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翠

作品数:20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临床医学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儿童
  • 5篇皮肤
  • 5篇组织病理
  • 5篇病理
  • 4篇皮炎
  • 4篇病理分析
  • 3篇肉芽
  • 3篇肉芽肿
  • 2篇蛋白
  • 2篇幼年
  • 2篇幼年黄色肉芽...
  • 2篇肢端
  • 2篇肢端皮炎
  • 2篇特应性
  • 2篇特应性皮炎
  • 2篇紫外
  • 2篇紫外线
  • 2篇紫外线诱导
  • 2篇组织病理分析
  • 2篇微RNAS

机构

  • 20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20篇胡翠
  • 19篇钱华
  • 18篇鲁慧
  • 17篇李巍
  • 8篇张婷
  • 8篇吴亚芬
  • 1篇徐荣华
  • 1篇施辛

传媒

  • 3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皮肤性病诊疗...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实用皮肤病学...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皮肤科学通报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12例临床与组织病理分析
2018年
目的归纳总结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治的12例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皮损多表现为躯干、近端四肢圆形或类圆形的斑丘疹,部分可见单发结节,面部基本不受累,掌跖受累少见,Darier征部分阳性。组织病理学检查示:真皮浅层可见肥大细胞不同程度浸润,甲苯胺蓝染色阳性。均无皮肤以外的症状体征。结论根据典型的皮损特点及病理表现可诊断儿童皮肤性肥大细胞增生病。
李巍钱华吴亚芬鲁慧胡翠
关键词:儿童组织病理
0.1%糠酸莫米松在儿童特应性皮炎维持治疗中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0.1%糠酸莫米松乳膏在儿童特应性皮炎维持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7例特应性皮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63例,两组患儿在相同治疗方案控制皮疹后,对照组患儿仅用润肤剂维持,治疗组患儿在润肤剂日常护理基础上继续予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每周2次,分别在1~3周后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维持治疗后第1周治疗组复发2例,对照组4例,显效率分别为96.88%和93.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治疗后第2周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10例,显效率分别为95.31%和84.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周治疗组复发5例,对照组18例,显效率分别为92.19%和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中,润肤剂和外用激素的使用能较快改善患儿症状,每周2次使用0.1%糠酸莫米松软膏维持治疗能有效减少特应性皮炎病情的反复,建议维持治疗3~4周。
李巍张婷钱华吴亚芬胡翠鲁慧李纪兵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儿童
幼儿泛发性扁平黄瘤1例
2023年
患儿女,2岁,头面部黄色斑片1年半,渐累及躯干、外阴。皮肤科情况:头面部、躯干、外阴可见多发大小不一的黄色斑片,约绿豆至豌豆大小,边界清,表面光滑,未见丘疹、斑丘疹、鳞屑、萎缩、糜烂、坏死等。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上部可见弥漫泡沫细胞浸润,伴有淋巴细胞浸润。诊断:泛发性扁平黄瘤。
曹蓉钱莹莹朱磊柴圆圆伍博胡翠鲁慧钱华
关键词:幼儿血脂异常智力发育迟缓
1991例儿童阴道分泌物特殊病原体培养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不同年龄段、不同季节苏州地区儿童外阴阴道炎的特殊病原体。方法1991例临床资料完整、经临床确诊为外阴阴道炎的患儿,取外阴分泌物进行特殊病原体培养,按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组3组,按首次就诊时间分为第一季度组,第二季度组,第三季度组,第四季度组,分别进行分析。结果1991例标本共培养出特殊病原体664例,其中人型支原体269例,解脲支原体214例,耐瑟淋球菌18例,念珠菌144例,沙眼衣原体19例。664例阳性患儿中,婴儿组14例,幼儿组45例,学龄组605例;第一季度组130例,第二季度组140例,第三季度组255例,第四季度组139例。结论不同年龄、不同季节儿童外阴阴道炎的特殊致病菌不同,治疗需依据发病年龄以及参考当地的气候特点,根据不同病原体合理选择药物。
鲁慧胡翠李巍顾洋钱华
关键词:儿童外阴阴道炎
伴有法洛三联征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
2023年
报告1例伴有法洛三联征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患儿男,2岁4个月。全身散在咖啡斑2年4个月。生后2个月发现法洛三联征,已手术修补。母亲与患儿全身弥漫性分布大量咖啡斑。应用目标捕获高通量测序和Sanger测序技术发现患儿及母亲外周血DNA中NF1基因第4b外显子发生c.541C>T(p.Gln181Ter)无义突变,其父亲未见相同突变。诊断:伴有法洛三联征的I型神经纤维瘤病。
顾洋鲁慧李巍胡翠钱华
关键词:神经纤维瘤病先天性心脏病
