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宁
- 作品数:18 被引量:162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HR-pQCT检测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vBMD差异Meta分析
- 2018年
- 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外周骨体积骨密度(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的差异。方法 2017年12月对Medline (使用PubMed网站)、Embase、Cochrane数据库进行了检索。检索关键词为"diabetes"(糖尿病)、"bone microstructure"(骨微结构)、"volume bone mineral density"(vBMD)、"high resolution peripheral bone quantitative CT"(高分辨外周骨定量CT,HR-pQCT),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研究类型为横断面研究。通过HR-pQCT方法,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vBMD的差异,评估部位包括桡骨远端和胫骨远端,评估指标包括皮质骨vBMD、骨小梁vBMD。采用Q统计量检验和I2检验进行异质性评估。采用RevM an 5. 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项研究,总计糖尿病患者430例,非糖尿病对照1 313例。(1)在桡骨远端,糖尿病患者的骨小梁vBMD显著高于非糖尿患者[WMD=8. 99,95%CI (6. 33,11. 65)],去除1型糖尿病后,差异更加显著[WMD=9. 66,95%CI(6. 96,12. 36)];而皮质骨v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3. 79,95%CI (-13. 45,5. 87)]。(2)在胫骨远端,糖尿病患者的骨小梁vBMD显著高于非糖尿患者[WMD=5. 03,95%CI (2. 56,7. 50)],去除1型糖尿病后,差异更加显著[WMD=5. 43,95%CI (2. 93,7. 93)];而皮质骨v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 89,95%CI (-11. 76,13. 54)]。敏感性分析示本次荟萃分析结果稳定性较好。结论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骨的骨小梁vBMD显著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 刘玉芳柴三葆孙健斌赵心袁宁辛思旭张晓梅纪立农
- 关键词:糖尿病
- 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骨微结构差异的Meta分析
- 背景:糖尿病患者的骨折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显著增加,但研究显示糖尿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高于非糖尿病患者。因此,探究糖尿病患者的骨微结构的变化,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比较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骨微结构的差异。方法...
- 刘玉芳柴三葆孙健斌袁宁南敏张晓梅
- 关键词:META分析
- 口服降糖药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被引量:9
- 2016年
- 目前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依据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但大血管并发症如冠状动脉、脑血管和外周动脉病变往往更早出现。口服降糖药除了降血糖之外对心血管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
- 孙健斌袁宁柴三葆刘玉芳张晓梅
- 关键词:糖尿病口服降糖药心血管
- 一个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起病的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家系报道被引量:1
- 2021年
- 报道1个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起病的X连锁肾上腺脑白质营养不良(X-ALD)家系。家系中3例患者均以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起病,经基因检测发现位于X染色体的ABCD1基因(转录版本Exon编号:NM_000033.3 exon6)存在c.1552C>T chrX-153005609(p.R518W)变异,该突变为致病突变。该家系报道的突变位点为国内第3次报道,为深入认识X-ALD提供信息。
- 南敏刘玉芳赵心袁宁柴三葆张晓梅
- 关键词: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 妊娠早期胎次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影响
- 袁宁张晓梅柴三葆孙健斌刘玉芳辛思旭南敏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与糖尿病被引量:4
- 2016年
-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是自身免疫导致的慢性胰腺炎,具有特征性的实验室检查、组织学和形态学改变。AIP的临床症状多样,可表现为上腹痛、腹泻、体重减轻和梗阻性黄疸等慢性胰腺炎的症状,亦可出现硬化性胆管炎、泪腺炎、腹膜后纤维化和糖尿病等胰腺外症状。本文通过综述AIP合并糖尿病的有关研究,帮助临床医生在糖尿病患者中识别AIP继发的糖尿病并进行相应治疗。本文将从AIP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进行阐述。
- 袁宁周翔海张晓梅孙健斌纪立农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慢性胰腺炎临床症状硬化性胆管炎腹膜后纤维化
-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不同组分血脂谱分析被引量:25
- 2016年
