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永刚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烟台毓璜顶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2篇亚单位
  • 2篇麻醉
  • 2篇脊髓
  • 2篇脊髓损伤
  • 2篇N
  • 1篇信息检索
  • 1篇循证
  • 1篇循证医学
  • 1篇镇痛作用
  • 1篇瑞芬太尼
  • 1篇神经阻滞
  • 1篇声门
  • 1篇声门下
  • 1篇受体
  • 1篇受体亚单位
  • 1篇术后
  • 1篇疼痛
  • 1篇天冬氨酸
  • 1篇内注射
  • 1篇喷头

机构

  • 7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威海市文登中...

作者

  • 7篇谢永刚
  • 2篇李爱芝
  • 1篇马加海
  • 1篇王建设
  • 1篇李涛
  • 1篇丛静

传媒

  • 3篇山东省第十七...
  • 2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枢性疼痛大鼠NMDA受体亚单位NR-1的表达变化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SCI)后慢性中枢性疼痛(CCP)与NMDA受体亚单位NR-1表达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雄性SD大鼠32只分成A组(正常组),B组(假手术组),C组(SCI后无CCP组)和D组(SCI后CCP组)。...
王玉霞谢永刚马志坤李克忠
脊髓损伤后慢性中枢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浅层组织NR-1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脊髓损伤(SCI)后慢性中枢性疼痛(CCP)大鼠脊髓背角浅层组织中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亚单位NR-1的表达变化,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32只大鼠中随机取16只采用改良重物坠击脊髓法建立SCI模型,造模6 d时出现CCP 8只(CCP组)、未出现CCP 8只(SCI组);另取8只仅暴露脊髓不行打击(假手术组),8只不做任何处理者为对照组。造模14 d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浅层组织NR-1蛋白。结果CCP组、SCI组、假手术组、对照组脊髓背角浅层NR-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13±0.01、0.08±0.01、0.07±0.01、0.07±0.02,CCP组NR-1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均<0.05),SCI组、假手术组、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CI后CCP大鼠脊髓背角浅层存在NR-1高表达,NR-1可能参与了SCI后CCP的发生、发展。
王建设丛静谢永刚
关键词:脊髓损伤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亚单位
循证医学信息检索
主要内容●信息检索技术●信息检索途径●信息检索步骤一、信息检索技术●广义的包括信息组织、数据库建设在内的涉及信息科学、情报学、计算机科学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技术方法●狭义的仅指从现有的信息资源中提取相关信息的技术方法(被我们...
谢永刚
一种声门下喷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声门下喷雾装置。它包括喷雾主体和喷雾管,喷雾主体上设有扳手驱动机构,喷雾主体末端连接有储药瓶,喷雾主体内部通过进药管与储药瓶相通;喷雾主体与喷雾管可拆卸连接,喷雾管末端连接有喷头固定体,喷头固定体上排列...
谢永刚
文献传递
腹腔内注射SOD对SCI后CCP的治疗作用及对脊髓背角浅层pNR1的表达影响
目的:观察腹腔内注射SOD对大鼠脊髓损伤(SCI)后慢性中枢性疼痛(CCP)的抑制效应,并检测其对脊髓背角浅层pNR1表达的影响.方法:SCI后CCP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分别为:SOD组(腹腔内注...
谢永刚李爱芝
关键词:脊髓损伤
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在全麻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9
2023年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双侧腹横肌平面(TAP)阻滞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麻醉诱导在全麻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麻剖宫产术的产妇90例,随机分为TAP阻滞组(A组)、TAP阻滞复合小剂量瑞芬太尼组(B组)、TAP阻滞复合中剂量瑞芬太尼组(C组)各30例。产妇均在麻醉诱导前30 min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腋中线水平TAP阻滞,麻醉诱导时B组推注瑞芬太尼0.25μg/kg、C组推注瑞芬太尼0.5μg/kg、A组推注等体积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切皮即刻(T1)、胎儿取出即刻(T2)记录产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产妇术后24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及术后6、12、24 h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取胎儿脐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指标包括酸碱度(pH)、血氧分压(PO_(2))、二氧化碳分压(PCO_(2))、乳酸(Lac);记录新生儿出生后1、5 min Apgar评分,记录需要触觉刺激、面罩加压给氧、气管插管的新生儿例数。结果与同组T0时点比较,B组、C组T1、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与同组T1时点比较,C组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与A组同时点比较,B组、C组T1、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与B组同时点比较,C组T1、T2时点SBP、DBP、MAP、HR均下降(P均<0.05)。各组产妇术后6、12、24 h VAS评分及24 h镇痛泵按压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CO_(2)、PO_(2)、La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出生1 min Apgar评分<8分、需要触觉刺激、需要面罩通气的新生儿例数高于A、B组(P均<0.05),A、B组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技术复合0.25μg/kg瑞芬太尼在全麻剖宫产手术中效果较好,且应用安全。
姜媛美谢永刚马加海徐伟伟辛成健李涛
关键词:腹横肌平面阻滞瑞芬太尼剖宫产术
CUSUM曲线评估麻醉患者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对全膝置换术后的镇痛作用
目的:有关超声引导下区域麻醉的可靠数据较少.至今在考虑到实施人员在达到技术充分之前进行必要神经阻滞的数目尚未确定.本前瞻性观察研究的目的就是采用累积和曲线法观察超声引导下置入外周神经导管行股神经阻滞患者的情况.方法:选择...
李爱芝谢永刚张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