皮肤镜在幼年黄色肉芽肿诊断中的应用
2022年
目的总结幼年黄色肉芽肿的皮肤镜图像特点,探讨皮肤镜检查在幼年黄色肉芽肿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月皮肤科门诊31例经组织病理诊断为幼年黄色肉芽肿的患儿,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皮肤镜及组织病理资料。结果31例患儿中有29例(93.5%)皮肤镜下可见“落日征”,20例(64.5%)可见黄色小球或黄色云状区域,12例(38.7%)可见线状血管,12例(38.7%)可见点球状血管,5例(16.1%)可见亮白色小球或条纹,2例(6.45%)可见色素网。病程<6个月患儿,皮肤镜主要表现为落日征及黄色云状区域,其次为线状或球状血管,组织病理表现多处于早期及成熟期:亮白色条纹及色素网主要见于病程>6个月患儿,组织病理表现多处于移行期。结论不同病程幼年黄色肉芽肿在皮肤镜下有其特征性表现,可以此作为儿童幼年黄色肉芽肿诊断及随访中的重要手段,减少有创的组织病理检查。
胡翠钱华顾洋李巍王冰冰鲁慧
关键词:皮肤镜组织病理
皮肤科中翻转课堂结合情境教学的应用效果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分析翻转课堂结合情景教学法在皮肤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皮肤科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本科生74人,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7人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带教,观察组37人采用翻转课堂结合情境教学法带教,对比两组的考核成绩和教学反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评分(87.51±9.49)分、实践技能评分(86.56±10.32)分、综合成绩评分(88.73±11.52)分、优良率94.59%均优于对照组(82.32±8.26)分、(80.61±9.77)分、(81.62±10.71)分、78.3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皮肤科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结合情境教学法可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授课满意度。
李巍钱华鲁慧张婷胡翠李纪兵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教学反馈皮肤科教学质量
苏州地区403例儿童特应性皮炎患者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及分析
目的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儿的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sIgE)检测,为儿童特异性皮炎的治疗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在我院就诊的403例特应性皮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瑞典Phadia250全荧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过敏原...
鲁慧胡翠李巍钱华
关键词:儿童特应性皮炎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
儿童肠病性肢端皮炎临床特征:附20例报告
2024年
目的了解儿童肠病性肢端皮炎(AE)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门诊确诊的20例A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20例体检健康儿童(对照组)比较血清中锌、铁元素水平。结果20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1.22,平均年龄为(10.12±7.05)个月。皮疹常表现为红斑、斑片、鳞屑、糜烂、结痂,好发于口周、腹股沟、肛周、四肢末端区域,常伴发腹泻及脱发。患儿组血清锌元素水平低于对照组[(7.39±3.51)μmol/L vs(12.40±2.57)μmol/L,t=-5.15,P<0.001],铁元素水平低于对照组[(8.09±2.44)μmol/L vs(12.31±4.45)μmol/L,t=-3.1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锌治疗对所有患儿均有效。结论临床上患儿出现腔口周围皮炎、脱发、腹泻等症状时要警惕AE,血清锌、铁元素水平降低可辅助诊断。
李纪兵李巍胡翠钱莹莹张婷吴亚芬钱华
关键词:肠病性肢端皮炎儿童
32例幼年黄色肉芽肿临床与病理分析
2020年
目的:归纳总结幼年黄色肉芽肿的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确诊的32例幼年黄色肉芽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32例患儿皮损多表现为头面部、躯干、四肢黄色或黄褐色丘疹、结节,也可表现为红色或暗红色,有1例伴皮肤外症状。皮损组织病理特点可分为3种类型:早期(占12.50%),可见大量组织细胞浸润,散在多核巨细胞、淋巴细胞、少量嗜酸性细胞浸润;成熟期(占78.12%),可见典型泡沫细胞、多核巨细胞及Touton巨细胞;消退期(占9.38%),可见梭形细胞,少许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为CD68(+)、CD1a(-)、Langerin(-)及S-100(-)。结论:临床上根据典型皮损特点及病理表现一般可诊断幼年黄色肉芽肿,但临床上有必要行病理检查以帮助减少误诊率。
胡翠李巍鲁慧顾洋钱莹莹伍博钱华
关键词:幼年黄色肉芽肿组织病理免疫组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