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曹文杰

作品数:19 被引量:162H指数:7
供职机构: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艾滋病
  • 7篇HIV/AI...
  • 5篇哨点监测
  • 5篇病毒
  • 4篇性行为
  • 4篇男男性行为
  • 4篇HIV/AI...
  • 3篇行为者
  • 3篇影响因素
  • 3篇男男性行为者
  • 3篇艾滋病病毒
  • 2篇死亡率
  • 2篇青年
  • 2篇青年学
  • 2篇青年学生
  • 2篇男男性行为人...
  • 2篇抗病毒
  • 2篇抗病毒治疗
  • 2篇感染率
  • 2篇高危

机构

  • 16篇贵州省疾病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贵州医科大学

作者

  • 16篇曹文杰
  • 14篇姚永明
  • 14篇袁智
  • 11篇韦薇
  • 7篇申莉梅
  • 7篇鲁俊端
  • 3篇郑敏
  • 2篇张晓萍
  • 2篇何纳
  • 1篇刘涛
  • 1篇张玉琼
  • 1篇李志坚
  • 1篇杨梨丽
  • 1篇黄璐
  • 1篇李进岚
  • 1篇李豫
  • 1篇李凌
  • 1篇安竹
  • 1篇张信辉
  • 1篇陈洋

传媒

  • 5篇中国艾滋病性...
  • 4篇贵州医药
  • 2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健康之路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7
  • 5篇2016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年贵阳市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近年来,我国的新发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数逐年上升,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艾滋病疫情态势复杂。为了解当前贵阳市青年学生群体艾滋病流行状况以及相关的知识行为特征,本研究结合2014年度贵阳市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数据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曹文杰袁智姚永明申莉梅
关键词:艾滋病青年学生哨点监测高危行为
铜仁市重点地区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了解铜仁市重点地区现阶段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提出减少艾滋病病人晚发现的相关建议。方法利用"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上报的数据对被调查地区的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被调查地区HIV/AIDS病例晚发现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截止到2017年11月30日,被调查地区共发现HIV/AIDS 2341例,现存活1 374例。疫情呈现出以经性途径传播为主,男男同性性行为病例及50岁以上中老年病例所占比例逐年递增等特点;晚发现调查发现:晚发现比例为68.8%(99/144),被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29.9%(43/144),HIV主动检测意识较差9.7%(14/144),在性行为过程中自我防护意识较差等情况。单因素分析发现,晚发现组出现HIV相关症状的比例明显高于非晚发现组(χ~2=21.251,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民族、文化程度、是否共用过针具、是否出现艾滋病相关症状等因素与晚发现存在关联。结论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升人群的主动检测意识;提高HIV/AIDS性伴的告知及检测率;继续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
曹文杰郑敏杨梨丽姚永明袁智申莉梅
关键词:艾滋病高危行为宣教
贵州省男男性行为者中的HIV/AIDS病人接受抗病毒治疗后的生存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了解贵州省男男性行为者(MSM)中的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在接受抗艾滋病病毒治疗(ART)后的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贵州省2006年至2015年接受抗病毒治疗的MSM HIV/AIDS病人的生存时间,计算累计生存概率,运用COX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共收集MSM HIV/AIDS病人1 671例,开始治疗时的年龄为14~72(30.6±9.5)岁,未婚占73.3%(1225/1 671)。治疗后病人的随访时间M=16.0(QR:6.0~33.0)个月。在发生死亡的49例中,有63.3%(31/49)的病人在开始治疗后的6个月内死亡;第1、3、5年的累计生存率分别为0.98、0.96和0.95。多因素COX回归结果显示:病人开始治疗时年龄越小死亡风险越大;开始治疗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低死亡风险越大;治疗前患有肺结核、有疾病症状体征的病人死亡风险更高。结论抗病毒治疗延长了MSM AIDS病人的生存时间。建议针对年龄小、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治疗前患有肺结核或已有疾病症状体征的病人,加强临床诊疗和医学随访。
陈洋申莉梅曹文杰安竹黄璐李进岚李豫李志坚冉景林张晓萍
关键词: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男男性行为者
