篇范翠萍
  • 3篇李应存
  • 3篇李金田
  • 3篇贾斌
  • 3篇龚建强
  • 2篇李娟
  • 1篇刘光炜
  • 1篇贾育新
  • 1篇刘稼
  • 1篇陈恋

传媒

  • 3篇中医研究
  • 2篇中医药信息
  • 2篇中医药学报
  • 2篇中国民族民间...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医学报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江苏中医药
  • 1篇新中医
  • 1篇甘肃中医学院...
  • 1篇中医儿科杂志
  • 1篇西部中医药

年份

  • 1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1篇2016
  • 1篇2014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少阳为枢”图解大阴阳旦汤被引量:15
2016年
文章拟运用开阖枢理论的"少阳为枢"思想对源于《汤液经法》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所载大阴、阳旦汤开展研究,以期对源于《汤液经法》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应的黄芪建中汤加人参、小柴胡汤加芍药有新的理论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梁永林李金田王凯莉史光伟李应存韩琦贾斌
关键词:少阳为枢
脂肪肝患者经络良导络值的分析研究
目的:通过检测脂肪肝患者的经络良导络值,探索人体经络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运用经络检测仪,以太渊、大陵、神门、腕骨、阳池、阳溪、太白、太冲、太溪、束骨、丘墟、冲阳,左右各12条经络的原穴或输穴为主,采...
龚建强韩琦李萍柳春梁永林
关键词:脂肪肝聚类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贾斌教授治疗胃痛的用药规律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和总结贾斌教授治疗胃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治疗胃痛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贾斌教授治疗胃痛的处方,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建立方剂数据库,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方剂中的用药规律。结果:数据库治疗胃痛403首方中涉及中药216味,其中出现频次≥80的药物有25味,总结了常用药对及组合55个,潜在核心组合16个,演化新方8个。结论:贾斌教授治疗胃痛的思想是标本兼顾,治标以行气止痛的陈皮、香附、乌药、醋延胡索,兼以消食的焦山楂、炒麦芽、焦神曲及下气除满的厚朴、枳实等药物为主,治本以补气、化湿、活血、疏肝、和胃为主。
朱克强吴向明张燕丽余刚程超超李文亚韩琦李娟贾育新梁永林
关键词:胃痛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治疗反胃用药规律分析
反胃,是指饮食入胃,宿谷不化,经过良久,由胃返出的一种病证,又名胃反、翻胃.本研究筛选出其中治疗反胃的处方,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究分析历代医家治疗反胃的用药规律,本研究对收集的治疗反胃的298首处方进行数...
韩琦李洪海范翠萍柳春梁永林
关键词:反胃发病机制中药药理临床疗效
脂肪肝患者经络良导络值分析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检测脂肪肝患者的经络良导络值,探索人体经络的变化规律,分析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运用经络检测仪,以太渊、大陵、神门、腕骨、阳池、阳溪、太白、太冲、太溪、束骨、丘墟、冲阳,左右各12条经络的原穴或输穴为主,采集24条经脉的经络良导络值,录入软件进行聚类、相关性的分析研究。结果:本次共检测收集85例脂肪肝患者经络良导络值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左侧的三焦经、大肠经、肾经,右侧三焦经等明显处于低能量状态,右侧的小肠经、心经、心包经、肺经等明显处于高能量状态。结论:经脉所对应脏腑呈现下虚上实的病理特点,对临床诊治脂肪肝有指导意义。
龚建强刘稼韩琦李萍柳春安冬梁永林
关键词:脂肪肝高血脂聚类分析
基于文献的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中医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上卷之脾胃胜衰论,是治疗脾胃病的代表方剂之一。此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以温补为主,清热为辅,兼顾气机,最适用于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脾胃病证,且临床应用广泛,凡是脾胃虚损相关疾病皆可用此方加减应用治疗,但缺乏对其证候的诊断标准。笔者对近45年来中医药临床运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治疗的一系列疾病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并整理分析,探讨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证的证素分布及组合规律,
范翠萍韩琦李洪海柳春梁永林
关键词: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中医证素
中国敦煌医学与印度医学的医学背景探析被引量:2
2016年
从地域特点、环境物候、文化载体等方面对中国敦煌医学与印度传统医学的发生学背景进行比较,以期深化对中国敦煌医学与印度医学的认识。
韩琦王凯莉史光伟李洪海范翠萍梁永林
关键词:敦煌医学印度传统医学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2.5软件,分析和总结历代中医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方剂,以方测证,探寻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有关的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数据挖掘方法频次分析、组方规律分析、熵层次聚类分析,统计数据并分析其结果,探究小儿外感发热的用药规律。结果通过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录的122个用于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方剂分析,共使用药物170味,最常用的药物分别为甘草、黄芩、大黄、人参、茯苓。再通过软件进一步分析,得到常用药物的组合有31个,3味药的核心组合共32个,新方的核心药物组合18个,新方9个。结论小儿外感发热的基本病机为外感邪气,脾胃虚弱,心气不降。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之时应当解表清热泻火以祛邪,宁心益气健脾以扶正,同时,针对小儿特殊体质易出现的神昏、惊厥等症状,施以宁心息风、开窍醒神等药物。
李洪海韩琦李萍梁永林
关键词:小儿外感发热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基本病机用药规律
基于“少阳为枢”图解小阴旦汤、小阳旦汤被引量:12
2016年
小阴旦汤证是外感阳邪致"精化为气"太过,则少阳生气太过,少阳为枢功能偏向于助东方升气,使六经升的力量表现太过,总体上表现"天气下降"不及,则取芍药"酸收"以抑太阳之开(少阳升气),取黄芩"苦降"以助阳明之合(少阳天气),更取姜草枣正补脾胃"地气",用药之性味补入下降的力量,矫正少阳为枢偏于升太过的病证;而小阳旦汤证是外感阴邪致"精化为气"受阻(不及),则少阳生气不及,少阳为枢功能难以使地气上升,使六经升的力量表现不及,总体上表现"地气上升"不及,则取桂枝"辛开"以助太阳之开(少阳升气),取赤芍"酸收"以助降南方火气和西方天气,再取姜草枣正补脾胃"地气",用药之性味补入上升的力量,矫正少阳为枢偏于升不及的病证。至于赤白芍之活用,则根据二者对阴的力量赤泄白补,小阴旦汤用白芍助阴以增加降的力量,小阳旦汤改用赤芍药则恰为防止白芍助阴而更加阻碍"地气上升",且能泻南方火气太过。
梁永林李金田史光伟李应存韩琦贾斌
基于“少阳为枢”探析小阴阳旦汤被引量:1
2016年
本文拟运用开阖枢理论的"少阳为枢"思想对源于《汤液经法》的《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所载小阴、阳旦汤开展研究,以期对源于《汤液经法》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对应的桂枝汤、黄芩汤有新的理论认识,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梁永林李金田李应存史光伟韩琦贾斌
关键词:少阳为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