-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对血脂谱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 7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综合征患病率及合并不同代谢综合征组分的血脂谱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综合征患病率为63%,其中男性1 268人(54%),女性1 087人(46%)。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代谢综合征常见组合中均包括血脂异常。血脂异常发生率为58%,其中男性1 322人(60%),女性864(40%)。并且随着代谢综合征组分数目的增加,均显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逐渐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下降。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代谢综合征时不仅要控制血糖达标,还要重视其他代谢组分异常如血脂达标,从而减少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 柴三葆孙健斌辛思旭杜静袁宁付春娟金玲徐丹张晓梅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糖尿病高脂血症
- 妊娠期显性糖尿病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妊娠期显性糖尿病(ODM)孕妇不良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分娩的孕妇1321例,分为血糖正常(NGDM)组、妊娠期糖尿病(GDM)组和ODM组,比较母体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ODM组妇女年龄、妊娠早期糖化血红蛋白、尿酸、甘油三酯、妊娠晚期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高于NG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DM组发生妊娠期高血压(OR 6.32,P<0.01)、剖宫产(OR 1.87,P<0.05)、早产(OR 2.73,P<0.05)、巨大儿(OR 3.45,P<0.01)风险显著高于NGDM组。与GDM相比,ODM组未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子痫或子痫前期、肩难产、胎盘早破、剖宫产、早产、巨大儿、低体质量儿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ODM增加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新生儿早产和巨大儿的发生风险,需要积极对ODM妇女进行管理。
- 孙健斌袁宁赵心辛思旭柴三葆张晓梅
-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 不同促甲状腺激素切点值对妊娠早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诊断的影响被引量:38
- 2019年
- 目的分析妊娠早期采用不同促甲状腺激素(TSH)切点值诊断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的患病情况。方法顺序纳入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建档的妊娠妇女896名,筛选上述人群中符合美国临床生化研究院推荐标准,且为单胎妊娠、无不良产科结局及妊娠并发症的孕妇421名,年龄(31.0±3.9)岁,采用自我纵向序列研究方法建立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范围。妊娠早期特异性TSH参考值范围上限分别采用2017年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的4.0mU/L,2012年中国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的5.17mU/L(Roche试剂)及2011年ATA妊娠和产后甲状腺疾病诊治指南推荐的2.5mU/L,诊断妊娠早期SCH的患病率。结果本研究妊娠早期特异性TSH参考值范围为0.12~4.16mU/L。分别采用TSH>4.16、4.0、5.17、2.5mU/L诊断妊娠早期SCH,其患病率分别为4.35%(39/896)、5.92%(53/896)、1.56%(14/896)、20.87%(187/896)。其中以TSH>4.0mU/L及TSH>4.16mU/L作为诊断切点值时,妊娠早期SCH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4)。妊娠早期以TSH4.0mU/L为切点值诊断SCH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4%、98.2%,Youden指数0.956。结论2017年ATA指南推荐的TSH4.0mU/L,可作为未建立妊娠特异性甲状腺功能参考值范围地区诊断妊娠早期SCH的切点值。
- 杜静蔺莉李智孙健斌袁宁赵心李方张静张晓梅纪立农
- 关键词:妊娠促甲状腺激素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 胎次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影响被引量:5
- 2018年
-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胎次妊娠妇女甲状腺自身抗体的变化,探讨胎次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的影响。纳入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建档的妊娠妇女477例,包括头胎妊娠妇女(主要指初产妇)287例,二胎及以上妊娠妇女(主要指经产妇)190例,参加研究的妊娠妇女均自愿参加并签署项目知情同意书。妊娠早期(7周到12周)行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并记录身高、体重、血压、孕周数、孕产史。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二胎及以上妊娠妇女的甲状腺自身抗体包括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均阳性的比例高于头胎妊娠妇女(10.0%对5.2%, P〈0.05)。二胎及以上妊娠妇女TSH水平低于头胎妊娠妇女,年龄高于头胎妊娠妇女,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分别以TSH 2.5 mIU/L和4.0 mIU/L为参考值上限进行甲状腺功能异常状态的分析,发现二胎及以上妊娠妇女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比例均高于头胎妊娠妇女组(分别为33.3%对29.5%,21.2%对10.8%),头胎妊娠妇女组和二胎及以上妊娠妇女组甲状腺功能异常常见的均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 SCH)和亚临床甲状腺毒症,两组间甲状腺功能异常状态均存在差异(分别为χ^2=15.704,P〈0.05, χ^2=14.560,P〈0.05)。调整了年龄、孕周、BMI后,多次生产是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危险因素[OR=2.346(1.075~5.121)]。胎次可能影响甲状腺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研究提示妊娠妇女即使首次妊娠未罹患甲状腺疾病,再次妊娠时也应该监测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自身抗体。
- 袁宁蔺莉李智张静孙健斌纪立农张晓梅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妊娠胎次