贵州省2019年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了解贵州省男男性行为人群的行为特点、艾滋病、梅毒、丙肝的感染状况,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4—8月在2个国家级监测点,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并检测HIV、梅毒、丙肝抗体,每个监测点完成250人的样本量。结果共调查51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6.5%;最近一次与同性发生肛交使用安全套89.4%;最近6个月坚持使用安全套50.6%;与异性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样本来源、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安全套的使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梅毒、HCV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3.3%、5.3%、1.8%。结论贵州省HIV、梅毒阳性检出率均较高,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防控形势不容乐观,亟需探讨有效的干预模式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以阻断艾滋病在该人群中的传播和流行。
袁智张玉琼韦薇曹文杰张信辉郑敏姚永明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
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了解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艾滋病(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简称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选择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的全部HIV/AIDS病例进行分析,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病例晚发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共33 611例,新报告病例的晚发现比例分别为35.46%、34.49%、38.35%、39.74%和38.80%;来源于医疗机构的晚发现病例构成比逐年上升(χ~2=64.603,P<0.001);分析不同样本来源病例的晚发现比例,发现医疗机构检测新报告病例的晚发现比例高于通过检测咨询、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报告的病例(χ~2=276.033,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婚姻状况、传播途径、职业、民族及样本来源是影响新报告病例发现晚的主要因素(均有P<0.05)。结论 2014-2018年贵州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呈缓慢上升趋势。一方面应继续加强全人群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的HIV主动检测意识,另一方面,应继续在全省推进扩大检测,提高病例的早发现能力。
曹文杰袁智姚永明熊兵韦薇林锋鲁俊端
关键词:艾滋病影响因素
2003-2018年贵州省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了解2003-2018年贵州省男男性行为人群(MSM)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3-2018年"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报告的现住址为贵州省且感染途径为同性性传播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相关信息;同时分析2010-2018年贵州省MSM哨点监测数据信息。结果 2003-2018年,贵州省累计报告MSM HIV/AIDS病例4 244例,报告数从2004年的150例上升到2018年的545例;报告病例以贵阳市、遵义市报告为主,分别占40. 55%和20. 15%,但是其他市州的报告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趋势=28. 03,P <0. 01);MSM病例主要来源于检测咨询(39. 35%),专题调查(20. 88%)及医疗机构检测(32. 32%);≥45岁(χ2趋势=6. 49,P=0. 01)、少数民族(χ2趋势=13. 82,P <0. 01)、外省户籍(χ2趋势=9. 86,P <0. 01),农民、民工及学生(χ2趋势=29. 34,P <0. 01)病例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MSM哨点监测显示:2010-2018年贵州省HIV感染率在18%~23%之间波动。结论贵州省MSM的艾滋病防控形式较为严峻,应加强MSM的主动干预检测力度,提升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尤其是应注重对经济欠发达市州、农村地区及学校MSM群体的艾滋病防控。
曹文杰袁智姚永明熊兵韦薇林锋
关键词:男男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感染率
2017年贵州省新报告HIV/AIDS病例晚发现比例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2017年贵州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晚发现比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按照报告地下载2017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贵州省新报告的全部HIV/AIDS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贵州省新报告HIV/AIDS病人共7843例,平均年龄(48.27±16.85)岁,其中男性占70.3%;本省户籍占95.2%;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4.0%;汉族占70.0%;农民与农民工占64.7%;异性性传播占90.6%;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占71.5%。病例的晚发现比例为39.7%(3117/78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女性、<25岁年龄组、外省户籍、已婚有配偶、服务业人员、检测咨询及羁押人员检测来源病例晚发现比例较低。结论2017年贵州省晚发现比例较高。继续加强全人群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提高人群的HIV主动检测意识;积极推动医疗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艾滋病主动检测咨询工作,提升病例的尽早发现水平对贵州省降低艾滋病的晚发现比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曹文杰袁智韦薇鲁俊端姚永明何纳
