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明彬

作品数:5 被引量:44H指数:3
供职机构: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1篇多血管炎
  • 1篇胸部
  • 1篇胸部CT
  • 1篇胸部CT表现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管炎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血性
  • 1篇腰椎
  • 1篇腰椎间融合
  • 1篇腰椎间融合器
  • 1篇腰椎椎间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造影
  • 1篇融合器
  • 1篇融合术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衰竭

机构

  • 4篇资阳市第一人...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4篇曾明彬
  • 2篇周德伟
  • 1篇王毅

传媒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8
  • 2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L_3~L_5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L_3~L_5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L_3~L_5爆裂性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单一后路TLIF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术前及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损伤腰椎高度和腰椎前凸角,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神经功能损伤、切口感染和内固定器械断裂松动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椎间部分融合的患者2例,完全融合的患者28例。30例患者术前下腰痛VAS评分为0~2分,平均0.92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为0~3分,平均1.64分。30例L_3~L_5段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损伤腰椎高度较术前明显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9,t=22.33;P<0.05),且接近正常腰椎高度;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腰椎前凸角度明显较术前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1,t=19.11;P<0.05),且接近正常腰椎前凸角度。结论:TLIF治疗L_3~L_5段爆裂性骨折的疗效佳,有利于患者损伤腰椎高度的恢复和腰椎前凸的恢复,促进椎间融合,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曾明彬韩春靖郑坚
关键词: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系统腰椎间融合器
头颅CTA造影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价值被引量:32
2021年
目的探究头颅CT血管造影(CTA)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7例疑似AIS患者,最终确诊4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头颅CTA、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检查,分析头颅CTA联合3D-TOF MRA对评估动脉狭窄度和诊断AIS的价值。结果CTA对颅内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闭塞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5%、72.3%、73.7%、93.0%,MRA对颅内动脉轻度、中度、重度狭窄、闭塞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5%、87.7%、86.9%、94.7%;MRA共检出动脉狭窄度≥50%者43例,CTA检出43例,两者联合检出46例,且狭窄度≥50%者中AIS患者比例明显高于狭窄度<50%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MRA、CTA及联合检出狭窄度≥50%作为检验变量,将是否有AIS作为状态变量,行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头颅CTA、MRA诊断AI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52、0.860,联合诊断的AUC为0.904,诊断价值均较为理想,且以联合诊断价值最高。结论头颅CTA与MRA均可有效评价颅脑血管疾病患者动脉狭窄程度,而两者联合诊断AIS的临床价值更高。
韩春靖曾明彬陈泽胜
关键词:核磁共振血管成像
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肺结核的CT影像学误诊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肺结核的CT影像学表现,减少肺部影像学误诊率。方法 6例误诊为肺部其他感染的患者,均经临床证实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肺结核,结合文献分析CT表现。结果 6例患者中,双肺弥漫性斑片影伴肺实变3例;肺内多叶多段形态不规则的结节影和团块影2例;双肺多发斑片影、磨玻璃影和结节影1例;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者5例、胸腔积液4例。误诊为细菌性肺炎5例,真菌性肺炎1例。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肺结核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多样,应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作出正确诊断。
卓红平周德伟曾明彬
关键词:肺结核CT慢性肾功能衰竭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咯血前胸部CT表现与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多血管炎患者(microscopic polyangiitis,MPA)咯血前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确诊为MPA的胸部CT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其中咯血组11例,非咯血组19例,分析咯血组在咯血前的胸部CT影像学特点、临床资料,并与非咯血组对比。结果 3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部CT异常表现,其中斑片影13例(43.3%),实变影8例(26.7%),磨玻璃影13例(43.3%);网格影14例(46.7%),胸腔积液20例(66.7%),肺大泡15例(50.0%),纵隔淋巴结肿大11例(36.7%),支气管扩张9例(30.0%),空洞1例(3.3%)为咯血组患者,小叶间隔增厚7例(23.3%)和结节影2例(6.7%)均为非咯血组患者,纤维条索影25例(83.3%)。咯血组较非咯血组的斑片影、实变影、磨玻璃影、网格影明显增加(P〈0.05),咯血组患者在初次胸部CT影像学异常表现2~14 d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咯血。咯血组患者胸痛、咳嗽咯痰、心累气紧和炎症指标与非咯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A患者肺部广泛的斑片影、实变影、磨玻璃影、网格影CT表现结合胸痛、咳嗽咯痰、心累气紧和炎症指标升高提示可能出现肺咯血。
卓红平王毅周德伟曾明彬
关键词: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咯血胸部CT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