关键词:艾滋病影响因素
贵州省2014年暗娼人群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暗娼是艾滋病高危人群之一,也是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的重要桥梁人群[1]。目前经异性传播已成为贵州省主要的艾滋病传播途径。为了解我省暗娼人群的高危行为特征以及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为今后采取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建议,对2014年贵州省9个市州的14个艾滋病监测哨点数据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袁智曹文杰姚永明鲁俊端韦薇申莉梅
关键词:暗娼艾滋病哨点监测
贵阳市2010—2014年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了解2010—2014年贵阳市青年学生群体艾滋病相关知识、行为、行为干预服务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情况,为高校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的修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贵阳市2个青年学生艾滋病哨点共7 07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结果除2010年外,贵阳市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均超过90%;高危行为调查发现,有过性经历的学生占总调查人数的8.6%(605/7 071),初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只占36.9%(223/605);初次性行为存在临时性行为的比例为0.3%(2/605),商业性行为为2.8%(17/605),同性性行为为0.2%(1/605);行为干预服务情况调查显示,青年学生艾滋病宣教参与度和近期接受HIV检测比例均较低;血清学检测未发现有HIV抗体阳性学生;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2.116,95% CI=1.767-2.534)、民族(OR=1.220,95% CI=1.008-1.475)、户籍所在地(OR=1.594,95% CI=1.104-2.302)、学历(OR=21.179,95% CI=13.644-32.876)和接受预防艾滋病宣教情况(OR=1.437,95% CI=1.194-1.728)是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因素。结论应补充基础卫生学知识、性安全知识等宣教内容;注重对中小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艾滋病宣教;促进青年学生参与艾滋病知识宣教,加强艾滋病的警示性教育。
曹文杰袁智姚永明申莉梅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哨点监测健康知识,态度,实践
贵州省1995-2018年HIV/AIDS生存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了解1995-2018年贵州省HIV/AIDS生存时间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从"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1995-2018年贵州省报告的所有现住址为贵州省的HIV/AIDS报告卡。进行统计分析,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时间、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IV/AIDS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研究对象HIV/AIDS 53232例,死亡率为8.53/100人年(14210/166679.18);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0.20(95%CI:9.91~10.48)年,第1、5、10、20年的累积生存概率分别为0.85、0.68、0.51、0.36、0.19;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男性(与女性相比,aHR=0.757,95%CI:0.727~0.788)、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与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相比,aHR=0.173,95%CI:0.165~0.181)、首次CD4+T淋巴细胞(CD4)<200个/μl(与首次CD4≥200个/μl者相比,aHR=0.410,95%CI:0.387~0.435)、≥45岁(与<45岁者相比,aHR=1.506,95%CI:1.193~1.901)、文盲(与高中及以上学历者相比,aHR=0.904,95%CI:0.832~0.982)、未婚(与离异或丧偶者相比,aHR=0.896,95%CI:0.848~0.946)、异性性传播(与同性性传播者相比,aHR=0.555,95%CI:0.487~0.632)、苗族等少数民族(与汉族相比,aHR=1.185,95%CI:1.114~1.262)、农民/民工(与家政/待业者相比,aHR=0.874,95%CI:0.834~0.916)均是影响病例生存时间的因素。结论贵州省HIV/AIDS死亡率较高,近年来并未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男性、≥45岁、文化程度较低、少数民族、首次CD4检测<200个/μl等是影响HIV/AIDS生存时间的因素。应该针对具有这些特征的病例加强治疗和随访管理,以提高其生存质量。
曹文杰姚永明韦薇林锋鲁俊端袁智
关键词:死亡率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